【摘要】:在人类中,Notch信号通路有五个配体(Jagged1,Jagged2,Delta-like配体1(D111),D113和Dll4). Notch受体和配体在各种人体组织里都有表达,其中也包括肝脏组织。Alagille综合征是一种小叶间胆管发育不良的累及多系统的显性遗传性疾病,Jagged1基因突变被证实是导致Alagille综合征的病因。但是有趣的是,Alagille综合征患者不会发展成明显的纤维化。此外,在病变肝脏的新生小血管和胆管中发现Jagged1和Notch3过表达,例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这些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参与新生异常血管和胆道反应,与门脉周围纤维化过程相关。然而,Notch配体在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仍不清晰。 第一部分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1)为了探讨Notch受体和配体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关联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0例HBV感染后肝硬化的肝组织和5例对照组的肝组织中的Notch配体(Jagged1, Jagged2, Dll1, D113和D114)和受体(Notch1,2,3和4)表达情况。在肝纤维化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和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 MFBs)的关键机制中,需要进一步明确Notch受体和配体是否存在于激活的HSCs和MFBs中。通过双染技术研究Notch受体/配体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激活的HSCs或者MFBs标记物)。(2)为了判断Notch信号通路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显示113例HBV感染患者的肝脏组织的D114和Notch1的表达水平。 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在HBV感染后肝硬化的肝组织中Notch配体Jagged1,D113和D114以及受体Notchl,2,3和4呈强阳性染色,然而在对照组的肝组织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在这些已知的Notch受体和配体中,Jaggedl, D114和Notchl在肝窦细胞中呈阳性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表明在肝硬化组织的激活的HSCs和MFBs中强烈表达D114和Notch1。(2)在非肝硬化的HBV感染患者中,Notch1染色阳性主要集中在胆管上皮细胞。然而,有趣的是,仅有HB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Notch1染色阳性表达在肝窦细胞中。进一步评估不同疾病程度的HBV感染患者中肝窦细胞和汇管区的Notch1和D114的表达水平显示,D114的免疫组化评分与炎症分级(r=0.6,p0.0001)以及纤维化分级(r=0.68,p0.0001)呈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在HBV慢性感染中,D114可能与炎症和/或纤维化呈相关性。 结论(1)慢性HB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中,Notch配体D114和受体Notchl在激活的HSCs和MFBs中明显表达。(2)在113例HBV感染患者中,D114的免疫组化评分与炎症分级以及纤维化分级呈显著相关性。 第二部分rD114的体内注射对CCh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空白组、CC14组和CCl4+rD114组。在CC14组,腹腔内注射CCl4(0.5ml/kg,按1:4稀释于橄榄油中,每周注射两次),连续4周。在CCl4+rD114组,腹腔内注射CC14的同时,每周两次注射6.25μg的rD114,连续4周。在空白组,腹腔内仅注射与CC14组同等剂量的橄榄油。在最后一次腹腔内注射CC14后,留取全血标本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结果(1)rD114的注射显著的升高了肝脏Hes1和Hes5的mRNAs(Notch信号通路的直接的两个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这表明在肝脏中Notch信号通路被rD114激活。在rD114治疗后,CC14诱导的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下降。组织学上,rD114治疗后显著降低肝脏纤维化和肝脏中α-SMA阳性细胞水平。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实时定量PCR显示rD114治疗显著降低CC14诱导的肝脏胶原蛋白1a1和α-SMA的mRNA的表达水平。此外,rD114治疗后,CC14诱导的羟脯氨酸含量也明显下降。(2)除了纤维化相关指标以外,进一步评估rD114对CC14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HE染色显示rD114治疗显著降低CC14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通过实时定量PCR比较检测rD114治疗与非治疗CC14诱导的小鼠肝脏中一系列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包括TNF-α, IFN-γ,IL-1α,IL-2, IL-4, IL-6, IL-10,IL-12a,IL-13和TGF-β1。rD114的治疗显著抑制了CCl4诱导的TNF-α,IL-6,IL-10和IFN-y的mRNA表达水平(P0.05),而对IL-1α和IL-12α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另外,两组中IL-2,IL-4和IL-13的mRNA表达水平都非常低。接着,进一步探讨rD114对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F4/80,S100A4和CD45分别是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非巨噬细胞的炎症细胞的标记物。免疫组化分析表明CCl4诱导的这三种炎症细胞随着rD114的治疗明显下降。另外,rD114的治疗不能改变TGF-p1的mRNA的表达水平,但是,可以导致了p-Smad2表达水平的下降(TGF-β信号通路激活的标记物)。这些结果表明rD114可能直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C1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 结论体内注射rD114蛋白可明显改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的肝损伤,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第三部分rD114处理培养的HSCs对其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1)通过使用GSI(一种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评估Notch信号通路在体外大鼠原代HSCs和纤维化贮脂细胞(cirrhotic fat storing cells, CFSCs)中的作用。另外,应用Adeasy cloning系统(Quantum, Heidelberg, Germany)获得(CAGA)9-MLP-Luc的重组腺病毒,CFSCs高度增殖感染后,通过1β-半乳糖苷酶或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重组病毒进行评估。一般的,90%以上的CFSCs被感染。24小时后弃去培养基,感染后将感染细胞培养于无血清但含0.5%FCS的DMEM培养基过夜和第二天进行刺激。(2)接着,探讨培养的HSCs和CFSCs中D114的影响。rD114处理原代大鼠HSCs和CFSCs,进一步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另外,在CFSCs中采用RNAi技术阻断D114:转染前一天,细胞接种在24孔板上,0.5mL含FBS和抗生素的DMEM细胞培养基;选择用于初期接种的细胞数量,应能在24小时内使细胞汇合达到70-90%;在50μL的DMEM无血清培养基加入20pmo1siRNA,柔和混匀;混匀SiMi Transfection Reagents试剂,用50μL无血清的DMEM稀释1μL SiMi Transfection Reagents试剂,轻轻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将稀释好的siRNA和SiMi Transfection Reagents试剂混合;轻柔混匀,室温放置20分钟,以便形成siRNA/SiMi Transfection Reagents复合物;将100μL siRNA/SiMi Transfection Reagents复合物加到含有细胞和培养基的培养板的孔中,来回轻柔摇晃细胞培养板板;细胞在C02培养箱中37℃温育24h-48h后,进行转染后的其它检测步骤。 结果(1)在原代HSCs中GSI的处理降低了胶原蛋白I的mRNA的基础水平,也抑制了TGF-β介导的胶原蛋白I的mRNA的上调。在CFSCs中,GSI的治疗可以阻止TGF-β介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α-SMA和胶原蛋白1α1l蛋白的上调。而且,GSI的处理显示GSI对TGF-p诱导的Ad(CAGA)9-MLPLuc受体基因激活的显著抑制效果,这表明Notch信号通路的阻断可以影响经典的TGF-β信号转导。在GSI存在情况下,IL-13刺激α-SMA蛋白表达可以被完全阻断。这些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促进HSCs中促纤维化基因的表达。(2)rD114处理原代大鼠HSCs,发现可以抑制TGF-β诱导胶原蛋白lal的mRNA的表达,但是无论在大鼠还是小鼠HSCs中不能影响α-SMA的mRNA的表达。在蛋白水平,在CFSCs中,rD114的处理降低了TGF-β诱导的CTGF的表达,但是对α-SMA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在CFSCs中采用RNAi技术阻断D114导致增强了TGF-β依赖的CTGF的表达,然而并没有影响α-SMA的表达水平。 结论(1)Notch信号通路的阻断可以影响经典的TGF-p信号转导。(2)Notch信号通路促进HSCs中促纤维化基因的表达。(3)体外rDll4处理培养的HSCs,发现可抑制TGF-β诱导的Ⅰ型胶原和CTGF的表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铭,吴翟,韩博;肝纤维化血清四项指标对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03期
2 王晓珍;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法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6期
3 刘玉侃;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1年05期
4 王淑梅,张晓岚,王琳;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J];医药导报;2001年11期
5 王燕,刘宝源;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肝脏;2001年02期
6 刘占海,徐风博;秋水仙碱及硫酸锌对阻断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肝脏;2001年S1期
7 楼颂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肝纤维化形成与诊治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年01期
8 刘成海;全国肝纤维化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年05期
9 张晓岚;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1年03期
10 王小众;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抗纤维化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宇;曾华强;罗时兵;何丽珍;;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纤维化的几点思考[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立伐;闵筱辉;;抗肝纤维化中西药物研究进展[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柴维敏;朱乃懿;李卫侠;杜联军;赵香田;陈克敏;;肝纤维化~1H-MRS临床应用价值初步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4 杨丽;杨长青;郜恒俊;常义忠;王胜兰;张照杰;;液态蛋白质芯片检测肝纤维化方法的建立[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林云华;尹燕耀;宗亚力;;肝纤维化与血管新生相关研究进展[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程明亮;;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屠建国;;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A];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缪锡民;;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骥;董培红;金益辉;卢明芹;陈永平;潘发奋;王帮松;;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初步研究[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丽丽;;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讨[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昀;肝纤维化可以治疗[N];健康报;2005年
2 陈斌;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吗?[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范又;肝病专家指出治疗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效世界领先[N];光明日报;2007年
4 陈黎明;肝纤维化[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通讯员 陈丽霞邋王怀民 记者 赵凤华;黄连素可能治肝纤维化[N];科技日报;2008年
6 蒋明邋通讯员 陈丽霞 王怀民;黄连素治疗肝纤维化有效果[N];健康报;2008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测肝纤维化免穿刺[N];健康时报;2009年
8 解放军302医院肝纤维化无创诊疗中心 陈国凤 黄显斌 整理;肝纤维化检查进入无创时代[N];健康报;2009年
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 谢渭芬 整理 王根华;阻断肝纤维化发展的链条[N];健康报;2010年
10 黄丁毅;福瑞股份:肝纤维化专科面对“做大”命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国华;大鼠肝纤维化的MR功能成像及磁粒子标记BMSCs移植修复肝损伤的MR示踪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解丽梅;应用超声造影评价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3 黄加权;热休克蛋白47在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唐晓明;大鼠肝纤维化恢复期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来氟米特的调节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逄文强;胰脂酶相关蛋白的条件性表达机制及其在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张一宁;整合素链接激酶在大鼠肝纤维化发展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彭建平;性激素影响肝纤维化的机理探讨[D];四川大学;2004年
9 陈新美;基于基因表达谱的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筛选及相关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宋明;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英杰;抑制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陈静;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实验诊断方法的研究与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卫卫;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王丽平;瘦素在肝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和h颖ザ愿蜗宋姆乐巫饔肹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彬彬;循环miR-185对临床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杨新英;高迁移率族蛋白B1抑制剂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徐小兵;肝纤丸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8 金英姬;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学特点[D];延边大学;2006年
9 焦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李春辉;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机理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
本文编号:
245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