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耳穴压豆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0-13 08:40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乙型肝炎肝硬化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患者治疗前后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变化,并于治疗后3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胀、乏力、纳差和腹水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
【分类号】:R512.62;R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晓辉;张方信;孙一彬;钱震;李惠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形成中的可能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04期

2 李梵;陈国凤;邵清;纪冬;李永纲;韩萍;闫涛;陈菊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8例预后分析[J];肝脏;2007年06期

3 张敬华;;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后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04期

4 邹同;;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15期

5 马慧;郭芳;魏来;朱赛楠;孙焱;王豪;;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S2期

6 谢建萍;龚先琼;谭德明;刘菲;周建亮;;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7 阎双缓;曹治宸;马英;孔丽;;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单纯血小板减少1例[J];临床荟萃;2007年06期

8 石伟珍;过建春;施军平;王宇芳;荀运浩;;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03期

9 陶明玲;张世斌;陈新月;;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3期

10 徐维国;杨丽;刘小菁;强鸥;;CC族趋化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J];临床荟萃;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彬;夏章;袁虹;聂广;;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模式及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费中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失败18例分析[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文彬;袁虹;夏章;聂广;;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模式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芳;包蕾;;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5 张占卿;王介非;;血清β_2-微球蛋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刘燕敏;闫惠平;刘金亭;伍慧丽;王曙照;赵国庆;陈晓;刘德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毒复制临床特点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薛建波;杨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林懋惺;杨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李志彬;唐长华;;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二项参数测定及临床意义[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于红卫;王金环;李娟;侯维;孟庆华;;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初步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尤松鑫教授 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乐山友谊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江懋明;如何防治乙型肝炎肝硬化[N];乐山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宝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郑保平;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及病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王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及其HBV易感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佳元;中医药干预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和肝纤四项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法的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高菲;基于数据挖掘的薛博瑜教授辨治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涂琛;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h17/Treg细胞及RORγt/Foxp3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5 高鑫;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芪莪保肝膏治疗肝郁脾虚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彭经宙;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芦亚君;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8 薛建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雯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赵慧慧;黄芪软肝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8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48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