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阴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2:06
【摘要】: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隐匿性乙型肝炎是指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HBV感染。近年来不少学者深入地研究了HBV的血清学谱,发现一部分不明原因的肝炎实际上是由HBV引起,隐匿性乙型肝炎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由于HBV隐匿性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含量很低,用常规放射免疫法(EIA)等技术检测不出HBsAg,临床上主要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来诊断。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ime-resolved immunofluorometric assay,简称TRIFA)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定量技术,非常适用于HBV血清标志物的定量检测。本研究用TRIF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定量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sAg阴性而其他HBVM阳性者的血清中的HBV DNA,同期对肝功能进行检测,对肝功能异常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的目的是: 1.研究血清中HBsAg阴性而其他HBVM阳性者不同的HBVM血清模式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 2.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 3.观察在不同的肝功能及不同临床类型情况下血清中HBV DNA的变化 4.研究血清中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HBV DNA在各人群中的分布,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标本采集:收集血清中HBsAg阴性但其他HBVM至少有一项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静脉血430份,其中肝功能正常的血清302份,肝功能异常的血清128份。 2.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TRIFA)对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 3.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BV DNA定量分析。 4.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 5.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结果 1.430份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中,HBV DNA阳性的有102例,阳性率为23.72%;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乙型肝炎e抗体(Anti-HBe)阳性的有115例,HBV DNA阳性的占38例,阳性率为33.04%:单项Anti-HBc阳性的有90例,HBV DNA阳性的占28例,阳性率为31.11%;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乙型肝炎e抗体(Anti-HBe)阳性的有101例,HBV DNA阳性的占28例,阳性率为27.7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Anti-HBc阳性的有88例,HBV DNA阳性的占8例,阳性率为9.09%;单项Anti-HBs阳性有36例,HBV DNA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2.Anti-HBc与HBV DNA的相关系数为0.564,P<0.05,提示Anti-HBc与HBV DNA为正相关;Anti-HBs、Anti-HBe的量与HBV DNA无关(P>0.05)。Anti-HBs、Anti-HBc、Anti-HBe的量与ALT、TBIL无关(P>0.05)。 3.430份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中,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5.89%和42.19%,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102例HBV DNA阳性者的血清中,HBV DNA的拷贝指数均为低水平,其中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组的HBV DNA拷贝指数高于HBV携带者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4.血清中HBsAg阴性而HBV DNA阳性者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和青少年组,但各组之间的HBV 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血清中HBsAg阴性但有其他HBVM阳性的患者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有Anti-HBc阳性的患者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2.血清中Anti-HBs、Anti-HBe的量与HBV DNA无关,HBV DNA的水平与Anti-HBc的量成正相关,Anti-HBc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Anti-HBs、Anti-HBc、Anti-HBe的量与ALT、TBIL无关。 3.在HBsAg阴性但有其他HBVM阳性者的血清中也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复制,其中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病患者更为明显。低水平的HBV感染同样也可以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甚至乙肝后肝硬化,不能单纯以病毒量的多少来判断肝功能受损的程度。 4.血清中HBsAg阴性而HBV DNA阳性者中,男性组所占的比例高于女性组,老年组所占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和青少年组,HBV DNA的载量则与性别、年龄无关。
【图文】:
1.不同HBVM血清模式与 HBVDNA的关系430份HBSAg阴性血清标本的HBVM血清模式分为五组,,与 HBVDNA之间的关系见表1、图1。表1不同HBVM血清模式与 HBVDNA的关系HBVM血清模式例数36881019O 115430 HBVDNA阳性例数 HBVDNA阳性率Anti一HBsAnti一HBs+Anti一HBeAnti一HBs+Anti一HBe+Anti一HBeAnti一HBeAnti一H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12.62
本文编号:2595998
【图文】:
1.不同HBVM血清模式与 HBVDNA的关系430份HBSAg阴性血清标本的HBVM血清模式分为五组,,与 HBVDNA之间的关系见表1、图1。表1不同HBVM血清模式与 HBVDNA的关系HBVM血清模式例数36881019O 115430 HBVDNA阳性例数 HBVDNA阳性率Anti一HBsAnti一HBs+Anti一HBeAnti一HBs+Anti一HBe+Anti一HBeAnti一HBeAnti一H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1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0年04期
2 戴长生;Anytest-2000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介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5年02期
3 南德齐 ,秦新海;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检测与乙肝标志物和HBV-DNA的相关性[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1年06期
4 黄建宏,欧兴义,梁小兵,黄琳;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及其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年01期
5 贾印峰,高娟,贾东辉,孙卓祥,孔令斌;乙肝五项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朱崇尧,陈乃玲,胡德海,曾繁荣,徐传荣;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的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3年04期
7 江红,汤正好,臧国庆;隐匿性乙型肝炎[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5期
8 赵素元,黄星,邹林樾,庞秀慧;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模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及意义[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3年03期
9 叶贤林,周一炎,朱为刚,王良华,尚桂芳,杨立新;血液HBV全自动核酸筛查方法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4期
10 苏勤;;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和肝癌发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2595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959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