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低分子肝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干预作用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3:03
【摘要】:目的: 建立并研究高脂肪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时期,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对模型进行干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干预作用。并为后续研究低分子量肝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准备动物模型。 方法: 模型的建立阶段: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于第4、第8及12周末正常组与对照组随机处死10只。分别检测血清学指标,取肝组织做HE染色及Masson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法对Masson染色进行纤维化面积半定量分析。低分子量肝素干预阶段: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10),模型组喂以高脂饮食共8周;其余20只在高脂饮食8周后分为低分子肝素低剂量治疗组(n=10),在继续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50IU/kg/d);低分子肝素高剂量治疗组(n=10),在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200IU/kg/d),共治疗2周。 结果: 模型建立阶段:两组大鼠体重均增加,8周时肝指数(肝重/体重%)明显升高,血清胆固醇及总甘油三酯8周开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转氨酶不同时间点均有升高,8周及12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高脂饮食4周末,HE染色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无病理性纤维化发生。8周时,大鼠肝组织光镜下见肝小叶结构紊乱,脂肪变的肝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1/3—2/3,且出现碎屑样坏死,汇管区有单核细胞浸润,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造模12周,大鼠肝组织达中至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肿大,且可见小叶炎症,炎症细胞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可见以中央静脉为中心的坏死条带延伸。12周,纤维化面积增大,肝小叶结构消失,窦周隙纤维增生明显,几乎充满窦周隙,增生的纤维形成粗条索状包绕汇管区并向肝小叶间及肝内、肝小叶中心延伸。Masson染色纤维化半定量显示模型组纤维化面积明显增大,12周后肝组织纤维化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量肝素干预阶段:LMWH治疗后镜下肝小叶结构较完整,肝细胞再生明显,虽可见脂肪变肝细胞,但脂肪变程度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在改善肝细胞脂肪变及炎症发生方面,LMWH高剂量治疗组作用明显。经过2周治疗后,低剂量组在改善脂质堆积方面的作用较差,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用高剂量治疗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清中TNF-α的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经LMWH治疗后两组血清中TNF-α的水平均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1.造模8周,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为低分子量肝素干预治疗提供模型。 2.造模12周,成功建立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 3.低分子量肝素能够抑制肝脏慢性炎症的发生,减少脂质在肝脏中的堆积,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血脂,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 4.低分子量肝素作用效果与剂量相关,低分子肝素高剂量组(200IU/kg/d)在抑制肝脏慢性炎症,改善肝脏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蓄积方面较低剂量组(50IU/kg/d)作用明显。
【图文】:

肝组织,位论,指标


山东人学硕卜公::位论文对比组—飞工.11)1〔’IJ()1’1叹1了门犬J!!戈!组l歹丰莫’亏J到11〕<0.()()11,<0.〔)()11)().()()11〕(0.()01模级弓夕11’j低剂星治习J一组l,<0.()51,)().()51〕<().()sj)(0.()()1模2裂组与,}万齐口址治,J·组于汉()()51朴0.()5于,。().〔)51,(().001图4各组大鼠血清中各指标的变化

低剂量,位论,指标


山东人学硕卜公::位论文对比组—飞工.11)1〔’IJ()1’1叹1了门犬J!!戈!组l歹丰莫’亏J到11〕<0.()()11,,<0.〔)()11)().()()11〕(0.()01模级弓夕11’j低剂星治习J一组l,<0.()51,)().()51〕<().()sj)(0.()()1模2裂组与,}万齐口址治,J·组于汉()()51朴0.()5于,。().〔)51,(().001图4各组大鼠血清中各指标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菁华,石军,任万华,韩国庆,朱菊人,王万忠,王书运,谢英渤;肝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2期

2 张小琴;刘晓凡;;低分子肝素钙与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3 秦红波;曹浩强;华志元;李相成;倪全法;;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4 张治云;凌沛学;王凤山;张天民;;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6年01期

5 石军;郝菁华;许洪伟;任万华;朱菊人;孔祥辉;;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素干预治疗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6 王允山;柳方娥;焦波;;缬沙坦和低分子量肝素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7 岳晓军,李婉媚,吴一行,胡志兵,林洁明,刁东英;肝素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年05期

8 段颖;张永利;陈剑辉;魏亚静;;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年10期

9 王国爱;;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30期

10 刘俊平;范竹萍;;从新视角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J];胃肠病学;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2599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99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1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