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主蛋白改变HepG2细胞脂代谢基因表达

发布时间:2020-03-26 20:18
【摘要】:目的:通过SHBs稳定转染HepG2细胞,,观察SHBs蛋白对肝细胞及细胞中ECHS1、PPARɑ及其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SHB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新线索,探讨HBV感染者脂肪肝的形成机理。 方法:以C型HBV全S基因为模板,PCR扩增主S基因(SHBs基因),定向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HBs;确定HepG2细胞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重组质粒pcDNA3.1-SHBs与空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系中SHBsmRNA和蛋白以验证获得的表达细胞株,并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差异。 结果:成功构建出SHBs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HBs。确定HepG2细胞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为1000ug/ml。以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肝癌HepG2细胞,并成功建立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HepG2-pn3.1-SHBs细胞及空质粒对照的HepG2-pn3.1-neo。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到HepG2-pn3.1-SHBs细胞株中目的蛋白SHBs的表达,稳定转染后的HepG2-pn3.1-SHBs细胞株持续表达SHBs。与HepG2-pn3.1-neo细胞相比,HepG2-pn3.1-SHBs细胞中细胞培养上清中转氨酶ALT、AST的含量较高[(46.80±4.78)vs(39.21±2.81);(64.72±5.45)vs(54.58±1.20),(p0.01)],细胞裂解液中CHO含量较高[(0.87±0.04)vs(0.87±0.04),(p0.01)],而TG含量较低[(1.39±0.65)vs(0.58±0.05),(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HepG2-pn3.1-neo细胞相比,HepG2-pn3.1-SHBs细胞中基因ECHS1、APOA1、LPLmRNA表达水平较低[(0.161±0.043)vs(0.210±0.022),(p0.05);(0.031±0.007)vs(0.094±0.055),(p0.05);(0.770±0.036)vs(0.982±0.031)],基因ACC、SREBP-1cmRNA水平较高[(0.113±0.027)vs(0.059±0.022),(p0.01);(0.019±0.002)vs(0.015±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CPT1a、PPARα的转录水平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呈减弱趋势[(0.028±0.005)vs(0.030±0.004);(0.014±0.004)vs(0.015±0.002)]。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上述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mRNA一致。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上述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mRNA一致。 结论:结果表明SHBs对肝细胞可以造成一定的损害作用,并干扰脂肪酸代谢,在转录和蛋白水平明显改变脂肪酸合成、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但HBsAg是否直接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时德仁,东传凌,陆立,丛闻天,周燕;肝硬化时糖代谢紊乱与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及胰腺细胞HBV DNA表达的关系[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3年04期

2 朱斌;张平;王昕红;孙立华;江之云;;血清瘦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12期

3 陆荫英,刘妍,成军,梁耀东,陈天艳,邵清,王琳,张玲霞;HBsAg结合蛋白C-12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1期

4 胡盈莹,江家骥,欧文湖,林国贤,苏智军,刘家俊,李勤光,姚履枫,林彩文,李丹,陈怡;福建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601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01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