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益生菌对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9:05
【摘要】:研究背景: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即肝硬化。研究已经表明,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IETM)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导师刘立新的前期研究发现,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 TAA)在引起大鼠肝损伤的同时出现IETM,其所致肝损伤动物模型与人类肝损伤的特点更相符,更能反映人类肝损伤的实际情况。据文献报道,益生菌制剂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扶持厌氧菌生长,减少有害菌比例,从而减少肠腔内毒素的产生,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资料表明,微生态制剂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状态下能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产生强大的生物夺氧作用,促进厌氧菌的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泻患者的治疗,但其在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给TAA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益生菌制剂培菲康和整肠生,研究培菲康和整肠生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和作用,探讨整肠生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肠生是否能通过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起到改善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方法: 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A模型组、培菲康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采用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HE染色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同时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对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A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TAA模型组相比,培菲康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 (2)血清ALT、AST、L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A模型组大鼠血清ALT、 AST、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TAA模型组相比,培菲康组大鼠血清ALT、 AST、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ST、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ALT水平没有降低(P0.05) (3)血清MD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A模型组大鼠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TAA模型组相比,培菲康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 (4)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A模型组大鼠肝小叶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周围可见片状坏死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且有纤维隔形成,肝纤维化明显形成(P0.01);与TAA模型组相比,培菲康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小叶正常结构存在,肝细胞有少量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 (5)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A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见大量红色的胶原纤维,并且有假小叶形成,肝纤维化明显形成(P0.05);与TAA模型组相比,培菲康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央静脉管壁周围见较多量红色的胶原纤维(P0.05)。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正相关性(r=0.442,P0.01) 结论: 整肠生能通过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alè s P.;Oberti F.;Michalak S. ;宋平;;一组新的血液标记物评估肝纤维化程度[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2 钱林学,项阳,徐有青,王宝恩;肝血流动力学、常用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级医刊;1997年07期

3 崔恩铭;龙晚生;罗学毛;兰勇;谭国强;左克扬;李青;;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0期

4 单立奎;隋秀芳;;声辐射力脉冲成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分级上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2013年12期

5 周艳贤;郭晓东;冯卉;陈敏;刘阳;董晓宇;;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26期

6 王耀;郑斐群;黄婷;张香梅;董常峰;李汉英;张宇;范建喜;;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程度分级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10期

7 张凡;邓林;王波;黄德鹏;;腺苷脱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8 胡兴荣;崔显念;胡启托;陈军;;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14期

9 王军;;血清“肝纤四项”检查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30期

10 朱先存;左鲁生;汪明;张纯林;罗福成;;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少明;;超声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比较[A];200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龙骏;林世德;黄晓刚;;脂联素、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关系的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娜;丁红;林希元;范培丽;徐晨;王文平;;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罗福成;童清平;张纯林;;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占卿;陆伟;童海涛;;外周血细胞计数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何云;;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诊断方法的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占卿;陆伟;纪永佳;吕莹;童海涛;;血清透明质酸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再评价[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锐宽;刘霞;王泰龄;赵恭华;;模糊聚类分析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诊断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过建春;包剑锋;陈群伟;李晓鸥;施军平;娄国强;石伟珍;荀运浩;;血清和肝组织TGF—β1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万楠;高洪福;王璐;刘珊;何莉;王丽萍;;检测血清中Ⅵ型胶原、HA、LN及PCⅢ的水平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应用[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唐闻佳;抽血即可了解肝纤维化程度[N];文汇报;2012年

2 王宇明 周霞;肝炎患者请戒烟[N];健康报;2007年

3 王宇明;肝病患者要戒烟[N];家庭医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左怀全;运用MELD系统预测肝移植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及其直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徐诣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男性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循环水平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娜;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研究及参数筛选[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杜阳春;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詹韵韵;超声造影与血清学指标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巧凤;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求;声学结构定量技术(ASQ)无创性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初步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6 王利慧;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杨俊杰;益生菌对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马波;Budd-Chiari综合征:肝脏病理学与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0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20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