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研究及其抗体的制备
发布时间:2020-04-09 09:05
【摘要】: 第一章: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UC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在前期研究发现双歧杆菌CMS-H004株有加重UC损伤作用的基础上,用多株双歧杆菌比较的方法,验证是否CMS-H004株具有加重UC损伤的株特异性。 方法: 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模型组;3)阴性对照(NS组);4)阳性对照(5-ASA组);5)CMS-H004组;6)PFK组;7)JSQ组。5%DSS溶液自由饮用7天造成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观察、检测小鼠症状、体征、疾病活动度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电镜结构、结肠长度、肠道菌群分析、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估双歧杆菌CMS-H004株与培菲康、金双歧中的双歧杆菌菌株对DSS诱导的UC的影响。 结果: 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明显加重DSS诱导的UC模型损伤。其相当于人类UC的临床表现项目如:体重下降、隐血、血便及死亡时间等出现得最早,便血率、死亡率最高,疾病的DAI积分最高,粘膜损伤的病理学改变也最严重,结肠MPO活性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FK、JSQ菌株以上各项损伤指标均没有DSS组严重。饮用DSS后肠道乳酸杆菌数目减少,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明显增加,肠球菌、双歧杆菌和总需氧菌无明显变化;CMS-H004组菌群变化与模型组相似,其双歧杆菌数目并未增加。 结论: 1)在结肠粘膜有损伤的基础上,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加重黏膜损伤; 2) DSS可使肠道乳酸杆菌减少,而不影响双歧杆菌数量;应用双歧杆菌CMS-H004株与其相似,但并不增加肠道双歧杆菌。 第二章: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UC损伤的机理研究 目的: 从炎症因子、紧密连接、防御素不同角度体内、体外初步探讨双歧杆菌CMS-H004株加重UC损伤的机理。 方法: Balb/c小鼠45只,随机分为3大组、9小组:N3、N5、N7是正常组第3、5、7天:M3、M5、M7是DSS模型组饮用DSS后第3、5、7天;B3、B5、B7是CMS-H004菌株灌肠组饮用DSS后第3、5、7天。5%DSS溶液自由饮用7天造成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结肠组织IL-1β、IL-6、TNF-α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和β-防御素-2蛋白质的表达。 体外培养HT-29细胞,与双歧杆菌CMS-H004株、PFK株共孵育1小时后用TNF-α刺激3小时,检测其上清LDH含量和NF-κB转录入细胞核的数目。 结果: 1)饮用DSS诱导损伤后IL-1β、IL-6、TNF-α均开始有表达,但CMS-H004组在饮用DSS第3天后出现表达,而模型组是在饮用DSS第5天后出现,同一时间点CMS-H004组IL-1β、IL-6、TNF-α表达量高于模型组,正常组几乎不表达以上炎症因子。 2)正常组小鼠结肠高表达ZO-1蛋白,饮用DSS 7天后模型组和CMS-H004组ZO-1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组,模型组和CMS-H004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 3)正常组小鼠结肠几乎不表达BD-2蛋白,模型组和CMS-H004组在饮用DSS第5天后即有BD-2表达,但CMS-H004组BD-2表达量比模型组少。 4) TNF-α刺激HT-29细胞后各组培养液上清中LD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5) TNF-α体外刺激HT-29细胞后,除正常组外均均有NF-κB转录入核,其中CMS-H004组数目最多。 结论: 1)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提前释放; 2)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够促进肠上皮细胞NF-κB转录入核; 3) DSS和CMS-H004株能破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诱导β-防御素-2表达,可能不是CMS-H004株加重损伤的主要机制。 第三章:CMS-H004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相关研究 目的: 为后续可能的开发、临床研究及专利要求,进一步对CMS-H004专利菌株进行鉴定和相关研究,并将其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 方法: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通过生化反应、X-gal显色、代谢产物检测观察CMS-H004菌株生理、生化特征;通过(G+C)mol%测定、16SrRNA、质粒检测观察其遗传学特性;通过体外耐酸耐胆汁、抗生素敏感实验,研究其相关特性。 结果: 1) CMS-H004株是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在MRS琼脂平皿上呈现圆形,白色,隆起,不透明,边缘整齐的湿润菌落。 2) CMS-H004株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蔗糖、麦芽糖、水杨素、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七叶灵、甘油、纤维二糖、海藻糖、松三糖、棉子糖、山梨醇、鼠李糖,API 20A编码为:47757732。 3) CMS-H004株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酸和乳酸,比值约为2.63:1,还可产生少量琥珀酸。 4) CMS-H004株(G+C)mol%为58.64%,无质粒。利用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能够产生预期的扩增条带。 5) CMS-H004株体外能够耐酸、耐胆汁。 6)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孟多、先锋噻唑、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利福平对CMS-H004株抑菌圈均大于10mm,庆大霉素抑菌圈为7.5mm左右,其余33种抗生素无明显抑菌圈。 结论: 1) CMS-H004株是青春双歧杆菌的一株,已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典藏编号是:CCTCC M 206119。 2) CMS-H004株能够耐酸、耐胆汁,可以经过上消化道定植于肠道。 3) CMS-H004株对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孟多、先锋噻唑、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利福平敏感,对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余33种抗生素耐药。 第四章:双歧杆菌CMS-H004株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目的: 制备双歧杆菌CMS-H004株的兔多克隆抗体。 方法: 提取CMS-H004株菌体蛋白,加入佐剂作为抗原常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达到一定效价后取血清,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盐析、透析脱盐初步纯化兔IgG。用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培养的方法检测该抗体的最佳使用浓度、特异性、敏感性,并用此抗体检测UC患者与正常人粪便中的CMS-H004菌株。 结果: 1)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刺激产生兔多克隆抗体,随着抗体浓度不断降低,与CMS-H004菌体蛋白反应也下降,在0.05μg/ml以下反应很弱且变化不大,选用0.5μg/ml为最佳使用浓度。 2)不同细菌与抗体(0.5μg/ml)反应,抗体与双歧杆菌CMS-H004菌体蛋白的反应最强,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歧杆菌PFK、JSQ反应次之,而乳酸杆菌CMS-H001、CMS-H002及NS几乎无反应。 3)部分正常人(4/20)和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12)粪便中可见少量CMS-H004菌落生长,其余溃疡性结肠炎(9/12)患者粪便中可见大量菌落生长。 结论: 1)双歧杆菌CMS-H004株能刺激新西兰大白兔产生抗体,抗体浓度、特异性、敏感性较好。 2)小样本检测显示双歧杆菌CMS-H004株存在于20%正常人和所有UC患者粪便中。
【图文】: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实验结果1、小鼠体重改变饮用DSS可以造成腹泻、便血等症状,会导致小鼠体重下降,症状越严重体重下降越多。实验前及饮用DSS前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组小鼠体重逐渐增加,而饮用DSS后,CMS一HO04组体重下降最早(饮用DSS第2天后就出现)、最多,与其余各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NS组、5一ASA组、PFK组、JsQ组小鼠体重在饮用DSS后第4天均开始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5一ASA组体重下降相对少。见图l一l。
肠内可见血便,以CMS一HO04组小鼠最为严重。而5一ASA组、PFK组、JsQ组结肠平均长度长于CMS一H004组、模型组和NS组,少量小鼠结肠内可见少量出血,大部分小鼠结肠内未见明显血便。见图1一2(A一G)。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574.62
本文编号:2620561
【图文】: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实验结果1、小鼠体重改变饮用DSS可以造成腹泻、便血等症状,会导致小鼠体重下降,症状越严重体重下降越多。实验前及饮用DSS前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组小鼠体重逐渐增加,而饮用DSS后,CMS一HO04组体重下降最早(饮用DSS第2天后就出现)、最多,与其余各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NS组、5一ASA组、PFK组、JsQ组小鼠体重在饮用DSS后第4天均开始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5一ASA组体重下降相对少。见图l一l。
肠内可见血便,以CMS一HO04组小鼠最为严重。而5一ASA组、PFK组、JsQ组结肠平均长度长于CMS一H004组、模型组和NS组,少量小鼠结肠内可见少量出血,大部分小鼠结肠内未见明显血便。见图1一2(A一G)。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57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元,柳军,马晓红;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1年01期
2 肖党生;微生态制剂在重型肝炎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年05期
3 张莉滟;双歧杆菌、乳杆菌制剂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2期
4 郑惠良,杨莹,罗豫;气相色谱鉴别双歧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5 张香美,刘焕云;双歧制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食品工业;2003年03期
6 金世琳;双岐杆菌在乳品生产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3年03期
7 刘兰,曹郁生,黄筱萍;双歧杆菌选择计数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年04期
8 钟方虎,谭立,郑伟,金朝;高分辨气相色谱法在快速鉴别厌氧菌中的应用[J];现代仪器;2000年06期
9 王铎,汪竹平,丁伟山;气相色谱法测定根面龋中有机酸含量[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9年03期
10 黄序,戚薇,王建玲,杜连祥;肠溶性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初步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62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205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