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EPK-i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21:40
【摘要】:目的:探讨EPK-i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黏膜形态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PentaxEG2990i内镜诊断为CAG的400例患者的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程度进行研究,比较普通白光模式与特殊模式对典型表现的发现率,并计算各种黏膜形态对CAG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 结果:400例标本普通模式下发现血管显露103例,V模式发现血管显露169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5,P=0.0000.05)。普通模式下发现黏膜粗糙157例,P模式发现黏膜粗糙198例,G模式发现黏膜粗糙211例,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8,P=0.0000.05)。其中普通模式与G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4,P=0.0000.05);普通模式与P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3,P=0.040.05);P模式与G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5,P=0.3580.05)。在普通白光下,400例CAG标本中病理诊断为CAG者27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者121例,其诊断符合率为69.75%,内镜下的各种表现对CAG诊断的敏感性为5.02%~35.13%,一种表现的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低,两种表现共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9%、95.87%和79.49%、89.36%,三者同时存在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为100%。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者,病理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准确率分别为91.43%、86.36%、100%。 结论:特殊模式对典型黏膜形态的发现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多模式结合提高CAG诊断率。镜下两种及以上表现并存对CAG诊断准确率高,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发现肠上皮化生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青;许琳;李凌燕;;在青岛韩国人胃炎内镜检查结果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张素桂,刘秀琴,盖志敏,于凌翔,崇梅,初建芳;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J];齐鲁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631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31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