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MUC1、MUC3、MUC6在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贲门肠化和贲门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4-23 08:43
【摘要】: 目的:通过对人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贲门肠化(CIM)及贲门癌(CA)标本进行MUC1、MUC3、MUC6的检测,揭示上述三种因子在BE、EA、CIM和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BE与CIM、EA与CA鉴别中的意义。 方法:经胃镜、病理确诊的BE患者50例、CIM50例,分别取其粘膜作为BE组和CIM组,取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EA标本25例,CA标本50例,分别作为EA组和CA组。分别取正常食管鳞状上皮20例、正常贲门粘膜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标本中MUC1、MUC3、MUC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①BE组MUC1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P0.01),而低于EA组(P0.01);BE组MUC3、MUC6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P0.01),且高于EA组(P0.01)。②CIM组MUC1的表达低于CA组(p0.01);CIM组MUC3的表达高于正常贲门粘膜上皮组(P0.01),高于CA组(P0.01);CIM组MUC6的表达低于正常贲门粘膜上皮组(P0.01),低于CA组(P0.01)。③MUC1、MUC6在BE和CIM、EA和CA两组疾病中的表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UC3在上述两组疾病中的表达无差别(P0.05)。④MUC1蛋白的表达与EA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EA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CA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P0.05);MUC3蛋白的表达与EA、CA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MUC6蛋白的表达与EA、CA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 结论:MUC1、MUC3、MUC6的表达变化与BE、EA、CIM和CA的发展呈正相关;MUC1的表达与EA细胞分化程度、病理学分期相关,与CA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相关,MUC3的表达与EA、CA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MUC1、MUC6在BE和CIM、EA和CA中的表达不同(P0.05),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UC1、MUC6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鉴别BE和CIM、EA和CA的一条新途径。
【图文】:

免疫组化染色,鳞状上皮,食管


MUC1 表达的细胞定位为细胞浆,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正常鳞状上皮染色弱阳性(图 6),BE 粘膜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图 7),散在分布于浅层腺体及深层腺体柱状细胞核周部分的胞浆中,部分肠化腺体腺腔内见少量表达。EA 细胞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图 8),部分细胞胞浆及胞膜均见表达,以胞浆为主。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 4。表 4 食管正常鳞状上皮、BE、EA 上皮中 MUC1 表达的结果( X ± s)食管正常鳞状上皮 BE EAn 20 50 25iOD(×103) 31.756±6.877 58.996±10.863* 77.045±9.556*#注:*p<0.01 VS 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p<0.01 VS BE 组

粘膜,免疫组化染色,鳞状上皮,食管


MUC1 表达的细胞定位为细胞浆,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正常鳞状上皮染色弱阳性(图 6),BE 粘膜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图 7),散在分布于浅层腺体及深层腺体柱状细胞核周部分的胞浆中,部分肠化腺体腺腔内见少量表达。EA 细胞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图 8),部分细胞胞浆及胞膜均见表达,,以胞浆为主。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 4。表 4 食管正常鳞状上皮、BE、EA 上皮中 MUC1 表达的结果( X ± s)食管正常鳞状上皮 BE EAn 20 50 25iOD(×103) 31.756±6.877 58.996±10.863* 77.045±9.556*#注:*p<0.01 VS 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p<0.01 VS BE 组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71;R735;R57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汪荣泉,房殿春,刘为纹,门荣甫;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MUC6核粘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赵丽珍,郑可;贲门癌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年04期

3 周琦,白永敏,王立东,刘宾,谢冬玲,高珊珊,范宗民,郭花芹,王启鸣,齐义军,李吉林,焦新英;贲门癌高、低发区居民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MUC3蛋白表达的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4 高桥宏明 ,韩少良;粘蛋白[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2期

5 张海生,鲁海文,孔广忠;MUC1在胰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5年06期

6 许桦林;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J];医学新知杂志;2004年04期

7 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柯美云,韩少梅,李兆申,方秀才,邹多武,鲁素彩,刘婧;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04期

8 王雯;张志坚;林克荣;李达周;文晓冬;吴秋萍;;福建地区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和内镜及临床特点[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5期

9 蓝斌,李木泉,沈金辉;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637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37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