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抗独特型抗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2:14
【摘要】: 背景/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Marshall 和Warren于1982年成功分离的一种螺旋状革兰氏阴性杆菌,它的发现是 现代胃肠病学的里程碑之一。至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属于H.Pylori感染 人群,H.pylori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且在胃腺癌 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H.pylori菌株之间存在着毒力因子的差异,,但在同一环境中,不同 人群对同一类H.pylori菌株的感染其结局也不尽相同,显然H.pylori感染 后人体免疫反应对H.pylori感染的转归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发现, H.pylori感染后,可产生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但似乎并不能根除 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后,人体长期稳定地存在抗H.pylori抗体, 在胃黏膜局部以IgA型为主,在外周血中则以IgG型为主,急性期有IgM 型抗体的出现。对志愿者及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经有效的H.pylori疫苗 免疫接种后,可产生清除H.pylori的免疫反应,这些保护性抗H.pylori抗 体的型别主要为分泌型IgA,也有IgG型的报道。细胞免疫反应方面,普 遍认为H.pylori感染后,Th1反应主要导致病理性损伤,Th2反应则有助 于清除H.pylori。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平衡诱导Th1/Th2反应的疫苗优于 单纯诱导Th2反应的疫苗。尽管如此,H.pylori免疫学研究中还存在着许 弟四羊医大学博土学位论文 多尚待阐明的问题,如:l、一般认为H.pylon抗原仅存在于胃型上皮组 织中,H.pylon抗原并不进入血液循环,但近来有学者发现患者外周血中 存在Hpylori可溶性抗原,上述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外周血中是否存 在Hpylori可溶性抗原,如果不存在,是否是由于H.pylorl感染者长期且 稳定地存在高滴度的抗Hpylori抗体,从而产生了模拟H.pyb 抗原的抗 独特型抗体(抗Jd人因此导致实验出现了阳性结果?2、对 Hpylori的细 胞免疫研究发现,H.pJ,Ion阴性和阳性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0BMC) 一样,均可对Hpylori抗原产生增殖反应,并且前者的增殖指数高于后者, 其原因尚缺乏明确的解释。我们试图探讨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方法:l、运用胶乳凝结试验法测定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2、运用 PEG6000沉淀法清除血清标本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3、设计3种不同的 ELISA检测系统及竟争ELISA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及末感染人群中 模拟HpylO:i抗原的抗二d:4、通过点印迹、SDS-PAGE及wfstCfl 印迹 法进一步鉴定H.pylorl感染者血清中模拟H.pylon抗原的抗丁 5、通过 h掺入法,观察Hpylori阳性、阴性人群和新生儿脐血的PBMc对Hpylor。 抗原、空肠弯曲菌抗原、PHA及PHA联合Hpylori抗原等的增殖反应; 6、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pylori阳性、阴性人群及新生儿脐血PBL中的 Thl、ThZ细胞群百分比;7、采用ELISA法测定Hpylori阳性、阴性人 群和新生)L脐血 PBMC分泌*-10、TGF-fil的含量。 吗 结果:l、200份可疑血清样本中,有7例类风湿因子阳性,阳性率 为35%。2、160份确诊血清样本经3种ELIsA系统检测发现,H.pylon” ’ 血清 样本抗Jd卜性率(9500%、9375O/0、9625%)均明显高于H.Pylon- 血清样本抗.Id的阳性率(2.500、1.250/O、5.00Q),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卜 P卜 P。wt001人 3种 ELISA 检测系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人3上00份可疑血清抗H.尸少ion抗体及抗丁d的阳性率分别为56.50 和 sl,0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4、200份可疑血清样本经3 一3一 第四车医大学博士学位沦义 种 ELISA系统检测后发现,HpylOFI”血清样本抗-Id的阳性率N4.69O、 9381%、9646%)均明显高于 H.pylOOI-血清 样本抗*d白卜性率(230%、 115Q、4.60O),H者间差异显著(PI,PZ,P3<0.of),但 3种检测系 统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to005)。5、在不同ELISA系统中,PEG.6000 处理与否均未对OD值产生明显影响(t test,P>005)。6、竞争ELISA 试验发现,HpylOOI抗原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血清中抗二d与兔抗 Hpylori抗体的结合,而空肠弯曲菌抗原则没有此作用。7、点印迹的结 果表明血清样本经 100“C加热 3min或不处理,不能用于抗二 的检测, 而经65”C 30min处理后,可检坝到抗-Id。8、SDS.PAGE及Wersten* 迹发现,Hpylori阳性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57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伯泉,刘雪松;转化生长因子-β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J];免疫学杂志;1989年04期

2 胡大伟,陈顺乐,沈南,薛峰,裴军,顾越英,鲍春德,石学耕,史桂英;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建立[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年05期

3 吴亚娣,孙兵;Th1和Th2细胞的表面受体及其功能调节[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0年05期

4 张浩,朱平,王彦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模式及临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年03期

5 刘改芳;姚希贤;冯丽英;宋梅;崔东来;;Hp感染性胃病与T_H1/T_H2细胞因子行为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10期

6 孟立娜,吕宾,骆丰,项柏康;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2000年05期

7 吴勤动,钱可大,朱永良,唐训球,杜勤,孙丽萍;血清幽门螺杆菌可溶性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8期

8 仇军文,胡家露,郭学刚;幽门螺杆菌相关过敏性紫癜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8期

9 陈明红,潘秀珍,彭孝纬,林棱,吴芳;cagA基因与细胞因子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08期

10 邱莲女,周永列,皇甫梅生,乐美萍,徐岚,应奇峰;体外培养的人脐血细胞表面标志的动态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2643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43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