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1:40
【摘要】:研究背景 乙型肝炎(hepatitis B,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呈世界范围流行,易病程迁延,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疾病。因此,HBV感染是一个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WHO按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将全球划分为高、中、低3个流行区域,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而我国不同地区HBsAg流行率分布也不一致。安徽省一项乙肝流行现况调查显示皖江地区为乙肝的高流行区,自然人群HBsAg流行率达9.8%。而我省农村地区由于基础条件落后,知识匮乏,资源短缺,乙肝疫苗接种质量相对较差,可能导致乙肝流行现况更不容乐观,因此,为了解我省农村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及知识水平,课题组拟对我省某市农村地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个体感染HBV后,结局差异很大,除了病毒本身的影响外,个体的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HBV感染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大量疾病的相关易感基因不断被发现,国内外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宿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被报道。整合素是位于细胞膜表面上一类跨膜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各种不同的重要功能,研究显示,肝脏中整合素和ECM蛋白的表达与HBV感染及肝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受损的肝脏中,活化的肝星状细胞表达整合素水平增加。整合素αV(ITGAV)是整合素蛋白之一,一项对韩国乙肝患者的研究显示,ITGAV基因可能与韩国人群HBV感染和感染后的肝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但在中国人群中尚无相关报道。因此,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讨HBV感染慢性化的机理,从个体遗传易感性的角度探讨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原因可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V基因型与肝脏疾病的病情进展、传播方式和临床转归均有一定联系,因此课题组对我省某市级医院收集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分析,以了解我省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分为乙肝流行现况和遗传易感性研究2个部分。 第一部分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乙型肝炎流行现况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状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现场,对合肥市农村地区居民203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3ml,用ELISA方法进行HBsAg及抗-HBs检测。 结果在2038例血清标本中,乙肝HBsAg标化流行率为6.44%,抗-HBs标化流行率为46.85%, HBsAg流行率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559,P0.05),农民HBsAg流行率最高,达9.06%,学生群体HBsAg流行率最低为2.70%。1992年之后出生的群体HBsAg流行率显著低于1992年之前出生的群体(χ2=8.1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疫苗的标化接种率为38.87%,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最高为85.41%,农民乙肝疫苗接种率最低,仅12.19%。乙肝知识得分调查农民群体最低;乙肝知识的三大获取途径依次是电视、广播以及报刊书籍。 结论调查地区人群中HBsAg流行率为6.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抗-HBs水平偏低,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应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第二部分乙型肝炎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1、探讨中国汉族人群ITGAV (rs1839123)对慢性乙肝的易感性。2、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 方法1、搜集两所医院的314例HB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476例,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匹配,所有病人的HBsAg都通过ELISA进行检测与诊断,同时排除其他类型肝病,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代谢性肝病者均未列入病例组中。此外,抗HCV阳性者也未被纳入病例组。设计问卷,采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实验室和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及外周血,提取DNA冻存,结合ABI 7300 PCR仪的基因分型技术,检测ITGAV (rs183912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利用χ2检验比较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是否达到遗传平衡以及两组间分布是否存在差异,以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选取一所医院48例HBV感染者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HBV-DN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 结果1、ITGAV (rs1839123)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研究:(1)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经χ2检验,无论病例组还是对照组,位点rs1839123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E定律(病例组:χ2=0.099,P=0.754;对照组:χ2=0.464,P=0.496)。 (2)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中A,G等位基因频率依次为17.68%和82.32%,GG,GA,AA基因型频率依次为67.52%,29.62%和2.86%。研究结果表明ITGAV(rs1839123)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具有相关性。2、HBV基因型检测分析:48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1例(占2.08%),C基因型35例(占72.92%),未分型12例(占25.00%),未发现B、C混合型和D型。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B、C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中HBeAg阳性率为42.86%。HBV-DNA阳性率在各基因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ITGAV(rs1839123)的基因型频率符合HWE定律,其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或者基因型与慢性乙肝具有相关性,因此,ITGAV(rs1839123)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乙肝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2、调查市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HBV-DNA水平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提示C基因型感染者可能与肝炎病情发展有关。
【图文】:

基因分型,位点,基因多态性


2.6.2 实验质量控制(1)专人负责实验室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室工作;(2)按照实验操作技术和试剂盒检测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3)尽量保证每次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实验室条件稳定后进入正式实验;(4)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资料由专人监督,确保无误;(5)两名专业实验技术人员分别完成实验结果的判读,不一致的判读结果由第三人重新核对,,确定最后结果。3 结果3.1 ITGAV (rs1839123)基因多态性与 HBV 感染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3.1.1 ITGAV (rs1839123)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图 1)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1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科伟;熊自忠;;乙肝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年04期

2 何明娇;徐玉苑;赖雪梅;丘保华;林锦绒;奚丽鸾;篮兰英;黄少贤;;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初乳的影响及其母乳喂养的研究[J];广东医学;2006年07期

3 汤小湄;肖小敏;郦爱贞;范yN;;HBV携带产妇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年04期

4 张智;张珍;李楠;李泽泳;李亚红;;185例广东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检测[J];广东医学;2008年01期

5 王晓军,张荣珍,胡苑笙,梁晓峰;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2004年08期

6 刘怀珠,刘旭祥,陆群,张庆枝,刘先敏,徐凤霓,王海;合肥市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3年05期

7 谢琴秀,许家璋,李平,杨志国,孟运运,李旭;江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2期

8 李瑞芳;邓建;张连山;马艳霞;郭娜娜;郭瑞玲;;母亲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关系的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1期

9 宋婷婷;单芙香;程锦泉;尹平;;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6期

10 苏成豪;许龙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旅行医学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晓明;池州市贵池区农村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现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2 周丽鸿;安徽省皖江部分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现况[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3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53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