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牛磺酸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04:30
【摘要】: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大量饮酒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AFL)。目前AFL在西方国家是肝脏相关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病因。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嗜酒者逐渐增多,AFL发病率也迅速上升。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能够维持血液、免疫、生殖系统、视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同时肝脏也是牛磺酸合成的主要部位,对于肝脏的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牛磺酸能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肝脏损伤,但牛磺酸对AFL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开展牛磺酸对大鼠AFL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旨在为有效的预防AFL的发生、发展,并为AFL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试验一通过给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白酒和吡唑的混合液,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AFL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8、10、12周随机抽取大鼠,采集血液及肝脏,检测血清转氨酶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变化以验证造模效果。结果表明,造模12周,大鼠血清AST、ALT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鼠肝细胞出现严重脂肪变性,空泡化病变显著,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门管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证明本试验所采取的造模方法,12周可成功复制大鼠AFL模型。试验二在制备AFL模型的同时及造模后在大鼠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牛磺酸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试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和5%牛磺酸空白对照组、2%和5%牛磺酸预防组,时间12周;治疗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2%和5%牛磺酸治疗组,时间分为4周和8周。试验结束后,杀鼠取血及肝脏,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制作大鼠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分析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C、NEFA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NEFA、MDA含量显著升高,T-AOC、GSH、SOD水平显著下降;2%、5%牛磺酸空白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预防及治疗性添加牛磺酸能显著降低AFL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C、NEFA水平,升高HDL-C水平;显著提高大鼠肝组织中T-AOC、SOD、GSH活性,降低NEFA、MDA含量。治疗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自然恢复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牛磺酸治疗组可有效改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治疗8周时,各组大鼠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但牛磺酸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牛磺酸能显著抑制并减轻乙醇造成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反应程度。试验三在制备AFL模型的同时及造模后在大鼠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牛磺酸进行预防和治疗,4周试验结束后杀鼠,提取大鼠肝脏总RNA,半定量RT-PCR法扩增脂肪代谢关键酶及其转录调控因子CPT-1、FAS、ACC、PPARα基因;同时提取大鼠肝脏总蛋白,Wesrern Blot 法检测 CPT-1、FAS、ACC、HMG-CoA 还原酶、PPARα、SREBP-1 蛋白表达;探讨牛磺酸对肝脏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酒精可引起大鼠肝脏中FAS、ACC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CPT-1、PPAR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减少,HMG-CoA还原酶、SREBP-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多;牛磺酸空白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预防及治疗性添加牛磺酸均能显著下调肝脏FAS、AC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上调CPT-1、PPAR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HMG-COA还原酶、SREBP-1蛋白的表达,证明牛磺酸可通过调节脂肪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调节肝脏中脂肪代谢,减少肝脏中脂肪沉积。以上试验结果说明,牛磺酸可显著抑制并修复AFL大鼠的肝细胞损伤,降低TC、TG、LDL-C含量,增加HDL-C含量,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其机理可能是:(1)减轻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攻击,进而保护肝细胞;(2)调控肝脏脂肪代谢相关酶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蛋白表达,调节肝脏脂肪代谢,抑制并减轻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少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合成、促进脂肪酸β氧化、促进肝脏内胆固醇的转化,从而减少肝脏脂肪沉积,起到预防并治疗AFL的作用。
【图文】:

脂肪变性,肝窦,肝细胞,附图


见双核;肝细胞体积较大,呈多面体形,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肝细胞索以中央静逡逑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板间为不规则的肝窦;肝细胞间连接紧密,无脂肪变性逡逑(附图1)。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界限不清,胞质内还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脂肪空泡,逡逑脂肪变性面积较正常大鼠差异极显著(P<0.01);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窦变窄,肝细逡逑胞出现散在和片状气球样变,有的可见肝细胞水肿,点状坏死,脂肪变性6级(附图2)。逡逑脂肪变面积百分率及分级见表1-3。逡逑表丨-3邋AFL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逡逑Tab.邋1-3邋Pathologic邋changes邋of邋liver邋in邋AFL邋rats逡逑脂肪变性分级逦脂变面积百分率逡逑对照组逦i逦0.92邋士邋0.26a逡逑模型组逦6逦22.02±2.33b逡逑注:问列灼标含有相同字母者为差异不显著(P>0.05)

序列,同源性比较,测序,序列


登录号:NM_013196.1)进行比较,同源率达到了邋98%邋(见图3-6)。逡逑测序序列逦C邋A邋A|TGC|ATCCGTTTTGG|AG|ATGCCA邋AG邋ATCTG邋AG邋A邋AAGCAA邋AACTGA邋AGGCAG邋AAA逦68逡逑NM_013196.邋1逦CAAfrGc|ATCCGTTTTGG|AG|ATGCCAAGATCTGAGAAAGCAAAACTGAAGGCAGAAA逦939逡逑测序序列逦TCCTTACCTGTGAACACGATCTGAAAGATTCGGAAACTGCAGACCTCAAATCTCTGGCCA逦128逡逑NK013196.邋1逦TCCTTACCTGTGAACACGATCTGAAAGATTCGGAAACTGCAGACCTCAAATCTCTGGCCA逦999逡逑测序序列逦AGAGAATCCACGAAGCCTACCTGAAGAACTTCAACATGAACAAGGTCAAGGCCCGGGTCA逦188逡逑NM_013196.邋1逦AGAGAATCCACGAAGCCTACCTGAAGAACTTCAACATGAACAAGGTCAAGGCCCGGGTCA逦1059逡逑测序序列逦TACTCGCAGGAAAGA邋203逡逑NMJJ13196.邋1逦TACTCGCAGGAAAGA邋1074逡逑图3-6邋PPARa克隆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逡逑Fig.邋3-6邋Homology邋Analysis邋of邋PPARa邋gene邋sequence逡逑3.2.4邋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逡逑(1)邋CPT-邋I邋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逡逑从图3-7可以看出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孙妩弋;姜玲;魏伟;;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年07期

2 李莉;李成涛;赵书民;张素华;向平;;乙醇、乙醛慢代谢与酒后驾车肇事[J];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01期

3 赵洁;雷金艳;;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09年11期

4 南静;邓华聪;陈丹燕;冯正平;周恒宇;秦登优;刘强;;球形脂联素和葡萄糖对INS-1细胞内PPARα、CPT1与ACO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年05期

5 彭景华;崔团;冯琴;;葛根及其主要异黄酮成分解酒药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9年S1期

6 张媛;于U,

本文编号:2662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62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