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及免疫调控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3:13
【摘要】: 第一部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初步研究 背景: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供体的紧缺、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限制了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故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安全并有效的治疗方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方法:选择16例肝硬化患者为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观察移植前后患者血ALB、TBil、PT、Fbg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同时随机选择14例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仅以内科综合基础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组患者血ALB于治疗后2,4,8,及12w均明显高于基线(P0.05 );血TBil于治疗后4,8,及12w均明显低于基线(P0.05),但血TBil治疗后2w与基线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PT于治疗后4,8w均明显低于基线(P0.05);患者Fbg于治疗后8w明显高于基线(P0.05 ),但患者Fbg治疗后4w与基线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B、TBil、PT、Fbg水平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肝硬化患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使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第二部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的初步研究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可以诱导分化并修复所在的受损组织外,还具有免疫调控作用,被应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机制与促进Th2细胞因子(IL-4)分泌,抑制Thl细胞因子(IFN-γ)分泌,诱导免疫耐受有关;而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却少见报道。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 方法:ELISA法分别检测16例治疗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14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前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γ、IL-4分泌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组基线血清IFN-γ浓度为291.1±4.3 pg/ml,治疗第7天和第10天分别为211.0±4.1 pg/ml、208.6±2.6 pg/ml,治疗后第7、10天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基线血清IL-4浓度为30.3±0.5 pg/ml,治疗第7天和第10天分别为50.0±0.7 pg/ml、51.3±0.7pg/ml,治疗后第7、10天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基线血清IFN-γ浓度和IL-4浓度分别为291.6±4.5 pg/ml、30.5±0.9 pg/ml,治疗前后血清IFN-γ浓度和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Thl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文】:
观察肝内血管情况及有无占位性病变。将备好的干细胞悬液缓慢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拔除管腔,穿刺点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穿刺侧下肢制动12h。(见图1)。图 1 肝动脉介入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2.2 术后护理及其他治疗:干细胞灌注结束术后插管侧髋关节呈伸直位并制动12 h,行肝动脉导管治疗后常规护理。随访期内,,如非抢救或病情特殊需要,避免使用促进复制白蛋白合成及肝细胞再生的药物,避免使用抗病毒或抑制病毒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白蛋白、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如病情需要必须使用上述制品,用量及频率尽可能与干细胞移植前保持一致。患者移植后可以使用降酶、及利尿药物等。所有患者综合药物治疗基本一致。3.3 移植细胞数量:根据输入途径决定细胞数量,前臂静脉 8×107个/次,肝动脉 4×107个/次。4 术后观察及随访4.1 不良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75.2
本文编号:2667500
【图文】:
观察肝内血管情况及有无占位性病变。将备好的干细胞悬液缓慢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拔除管腔,穿刺点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穿刺侧下肢制动12h。(见图1)。图 1 肝动脉介入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2.2 术后护理及其他治疗:干细胞灌注结束术后插管侧髋关节呈伸直位并制动12 h,行肝动脉导管治疗后常规护理。随访期内,,如非抢救或病情特殊需要,避免使用促进复制白蛋白合成及肝细胞再生的药物,避免使用抗病毒或抑制病毒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白蛋白、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如病情需要必须使用上述制品,用量及频率尽可能与干细胞移植前保持一致。患者移植后可以使用降酶、及利尿药物等。所有患者综合药物治疗基本一致。3.3 移植细胞数量:根据输入途径决定细胞数量,前臂静脉 8×107个/次,肝动脉 4×107个/次。4 术后观察及随访4.1 不良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75.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梅琼;吴玉芳;甘建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病人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爽;鲁西黄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667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675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