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素受体1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20:57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动态观察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其拮抗剂利莫那班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初步探讨CB1受体在大鼠NAFLD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以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为靶点为NAFLD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为分三组: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组(猪油10%、胆固醇2%、蛋黄粉5%、丙基硫氧嘧啶0.2%、蔗糖10%、基础饲料72.8%);利莫那班组(同模型组高脂饲料+腹腔注射利莫那班),分别于实验的第4、8周末每组各取8只处死,测体重、肝重、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a)含量;肝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阶段肝组织CB1受体的表达。 结果:(1)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肝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和利莫那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TC、TG、TNF-a及Leptin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利莫那班组血清ALT、TC、TG、TNF-α及Leptin含量显著降低(p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肝组织学改变:对照组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形态、大小正常,肝索排列整齐;模型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脂肪肝病变逐渐加重,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肿大、形成脂滴,于实验4周末呈单纯性脂肪肝改变,8周末呈弥漫性肝脂肪变,部分有炎性细胞浸润;利莫那班组较同期模型组肝脏病变减轻;(4)肝脏CB1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呈阴性表达;模型组和利莫那班组表达呈阳性,通过积分光密度值比较,模型组高于同期利莫那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肝脏大麻素CBl受体与瘦素及肿瘤坏死因子a呈正相关(rLeptin=0.755,rTNF-α=0.503,P0.05)。 结论:1.内源性大麻素CB1受体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瘦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可能与CB1受体共同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断进展3.特异性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可在早期防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及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5.5
本文编号:2680736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克章;杨坤;黄正明;;高糖高脂肪饲料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马丽娜;冯明;周英智;马佳;郝鹏;;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680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07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