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准种异质性在HBV母婴宫内传播中作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HBV准种异质性在HBV母婴宫内传播中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与目的 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经过20年的免疫接种,,15岁以下孩子中的HBsAg的携带率显著下降(自10%下降至0.7%),然而,宫内传播不能被HBV免疫接种阻断,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新生儿90%成为慢性携带病毒者,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有10~25%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女性患者可通过妊娠将病毒再传递给她们的下一代。HBV宫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胎盘途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途径及经生殖细胞的传播。其中胎盘的渗漏和胎盘细胞的感染是最主要的途径,HBeAg可以经过局部的胎盘渗漏通过胎盘,随着胎盘屏障的破坏,造成母亲的血液进入到胎儿的循环中。或者通过“细胞途径”,可能促进了感染经胎盘的传播[8]。母亲HBeAg血清型阳性及高病毒载量为经胎盘HBV宫内感染明确的正相关因素。但高危因素的孕妇所生婴儿“有的呈慢性感染,有的却产生保护性抗体”,就这一现象的成因而言,病原学特征(HBV基因型、血清型、准种)及环境暴露因素、宿主遗传因素(宿主易感性、基因多态性、易感基因)可能各自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可能是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 妊娠状态也改变了孕妇体内HBV的多样性、进化速率及演变方向。病毒可能在选择压力下形成免疫逃逸株,感染胎盘,突破胎盘屏障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病毒在妊娠这一新环境下,不同种群中病毒株的进化模式有何特点?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有何差异?各蛋白编码区在整体上的进化演变规律如何?是否受到正选择压力的作用?突破胎盘屏障的免疫逃逸主要与哪一个或哪几个位点有关?这些问题目的解答尚不明确。 HBV基因组包含四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表面抗原(S区)、多聚酶(P区)、核心抗原(C区)以及X蛋白(X区)。病毒变异受到其自身复制特性、宿主遗传背景、免疫压力等的交互作用,由于HBV是以全长序列为遗传单位进行复制和传播,因此,母婴宫内传播逃逸株的变异必然是全基因组范围并且相互关联的。基于此,对妊娠过程中HBV各编码区(尤其是免疫原性较强的C区和S区)的监测对于认识HBV宫内传播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讨上述问题,本研究收集2对病毒高载量(HBVDNA≥10~6copy/ml)和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发生母婴传播HBV宫内感染的母亲和新生儿的静脉血样,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PCR-克隆测序-种系进化分析方法,观测母婴的HBV种群之间的进化发生特点,同时以这两位母亲为传播组,同样病毒高载量和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未发生宫内传播的母亲为对照组,用上述方法观察HBV准种全长序列异质性变化,分析HBV准种全长序列变异及进化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HBV准种异质性在宫内感染的作用。 主要结果: 一、发生宫内传播的两对母婴的HBV种群病毒株序列建立2个进化树,表现为两种特点:第一种,大部分母亲株聚集为一枝,但新生儿株与小部分母亲株聚集在另一枝,母亲株为新生儿株的起源;第二种,母亲株与新生儿株未形成总的单源群,也没形成各自的单源群,有一株新生儿的病毒株位于大部分母子序列的上游。 二、对照组和传播组各对象HBV的种系发生具有各自的特征,经“胎盘渗漏”途径宫内传播的HBV种群进化特点与未发生宫内传播的对照组的HBV种群进化特征类似。 三、传播组和对照组间种群平均遗传距离(mean distance)行两样本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种群内部配对比较所得的遗传距离(pariwise distance)数据库之间,各样本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四、克隆测序出的不同的病毒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分析,U1基因多态性最高,U4、M1基因多态性较高,U2、U3基因多态性近似,而M2基因多态性最低。RT区、X区及前C/C区和前S/S区均有基因多态性分布。U1全基因组的多态性均较高,其最高峰位于前S区;M1基因多态性较高,在S区(与RT区重叠,nt378-480之间)、X区和前C/C区有高峰分布,其最高峰位于前C/C区,次高峰位于S区;U2、U3、U4各区高峰分布较均匀,最高峰位于X区或前C/C区,M2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总体多态性不高,最高峰位于S区(与RT区重叠,nt431-619之间)。 五、在种群进化过程中,每个样本内部的各蛋白编码区的非同义替换(dN)和同义替换(dS)距离均不相同。 六、各样本均未发现正选择位点。 主要结论: 一、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两对母婴的HBV病毒所建立的系统进化树的特点显示,M1N1符合“胎盘渗漏”的感染模式,M2N2符合“细胞途径”的感染模式。 二、传播组与对照组之间HBV种群平均遗传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每个样本组内病毒株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数据库行两样本t检验,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HBV具有准种特性。 三、经“细胞模式”途径发生宫内传播的HBV病毒株种群,遗传距离和核苷酸多态性较小,种群内最大的核苷酸多态性区域位于与抗原和免疫逃逸有关的S基因及“a”抗原决定簇内,并有一个与免疫接种逃逸有关的热点氨基酸变异位点sT126A。说明HBV宫内感染可能与S基因及“a”抗原决定簇有关。 四、在种群进化过程中,每个样本内部的各蛋白编码区的非同义替换(dN)和同义替换(dS)距离均不相同,说明各编码区对选择压力的应答均存在差异。 五、经“细胞途径”发生宫内传播的母亲HBV准种异质性小于经“胎盘渗漏”途径发生宫内传播和未发生宫内传播的母亲HBV准种异质性。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传播 准种 系统进化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62
【目录】:
- 英文缩写词表4-6
- 英文摘要6-9
- 中文摘要9-12
- 前言12-15
- 第一部分 HBV 在宫内传播途径的分子进化特点研究15-30
- 前言15
- 材料与方法15-25
- 结果25-28
- 讨论28-30
- 第二部分 宫内传播组与对照组母亲 HBV 基因组全长序列准种特点的研究30-45
- 前言30-31
- 材料与方法31-33
- 结果33-42
- 讨论42-45
- 全文总结45-47
- 致谢47-48
- 附图48-54
- 参考文献54-58
- 文献综述 HBV 的生物学特点及母婴传播的途径和影响因素58-70
- 参考文献65-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成绩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霖;汤影子;王宇明;王小红;周吉军;李俊刚;;构象敏感凝胶电泳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P区核苷类似物耐药准种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1期
2 常文辉,闫永平,门可,杜可军,邵中军,万毅,王雪萍,徐勇勇,徐德忠;HBV宫内传播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4期
3 郭培奋,钟梅,侯金林;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分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尹玉竹;谌小卫;李小毛;侯红瑛;史众杰;;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HBV DNA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5 汤小湄;肖小敏;郦爱贞;范yN;;HBV携带产妇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年04期
6 叶庆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7 赵月香;乙型肝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学;2004年04期
8 陈涛,相龙云,满红柱;HBV感染者乳汁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5年28期
9 邱申熊,巫善明,蒋佩茹;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徐春华;王凤玲;;HBV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30期
本文关键词:HBV准种异质性在HBV母婴宫内传播中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