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定标活检评价铝碳酸镁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发布时间:2020-05-27 00:41
【摘要】:目的:采用客观的疗效评价手段评价铝碳酸镁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 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0年8月因上腹痛、纳差、反酸、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至少其中之一症状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门诊就诊且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AG患者20例。治疗组12例:给予铝碳酸镁片1g,每日三次及叶酸10mg,每日三次,疗程共3个月。对照组8例:收集自愿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而要求定标活检术监测的患者,入组后观察3个月。两组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均先行Hp根除方案,洗脱期至少1周后再纳入研究。治疗前后以自填式问卷的形式由患者分别对上腹痛、纳差、反酸、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记录,并通过计算症状累计积分观察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胃镜检查,应用定标活检技术准确标定获取病灶样本,确保活检组织取之同一部位,作病理学比较,以各定标活检点中病变最严重处观察并记录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程度,按无、轻、中、重度分别记为0、1、2、3分。分别比较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总体病理组织学(腺体萎缩分值与肠上皮化生分值之和)变化,评估标准:用治疗后与治疗前病理组织学分值差值表示,差值0表示病理组织学逆转;差值=0表示病理组织学稳定;差值0表示病理组织学加重。 结果:入组前治疗组Hp阳性2例(2/12),对照组Hp阳性3例(3/8),均作Hp根除治疗,3月后随访并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镜检表明5例Hp全部根除成功。3月后随访,各组前后自身对比症状好转明显,治疗组症状累计积分由3.67±1.72分降至2.33±1.44分(P=0.014),对照组症状累计积分也由4.88±2.53分降至2.62±2.56分(P=0.04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8)。定标术后3个月复查随访,治疗组腺体萎缩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33.3%(4/12)、41.7%(5/12)25.0%(3/12),肠上皮化生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33.3%(4/12)、58.3%(7/12)、8.3%(1/12)。对照组腺体萎缩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25.0%(2/8)、12.5%(1/8)、62.5%(5/8),肠上皮化生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25.0%(2/8)、62.5%(5/8)、12.5%(1/8)。两组之间分别比较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病理学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18、0.658)。将粘膜腺体萎缩与肠上皮化生叠加分析总体病理学变化,治疗组病理学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50.0%(6/12)、41.7%(5/12)、8.3%(1/12),对照组病理学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25.0%(2/8)、25.0%(2/8)、50.0%(4/8)。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 结论:对Hp阴性或者经Hp根除后的CAG患者,3个月病程随访,无论是否给予铝碳酸镁联合叶酸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均能减轻或缓解,大部分患者CAG病灶可能趋于稳定甚至自行逆转。加用铝碳酸镁联合叶酸治疗对于缓解CAG消化不良症状没有额外益处,但可能有助于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进一步稳定甚至逆转。
【图文】:

临床症状,症状,积分,肠上皮化生


图1临床症状改善结果(症状累积积分)2.4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20例CAG患者定标术后3个月病理复查变化见表2。治疗组12例中有4例腺体萎缩逆转,5例腺体萎缩稳定,3例腺体萎缩加重,,体萎缩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33.3%、41.7%、25.0%。有4例肠上皮化逆转,7例肠上皮化生稳定,1例肠上皮化生加重,肠上皮化生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33.3%、58.3%、8.3%。对照组8例中有2例腺体萎缩逆转,1例腺体缩稳定,5例腺体萎缩加重,腺体萎缩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25.0%、62.5%。有2例肠上皮化生逆转,5例肠上皮化生稳定,1例肠上皮化生加重12.5皮化生逆转率、稳定率、加重率分别为25.0%、62.5%、12.5%。两组之间分别肠比胃励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病理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nn一whitne检验,P分别为0.218,0.658)。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珍民;;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7年22期

2 张翠萍;孙学国;赵清喜;张琪;孔心娟;;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10期

3 朱雅碧;黎红光;尚惺杰;陈光兰;汪望月;;定标活检技术评价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09年06期

4 刘玮丽,姒健敏,孙柯科;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20期

5 朱爱勇,许国铭,李兆申,尹宁,邹多武;慢性胃炎患者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09期

6 贾道全,武卫国,罗成福,王志强,杨成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10期

7 陈新宇,姒健敏,朱有法;给药条件下表皮生长因子对萎缩性胃炎逆转作用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5期

8 房静远;萧树东;;应加强早期胃癌诊断[J];中华消化杂志;2005年10期

9 姒健敏;;胃黏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11期

10 朱舜时,施尧,胡运彪,李蓉蓉,汪敏,周怡和,金冠球,谢宇野Shanghai Navy Hospital, Shanghai 200081, China ,邬桂泉,夏德凰Shanghai Putuo People's Hospital,钱珍华,宋海连Shanghai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al Integrated Hospital,屠伯强,张丽冬,萧树东;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omach and oth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682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2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