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乙型肝炎感染者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存在形式的实验观察

发布时间:2020-05-28 03:45
【摘要】:[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染者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和HBVcccDNA及乙肝表面抗原,明确肝门淋巴结内HBV的DNA分子存在形式及乙肝表面抗原表达情况,探讨肝门淋巴结内HBV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建立检测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和HBV cccDNA的检测体系。根据入组病例的种族和地理分布特点,在Gen Bank选取HBV的B型、C型全基因序,对比序列差异,在S区、C区、X区内选择相对保守的区域各设计一对巢式或半巢式引物,当样本在两个或三个区域为阳性时,认为该样本HBV DNA为阳性;根据cccDNA的结构和生物学特点,利用PSAD消化去除rcDNA和整合型HBV DNA的干扰后,利用跨越缺口的选择性引物扩增。以pCP1O质粒为阳性对照,对肝组织样本DNA提取样本进行检测,确定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和检测灵敏度。 第二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者肝门淋巴结的检测。选取病例为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因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于我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例,年龄40-65岁,平均54.4±6.8岁,所有患者均为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检测阴性(小于100IU/mL为的检测下限)。利用第一部分创建的方法,检测肝门淋巴结内的HBV DNA及cccDNA。 第三部分:HBsAg阳性肝移植供者肝门淋巴结的检测。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摘取自HBsAg阳性供者的肝门淋巴结样本共9例。利用第一部分建立的方法检测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和cccDNA。利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门淋巴结内HBsAg的表达。 实验结果采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成功建立了检测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和cccDNA的PCR体系。 第二部分:3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移植受者中,30例HBV DNA刚性,阳性率为83.3%(30/36),HBV DNA的三个独立检测区域,S区、C区和X区阳性率分别为86.1%(31/36)、86.1%(31/36)、66.7%(24/36)。17例HBV cccDNA阳性,阳性率47.2%(17/36)。 对该组病例,根据术前是否应用核苷类药物,分为用药组(22入)和未用药组(14人),其中用药组分为用药时间3个月(14人)和≤3个月(8人)两个亚组。HBV DNA阳性率:用药组(72.7%,16/22)与未用药组(100%,14/14)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62),用药组中用药时间3个月(71.4%,10/14)与≤3个月(75%,6/8)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1.000)。HBV cccDNA阳性率:用药组(22.7%,5/22)较未用药组(85.7%,12/14)显著降低(P=0.000),用药组中用药时间3个月组(7.1%,1/14)较≤3个月组(50%,4/8)显著降低(P=0.039)。 第三部分:9例HBsAg阳性肝移植供者中,7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77.8%,HBV DNA三个独立检测区域,S区、C区和x区阳性率分别为77.8%(7/9)、77.8%(7/9)、66.7%(6/9)。5例HBV cccDNA阳性,阳性率55.6%。HBV DNA (P=0.651)及cccDNA (P=0.722)阳性率与第二部无显著性差异。 免疫组化结果为可观察到少量疑似阳性细胞,分布零散。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3个检测呈阳性,阳性率33.3%(3/9),低于肝门淋巴结中HBV DNA和HBV cccDNA的检出率 [结论] 1.成功建立了检测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和HBV cccDNA的PCR体系,杂带产生较少,方法灵敏度高,可用于相关研究。 2.对HBV感染者,HBV可感染其肝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可能为HBV的肝外储库之一,并可能为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发的原因之 3.对血清中HBV DNA滴度低于临床检测限的慢性乙肝患者,核苷类药物应用3个月以上可显著降低肝门淋巴结内cccDNA的检出率,表明肝移植术前核苷类药物的应用在减少肝外HBV病毒库方面是有意义的。 4.对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肝门淋巴结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表达可能受到抑制,需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萍,王宇明;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检测HBV DNA的对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2 孙庆国,高俊芬,张翠萍,王佳楠,桑颖;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临床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3 黎保真,许超宇;脾静脉应用于肝门部肿瘤切除术中门静脉入肝血流通道重建2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2002年05期

4 刘玉林!430022,孔祥泉!430022,徐海波!430022,郭辉!430022,常时新!430022,彭振军!430022,刘定西!430022,戴文!430022;肝门区胆管梗阻的MR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1年02期

5 陈瑞烈 ,方少鹏 ,李晓君 ,连素文;不同慢性肝病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J];华中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6 彭凤翔,罗进;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肝组织HBV-DNA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1期

7 韩建德,杜绍财,刘峰,吴娟,王豪,孙炎;HBVP区聚合酶基因变异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9期

8 刘同安,苗伟;肝门区外科囊的解剖概念[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年05期

9 沈菁,林成栋,李国平,黄毅,马晓宁;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3年02期

10 邵丽华,马立宪,吕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HBV DNA定量与炎症活动度及细胞凋亡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一荣;鲁永久;周志明;陈凤花;胡丽华;;自制HBV DNA质控血清的临床应用与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宇萍;蒋建东;;Real-time PCR检测HBV DNA的方法学[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3 李敏;吕蓉;王忆吟;吴学忠;李素萍;王伦善;盛琪琪;王超;於娟;刘忠;;荧光定量PCR筛选献血者HBV DNA方法的建立[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包文芳;;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乙肝患者与HBV DNA相关性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冯忠军;张淑兰;尹乃宁;孙志华;;乙肝病毒大蛋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刘青川;葛敏;黄正明;程丽娟;苏成虎;于珊;;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2.2.15细胞内HBV DNA和cccDNA的抑制作用[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3)][C];2010年

7 崔速南;汪明明;刘靓雯;李新立;张秀珍;秦来英;刘莉;;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杨成雄;潘朝旺;王洪林;罗磊;李立威;杨希雄;;九头狮子草水浸膏在2215细胞培养内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史昌河;史英辉;;青岛市100例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新华;周小青;罗尧岳;;慢乙肝患者舌苔与唾液、血清EGF含量变化、舌苔细胞凋亡及血清HBV DNA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郭跃武;创造条件“带癌生存”[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黄永礼;爱在松潘[N];安徽日报;2009年

3 吴玉华;北京朝阳医院 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衣晓峰 陈英云;微创、精准是肝切除术的发展方向[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青川县竹园中学 樊永国;话说肝脏[N];广元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赵羚谷;射频消融切除肝肿瘤[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记者 顾春阳;吉大一院突破肝脏手术“禁区”[N];长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氧化损伤和免疫调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王晓燕;新型核苷类化合物β-L-D4A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小进;大鼠门脉系统不同血供对肝再生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庞然;蛇葡萄根乙醇提取物通过p53信号通路发挥抗乙肝病毒作用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泽;乙型肝炎感染者肝门淋巴结内HBV DNA存在形式的实验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刘辉;建立分支DNA技术用于HBV DNA定量并评价微阵列芯片检测HBV耐药的性能特点[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娜;二十~四十岁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HBV M定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探讨[D];延安大学;2010年

4 曹天高;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与血清ALT、AFP、HBeAg、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马颖;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方案设计与实施阶段小结[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孙月芳;不阻断第一肝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亮;乙醇在HBV DNA转染中对大鼠血睾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青岛大学;2010年

8 俞如胜;肝移植术后FK506浓度、T细胞亚群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 DNA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9 荆良;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谢琴秀;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4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4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