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6:42
【摘要】: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重型肝炎发病率很高。重型肝炎通常表现为肝细胞的大面积变性、坏死,最终使肝脏诸多功能丧失殆尽,引起极严重的临床后果。探索重型肝炎的病理生理、新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内外肝病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已知,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体内存在严重的蛋白合成障碍、代谢紊乱以及有毒物质的积聚有关。肝性脑病的发生与氨、芳香氨基酸、脂肪酸(主要为短链脂肪酸)、硫醇、内源性苯二氮卓类物质、酚类、假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等物质的异常升高密切相关。另外,早在30年前,通过色谱技术发现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一些异常升高的峰,据推测,很可能是分子量在5000-500之间的多肽(即中分子物质)。 除了内科药物治疗之外,以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为目标的人工肝技术的出现,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近年来,国内报道的重型肝炎死亡率为40~50%),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肝脏功能的复杂性,目前的人工肝系统尚不能完全替代严重病变的肝脏,许多方面的性能均有待优化。深入研究重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及各型人工肝的作用特点,是优化人工肝系统性能的基础。 重型肝炎患者经内科药物及人工肝治疗,病情仍恶化的,要考虑进行紧急肝移植。目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确切,病死率可降至20%。然而,由于供肝来源很少,很多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发展为不可逆性脑部损伤或因多器官衰竭而死。因此,如何准确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对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实施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SELDI-TOF-MS(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兴起而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的主体由蛋白质芯片、飞行时间质谱仪和相关软件组成,其中,蛋白质芯片是该技术的核心。由于SEIDI-TOF-MS技术的高通量特点,能够反映被检样品中一定分子量范围的蛋白质全貌,所以应
【图文】:

相对含量,血清


(eytokines)、化学因子(ehemokines)、肤类激素、大蛋白质的溶蛋白片断(proteol卿iefragmentsoflargeproteins)。TirumalaiRs等〔川研究的关于血清中的低分子量蛋白质的相对含量详见图1。

血清,和血,芯片,凝血异常


发现更多的差异峰,,并且这些增多的差异峰中一些峰能反映重型肝炎的凝血异常信息。提示血清比血浆更适合于本研究。图1.2血清和血浆样本在Q10芯片上的质谱图上图为质谱指纹图谱,下图为相应的模拟电泳图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5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莉;;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2 马鹏;余开焕;任俊;宋ng;汪逵;;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炎研究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年16期

3 齐连芬;李川洁;胡元会;;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4 栾力;程玉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宫颈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7期

5 郁夏风;刘锦纷;;蛋白质组学与先天性心脏病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6 李亚东;张赛;;脑脊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创伤研究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李一石;;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指导疾病诊断和临床用药[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3期

8 李小会;;蛋白质组学在肾病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9 王晓丽;吴玉梅;赵群;;子宫颈癌的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10 苏安平;李振军;田伯乐;曹双双;张懿;王振亮;胡韬;Shah Ram Babu;王维国;;胰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雷;王s

本文编号:268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