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肝衰竭患者血清胸腺素β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30 10:29
【摘要】:一、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胸腺素β4水平的检测 目的:检测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中胸腺素B4含量并探讨其是否可作为肝衰竭新的诊断及预测指标。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61例肝衰竭(慢加急肝衰竭30例、慢性肝衰竭31例),30例肝硬化,32例慢性乙型肝炎及30例健康者血清胸腺素B4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在患者入院时计算其Child-Pugh积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积分 结果:血清胸腺素B4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组0.4632(0.2759-0.8768)μg/mL、慢性肝衰竭组0.6981(0.5209-1.2008)μg/mL、肝硬化组1.8053(0.8110-2.3397)μg/mL、慢性乙型肝炎组3.7803(1.8570-6.4722)μg/mL的含量较健康对照组6.5047(4.7879-10.5314)μg/mL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血清胸腺素B4含量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及慢性肝衰竭组中较肝硬化组明显降低(P0.001),同时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较慢性肝衰竭组血清胸腺素β4水平更低(P=0.038)。慢性肝病患者中患者血清胸腺素B4水平与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血小板(PLT)成显著正相关(均为P0.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0.0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hild-Pugh积分及MELD评分(P0.001)成负相关。在61名肝衰竭患者中,死亡组患者血清胸腺素B4水平明显比生存组低(P=0.007),ROC曲线确定血清胸腺素β4的cutoff值为0.5708μg/mL,若检测结果低于这个水平则预示病人预后不良。在13名住院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组初始血清胸腺素B4值低于生存组,且随着病情发展,生存组血清胸腺素B4值明显升高,而死亡组逐渐下降。 结论:血清胸腺素B4可以作为乙肝肝衰竭患者的诊断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二、血清胸腺素B4动态变化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清胸腺素β4的动态变化情况对其预后的判断效果。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随访期间81例肝衰竭患者(42例患者选择接受人工肝支持治疗[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简称ALSS组],其余39例患者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简称内科组])血清胸腺素β4的动态变化。 结果:治疗前血清胸腺素β4含量在ALSS组0.5652(0.3259-0.8650)μg/mL、内科组0.6562(0.5134-0.9792)μg/mL、肝硬化组1.8053(0.8110-2.3397)μg/mL、慢性乙型肝炎组3.7803(1.8570-6.4722)μ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5047(4.7879-10.5314)μg/mL(均为P0.001),其中ALSS组血清胸腺素B4含量比内科组低,但其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1)。治疗前ALSS组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较内科组重,其外周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含量明显高于内科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其他生化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存组和死亡组(P 0.001)、ALSS生存组和ALSS死亡组(P=0.023)、内科生存组和内科死亡组(P=0.002)血清胸腺素β4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LSS生存组与内科生存组、ALSS死亡组与内科死亡组间血清胸腺素β4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在接受人工肝或内科综合治疗后,生存组血清胸腺素B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而死亡组治疗前后血清胸腺素B4水平无明显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治疗后将ALSS生存组和内科生存组血清胸腺素B4含量相比较,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SS死亡组和内科死亡组两组间血清胸腺素B4含量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胸腺素B4的含量与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呈明显相关性,监测其动态水平变化可及时、有效的反映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
【图文】:

胸腺素,血清,统计学


6.5047咬4.7579一10.5314)林g/mL(尸<0.001)。同时AeLF组和CLF组患者血清胸腺素触的含量低于CR组(P<0.001),,ACLF组和CLF组患者血清胸腺素B4的含量的差异亦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尸=0.038)。(图1)

ROC曲线,ROC曲线,胸腺素,肝衰竭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肝衰竭患者血清胸腺素p4水平的检测表3组别乙肝肝衰竭患者不同预后组血清胸腺素p4的含量 [Median(IQR)」(林g/mL)例数尸值n11口11石U气J气」LFACLF生存组 0.8144(0.3979一1.1510) 0.8144(0.4042一1.0998) 0.8329(0.4306一1.4280)死亡组 0.4699(0.2771一0.6658) 0.3656(0.2291一0.4458) 0.6581(0.5603一0.7713) 0.007 0.016CLF 0.3171一0 1.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有英;肌注胸腺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J];护理研究;1991年03期

2 郑淑梅,刘文彬,王云侠,周颖,张宏伟;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素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年02期

3 杜光明;严新明;;胸腺素对35例虚证老人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84年06期

4 陶凯;胸腺素α元:大鼠胸腺中胸腺素α_1主要免疫反应型的分离及其性质[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5年02期

5 姚志建,沈倍奋;胸腺多肽激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85年01期

6 倪金平;常洪霞;;胸腺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医刊;1991年06期

7 闫耀良,孙芹,邱丙平;胸腺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年04期

8 张帆,李世芳,丁仁生,祁岩超;人胎胸腺素的生物活性和生化性质测定[J];山东医药工业;1998年04期

9 崔爱玲;;胸腺素及其临床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1998年11期

10 涂明华;;胸腺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冬梅;;试论肝衰竭的病因病机[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于芳芳;李秋伟;闫妍;曹武奎;;HBeAg在肝衰竭和慢乙肝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锐;甘巧蓉;郑彩霞;李红霞;周文;潘晨;黄建荣;;慢加急性乙型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的生存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邹正升;李保森;袁立;孙颖;张伟;赵军;滕光菊;陈菊梅;;110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保森;邹正升;袁立;孙颖;张伟;赵军;滕光菊;陈菊梅;袁立;;110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欢;韩涛;于美丽;;肝衰竭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过建春;李春青;荀运浩;王宇芳;俞秀丽;石伟珍;施军平;;终末期肝病模型动态评分评估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价值[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臧卫波;甄真;王惠;张沙沙;;恩替卡韦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莲风;;68例人工肝支持治疗肝衰竭的观察和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周健;叶俊茂;王雪丽;陈红;徐敏芬;黄建荣;;ICGR15、MELD和PT对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麦迪信;延缓肝衰竭[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通讯员 严晓慧 记者 孙国根;“集束化救治”可降肝衰竭死亡率[N];健康报;2011年

3 马志高;胸腺素的临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王淑坤;胸腺素含金量亟待提高[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于天牧;市传染病医院成功救治两名慢性肝衰竭病人[N];盘锦日报;2008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yび板

本文编号:2687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7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