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3.0T-MRI增强扫描及多期动态增强MDCT对肝硬化患者合并小肝癌(SHCC)的诊断效能,评估MRI-LAVA序列的优势。方法:观察19名(男14,女5;年龄区间,31-81岁)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0mm的小肝癌病例,共有2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硬化。所有病例均行MRI及多期动态增强CT检查。两名观察者独立随机的对病灶逐一进行观察。比较病灶在CT平扫及增强各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和MRI常规序列及LAVA增强各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肝胆期)信号强度、有无假包膜及“镶嵌征”等特点,并与病理进行对照。CT阅片一次完成,MRI阅片分为两次,首先对MRI平扫及LAVA增强所有序列进行评价,结果定义为MRI1,再将平扫去除,打乱阅片次序,仅对LAVA序列进行评价,定义为MRI2,将CT与MRI1、MRI2分别进行比较,利用X2检验进行诊断效能评估。针对每一病灶,在CT及MRI检查中分别选取病灶显示最清晰层面测量横轴位(a)、冠状位(b)及矢状位(c)最大径线,按照球形体积公式V=(4/3)πr3得出近似公式V=abc/2,在两种检查中分别计算出病灶的体积(CT中未显示病灶径线记为0),利用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19名患者共检出28个SHCC,CT发现22个病灶,检出率为78.6%,MRI发现28个病灶,检出率为100%。CT平扫发现病灶16个,增强扫描平衡期检出病灶最多,为22个;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相等,均为18个;其中有4个病灶仅在平衡期可显示。MRI增强扫描以动脉晚期发现病灶最多,为26个,动脉早期及平衡期发现病灶最少,均为23个。CT增强扫描具有典型强化模式病灶有10个,MRI具有典型“快进快出”强化模式的病灶共15个。MRI中具有“镶嵌征”病灶5个,显示假包膜的病灶有20个;CT扫描中显示“镶嵌征”病灶8个,假包膜10个。经统计学分析,CT和MRI1比较,P值为0.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与MRI2比较,P值为0.0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个SHCC体积测量值明显相关,P0.05。结论:MDCT多期增强扫描相较于平扫能够提高SHCC检出率。而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不同序列间彼此补充,明显提高了SHCC检出率,尤其结合Gd-BOPTA增强扫描可以提高SHCC诊断准确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45.2;R735.7;R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妍;;肝硬化再生节(RN)、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小肝癌结节的磁共振表现并探讨磁共振(MR)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06期
2 陈枫;李宏军;李雪芹;贾翠宇;赵大伟;;多期动态增强CT与MRI对小肝癌诊断的比较分析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年09期
3 徐恩君;陈秋莉;李涛;郝丽;肖春红;徐元宏;周敏;徐胜前;;血清AFP、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4 梁志鹏;姚立正;陈飞;王雪扬;陆鹏;;3.0T磁共振成像与64排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对比[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年01期
5 陈婕;宋彬;;Gd-EOB-DTPA在肝细胞癌分子影像研究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6年01期
6 李松;王琨;;肝脏退变结节与早期小肝癌MRI诊断的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年06期
7 陈柱;肖恩华;;SPIO纳米颗粒在肝癌磁共振早期诊断的基础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5年04期
8 张小彪;马菁;郭玉林;李婷;何花;蔡磊;侯登华;;3.0 T磁共振对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检出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8期
9 邓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4年13期
10 李雪芹;赵大伟;贾翠宇;张瑞池;;慢性肝病患者不典型小肝癌的MD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辉;早期小肝癌与癌前病变微卫星变异特点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31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3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