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7 10:04
【摘要】: 研究背景: 对于多数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而言,肝脏切除手术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巧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肝脏切除术较以往更安全,术后死亡率已小于5%。近年来随着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增多,肝脏脂肪变性已成为最常见的肝脏实质性病变之一,约20%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脂肪变性,而目前关于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围手术期的影响研究报道甚少,国内未见报道。 肝脏脂肪变性是指肝脏脂肪含量,主要由甘油三酯组成,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以上。这部分人常常合并有肥胖症、糖尿病、酒精、药物、毒物的滥用病史等。研究发现脂肪变性可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聚集导致微循环灌注障碍、内环境稳定失调、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再生恢复不全等。文献报道严重肝脏脂肪变性患者肝切除术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供肝的脂肪变性增加了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或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并降低了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手术安全性和患者预后的影响,已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的: 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2002年~2007年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施行首次肝癌切除术27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病人的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i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相关分析,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270例肝切除手术病人有60例患者伴有肝脏脂肪变性,其中轻度脂肪变性(<30%肝细胞受累及)35例、中重度脂肪变性(≥30%肝细胞受累及)25例。中重度脂肪变性组、轻度脂肪变性组、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5.8±11.3、57±10.0、50.8±11.0,肥胖患者比例分别为68%、51.4%、21.4%,体重指数分别为26.4±3.7、24.8±2.9、22.9±2.8,术后前白蛋白降低幅度分别为0.11±0.04g/L、0.13±0.05g/L、0.09±0.04g/L,脂肪变性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中重度脂肪变性组合并DM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36%vs 10%,P<0.05)。 各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中重度脂肪变性组术后需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40%vs 21.0%,P<0.05),但重度并发症率、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采用Logisi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肝脏脂肪变性是影响肝切除术后需要临床治疗干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P=0.045<0.05)。 结论: 肝脏中重度脂肪变性可导致肝切除术后需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增加,但并未引起术后肝功能不全及病死率的增加。肝脏脂肪变性是导致肝切除术后需要临床治疗干预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创新点: 国内首次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35.7;R575
【图文】:

脂肪变性,中度,肝细胞


(l)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分级:根据D’Allessandro标准l7]脂肪浸润累及肝细胞的程度分为:轻度脂肪变性<30%肝细胞受累(如图1所示)、中度脂肪变性30%一60%肝细胞受累(如图2所示)、重度脂肪变性>60%肝细胞受累(如图3所示)。本次研究将中度和重度脂肪变性合为一组即中重度脂肪变性。(2)微囊泡脂肪变性 (mierovesieularsteatosis,MIS)和巨囊泡脂肪变性 (macrovesicularSteatosis,MaS)定义:微囊泡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含有多个较小的脂肪颗粒,围绕在中央的细胞核周围(如图4所示);巨囊泡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含有一个大的脂肪泡,并将细胞核挤至细胞外围周边I’o](如图5所示)。(3)术后临床并发症分级:采用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并发症分级标准1411。O级:无并发症;1级:不需要特别临床治疗干预的并发症,如胸腔少量积液、肝周积液、电解质紊乱、腹胀等;2级:需要给予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如隔下积液感染、肺炎等需要抗感染治疗;3级:需要通过手术,内镜或介入治疗等

脂肪变性


2.各项观察指标的确定(l)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分级:根据D’Allessandro标准l7]脂肪浸润累及肝细胞的程度分为:轻度脂肪变性<30%肝细胞受累(如图1所示)、中度脂肪变性30%一60%肝细胞受累(如图2所示)、重度脂肪变性>60%肝细胞受累(如图3所示)。本次研究将中度和重度脂肪变性合为一组即中重度脂肪变性。(2)微囊泡脂肪变性 (mierovesieularsteatosis,MIS)和巨囊泡脂肪变性 (macrovesicularSteatosis,MaS)定义:微囊泡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含有多个较小的脂肪颗粒,围绕在中央的细胞核周围(如图4所示);巨囊泡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含有一个大的脂肪泡,并将细胞核挤至细胞外围周边I’o](如图5所示)。(3)术后临床并发症分级:采用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并发症分级标准1411。O级:无并发症;1级:不需要特别临床治疗干预的并发症,如胸腔少量积液、肝周积液、电解质紊乱、腹胀等;2级:需要给予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如隔下积液感染、肺炎等需要抗感染治疗;3级:需要通过手术,内镜或介入治疗等

脂肪变性,微囊


(2)微囊泡脂肪变性 (mierovesieularsteatosis,MIS)和巨囊泡脂肪变性 (macrovesicularSteatosis,MaS)定义:微囊泡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含有多个较小的脂肪颗粒,围绕在中央的细胞核周围(如图4所示);巨囊泡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含有一个大的脂肪泡,并将细胞核挤至细胞外围周边I’o](如图5所示)。(3)术后临床并发症分级:采用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并发症分级标准1411。O级:无并发症;1级:不需要特别临床治疗干预的并发症,如胸腔少量积液、肝周积液、电解质紊乱、腹胀等;2级:需要给予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如隔下积液感染、肺炎等需要抗感染治疗;3级:需要通过手术,内镜或介入治疗等,如肝切除术后胆漏或隔下大量积液引流不畅所致的感染予以介入B超下穿刺引流等;4级:发生脏器功能不全,如肝功能衰竭等;5级: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如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4)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一体重(Kg)/身高2(mZ)。(5)肥胖的定义: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标准:患者BM工)25K留澎则定义为肥胖[42]。3.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ll.5统计软件(Sps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年01期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年03期

3 张学文,何尔斯泰,于军;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及病理形态学计量与肝储备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2795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95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