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非诺贝特对胆道梗阻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3 14:46
【摘要】:目的: 胆管结扎致胆道完全梗阻,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OJ)形成,由于胆固醇排泄完全堵塞,高脂血症形成。贝特类药物通常用于血脂障碍的治疗,可显著调节高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因此推测非诺贝特有可能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起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非诺贝特是否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起保护作用,以便用于临床,本研究探讨了胆管结扎后大鼠用不同剂量非诺贝特治疗后,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清肝功、细胞因子、肝细胞凋亡、肝糖原及其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情况。 研究方法: 1.大鼠OJ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大鼠0J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A)、OJ模型组(B)、低剂量非诺贝特处理组(C)、高剂量非诺贝特处理组(D)。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行胆总管结扎术。手术过程:剖腹术后游离总胆管,用5/0线结扎,最后关腹。C组每天经口灌胃非诺贝特30mg/kg,D组每天经口灌胃非诺贝特60mg/kg。 2.各种生化指标的检测 各组大鼠乙醚吸入麻醉后剖腹取腹主动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ALP, GGT、TBA。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 3.肝组织细胞凋亡、胶原纤维、糖原检测 各组大鼠放血处死后取肝组织,制作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PAS染色检测肝糖原含量,Masson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含量。 结果: 1.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大鼠胆管结扎24h内,即可出现大便陶白色,小便黄染,精神萎靡,活动迟钝,饮食减少等症状。C组、D组胆管结扎后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非诺贝特药物,其病情进展延缓。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如下:A组大鼠实验后体重较实验前显著升高(P0.01),B组大鼠实验后体重较实验前显著降低(P0.01),C、D组大鼠实验后体重较实验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2.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2.1 OJ大鼠与正常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胆管结扎7d后,B、C、D组大鼠各血清指标与A组相比:ALT、AST、ALP、GG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1);TBA、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B、C组IL-1β显著高于A组(P0.01),D组较A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2.2药物处理后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药物处理后,D组ALT、AST、ALP、GGT、TBA、IL-1β、TNF-α显著低于B组(P0.01),D组AST、ALP、GGT、TBA、IL-1β显著低于C组(P0.01),D组ALT、TNF-α较C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组IL-1β显著低于B组(P0.01),而ALT、AST、ALP、GGT、TBA、TNF-α较B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3.肝组织细胞凋亡、糖原检测、胶原纤维 3.1各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数目比较 TUNEL染色显示紫蓝色颗粒为凋亡阳性细胞。镜下可见B组肝细胞凋亡多于A、C、D组,肝细胞分布欠佳,大小较一致;C组肝细胞凋亡少于B组,肝细胞分布欠佳,大小较一致;D组肝细胞凋亡少于B、C组,肝细胞分布较均匀,大小较一致,偶见肝细胞增大;A组无或偶见肝细胞凋亡,其数目明显低于B、C、D组,肝细胞分布较均匀,大小较一致,可见数个肝细胞增大。 定量分析显示:胆总管结扎后,B组、C组、D组肝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高于A组(P0.01)。给予不同剂量非诺贝特药物处理后,C组、D组肝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B组(P0.01),D组肝细胞凋亡显著低于C组(P0.01) 3.2各组大鼠肝组织糖原颗粒数目检测 PAS染色显示肝糖原颗粒呈亮红色。镜下可见A组细胞结构致密完整,排列较整齐,无裂隙,细胞间、细胞内PAS染色为弥漫强着色;B组细胞形态尚完整,间质细胞显著增生,裂隙大,排列欠规则,以汇管区为著,细胞间、细胞内PAS染色少且相对均匀性差;C组细胞形态排列尚好,间质显著增生,裂隙小,以汇管区为著,细胞间、细胞内PAS染色相对单薄,呈不均匀样,但好于B组;D组细胞形态致密较完整,间质增生明显减少,裂隙较小,排列较规则,以汇管区为著,细胞间、细胞内PAS染色较多且相对均匀性好。 定量分析显示:胆总管结扎后,B组、C组、D组大鼠肝组织阳性颗粒数目显著低于A组(P0.01)。给予不同剂量非诺贝特药物处理后,C组、D组大鼠肝组织阳性颗粒数目显著高于B组(P0.01),D组大鼠肝组织阳性颗粒数目显著高于C组(P0.01) 3.3各组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比较 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呈蓝色。镜下可见A组仅在中央静脉以及小胆管周围出现少量的胶原纤维,其分布均匀,排列整齐;B组胶原纤维显著增多,大量分布于增生小胆管周围,排列紊乱;C组胶原纤维较B组明显减少,围绕在增生小胆管周围,分布较均匀;D组胶原纤维较B、C组均明显减少,主要分布于增生小胆管周围,相邻小胆管间胶原纤维排列整齐。 定量分析显示:胆总管结扎后,B组、C组、D组胶原纤维面积显著高于A组(P0.01)。给予不同剂量非诺贝特药物处理后,C组、D组肝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B组(P0.01),D组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显著低于C组(P0.01)。 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OJ动物模型建立,从生化和组织学角度初步探讨了非诺贝特在OJ肝损害发病中的作用,提示短期应用非诺贝特可明显减轻胆道梗阻肝损害,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抗肝组织纤维化等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5
【图文】:

酶学,和图


结果见表2、图l和图2。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GGT、TBA含量的结果比较(x土s)mParisonofresultsofALT,AST,ALP,GGTandTBAinserumofrats(龙比)ALT(U/L).0士153AST(U/L)125.9士27.9ALP(U/L)115.6士23.8GGT(U/L)4.6士1.9TBA(pmol/ml)1.8士0.72.7士18.3’)371.8士39.9”588.7士53.9’)71.8士18.5”52.6士14.9士11.7”2)士15.6”艺,:‘,353.1士15.0”2)562.7士28.1”“,65.1士14.6”2,54.8士10.6298.5士20.3”2)‘,)448.7士37.4‘’2,:‘,51.0士7.6’)2):,,34.0士7.9”“,成U勺‘.86100200.3440.000401.4360.00071.6350.00072.6680.000:P<0.01,vsA组;2):P(0.01,vSB组;3):P<0.01,vsC组

含量比较,统计学意义


D组之间大鼠血清中ALT含量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尸>0.01);B组、C组之间大鼠血清中ALT、AST、ALP、GGT、TBA含量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尸)0.01)。结果见表2、图l和图2。表2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GGT、TBA含量的结果比较(x土s) TabZComParisonofresultsofALT,AST,ALP, GGTandTBAinserumofrats(龙比)ALT(U/L)A组(n=12)B组(n=12)C组(n=12)D乡尺(n=12)尸值尸值57.0士 153AST(U/L)125.9士27.9ALP(U/L) 115.6士23.8GGT(U/L) 4.6士 1.9TBA(pmol/ml) 1.8士0.7132.7士18.3’)371.8士39.9”588.7士53.9’) 71.8士18.5”52.6士14.9’)士 11.7”2)士 15.6”艺,:‘,353.1士15.0”2)562.7士28.1”“,65.1士14.6”2,54.8士10.6’)2)298.5士20.3”2)‘

统计学意义,和图


组大鼠血清中TNF一a含量显著高于B组(尸<0.01),D组大鼠血清中TNF一a含量显著低于B组(尸<0.01),B组、C组之间和C组、D组之间大鼠血清中TNF一a含量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尸>0.01),见表3、图3和图4。表3各组大鼠血清IL一lp、TNF一Q含量的比较(x士s) Tab3ComParisonofresultsofIL一lp,TNF一 ainserumofrats(义土,)IL一lp(Pg/ml)TNF一a(ng/ml)A组 5.10士 1.021.78士0.62(n=12)B组18.86士6.32,,3.33士0.84,)(n=12)C组 9.32士3.28,,,,,2.92士0.91‘,月,(n=12)D组 5.97士 1.6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举义,周志华;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胆疾病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0年04期

2 刘祥德,何振平,别平;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NO与ET改变及其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3 张爱民;徐德利;徐峰;徐华;;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引流时机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肝胆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4 季福,孙建华,张f^文,施维锦;阻塞性黄疸时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5 蒋飞照,屠金夫,黄秀芳,陈必成;梗阻性黄疸大鼠可溶性Fas与肝肾功能改变的关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6 巩鹏,王忠裕;梗阻性黄疸与肝细胞凋亡[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2期

7 王世研;高向东;李宝琴;贾彦红;;COX-2在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与PPARα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孙蓉,冯子坛,张淑梅,靳海峰;实验性急性胆管梗阻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2年06期

9 杨光,吴德全,王海波;梗阻性黄疸时TNF-α对大鼠肝、肾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肖敏;令狐恩强;李雪;张爱群;焦华波;王燕生;;微创可复梗阻性黄疸模型的建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801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01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