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瘦素、精神心理因素和内脏敏感性参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05:25
   第一部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内脏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目的:评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 t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病人的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内脏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功能,探索精神心理因素、内脏敏感性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对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门诊的5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IBS病情尺度调查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IBS相关生存质量(IBS-specific Quality of Life,IBS-QOL)量表评估病人实际的生存质量表现;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 Aaxiety Scak,HAMA,14项版本)和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版本)评估其中的精神心理状况;直肠球囊检测内脏敏感性;标准心血管反射法检测自主神经功能。比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患者组精神心理状况、内脏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组中轻度IBS 5例(8.9%),中度IBS40例(71.4%)为,重度IBS 11例(19.6%)。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升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直肠扩张刺激的初始感觉阈值、持续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总分和副交感计分以及两者的异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组相关性分析中,焦虑和抑郁评分与病情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初始感觉阈值、持续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均与病情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自主神经功能与病情程度未发现相关性。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着精神心理异常、内脏高敏感以及副交感异常作为核心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现象,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和内脏敏感性均与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可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瘦素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背景和目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把关注点放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分子机制上。有研究报道,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瘦素水平的改变,瘦素作为脑肠肽之一,除发挥摄食和能量调节等功能外,还参与免疫及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本研究旨在探索瘦素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6年7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门诊的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IBS-SSS量表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IBS-QOL量表评估生存质量;HAMA(14项版本)及HAMD(24项版本)评估精神心理状况。应用直肠球囊检测内脏敏感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全体的受试者在结肠镜检查中,取用直乙结肠交界位置的粘膜组织开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瘦素mRNA水平;甲苯胺蓝染色评估肥大细胞数量及活化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瘦素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瘦素、瘦素受体、肥大细胞标志物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神经纤维标志物蛋白基因产物 9.5(neuronal marker 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在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瘦素水平与临床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内脏敏感性、肥大细胞和神经系统间的相关性。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瘦素染色强度及其mRNA表达量、肥大细胞活化率均显著增高。血清瘦素水平在两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免疫荧光染色可观察到瘦素与类胰蛋白酶、瘦素受体与类胰蛋白酶及蛋白基因产物9.5共定位。针对患者组所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其中的瘦素mRNA参数和疾病的状况、焦虑以及抑郁的量表测定结果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与初始感觉阈值、持续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呈显著负相关。瘦素染色强度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肥大细胞活化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持续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瘦素的mRNA参数和染色强度之间存在着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结论:瘦素或许依靠和肥大细胞及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的产生。其为分析该疾病潜藏的病理生理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为这一治疗的靶点探寻提供了新思路。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74.4
【部分图文】:

瘦素受体,瘦素,免疫组化染色,患者


见图2-2?(a)、(b)、??(c)、(d)。IBS-D?患者瘦素染色强度?IOD?为?4424.71?(4533.63),对照者?IOD?为?933.65??(888.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01),而瘦素受体染色强度IOD为??12454.27±6946.06,对照者?IOD?为?12508.07±8088.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9)。??见图?2-2(e)、(f)。??(ch?\?^?^?Ik?<?4?Leptin?receptor?(d>?f"?Leptin?receg¥??kr??人'1?^?-1^?<'?N??f?:'?*??15000]?(e)???400001?(f)????????Q?30000-???■??0?10000-????????1?:二?I?誦.??!?oo°?^?■?!?〇〇〇〇????峡???方?_■:■■■??0J?f???0J???,???旧S-D?patients?Healthy?controls?IBS-D?patients?Healthy?controls??图2-2瘦素和瘦素受体在ffiS-D患者(a)(c)和健康对照者(b)(d)结肠粘膜中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O400倍);瘦素(e)和瘦素受体(f)在IBS-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肠粘膜组织中的染色强度。??七,免疫荧光检测结果??29??

瘦素,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标志物


瘦素与肥大细胞标志物类胰蛋白酶的共定位表达,提示??肥大细胞可以产生痩素。见图2-3。瘦素受体与类胰蛋白酶及神经纤维标志物蛋白基因??产物9.5的共定位表达提示瘦素可能对肥大细胞及神经系统具有调控作用。见图2-4。??!■■■??■■■??图2-3瘦素与肥大细胞标志物类胰蛋白酶的免疫荧光共定位表达。??注:A:?IBS-D;?B:正常对照??30??

瘦素受体,类胰蛋白酶,免疫荧光,肥大细胞


瘦素与肥大细胞标志物类胰蛋白酶的共定位表达,提示??肥大细胞可以产生痩素。见图2-3。瘦素受体与类胰蛋白酶及神经纤维标志物蛋白基因??产物9.5的共定位表达提示瘦素可能对肥大细胞及神经系统具有调控作用。见图2-4。??!■■■??■■■??图2-3瘦素与肥大细胞标志物类胰蛋白酶的免疫荧光共定位表达。??注:A:?IBS-D;?B:正常对照??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静;王邦茂;;心率变异与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844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44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