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腺病毒介导WT-JNK1对其发病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10-24 18:52
   第一章SD大鼠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SD大鼠胰岛素抵抗(IR)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动物模型。 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各16只。正常饮食组喂养普通饲料(脂肪占摄入能量的19%),高脂饮食组喂养高脂饲料(脂肪占摄入能量的45%),喂养8周。8周末使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抽取门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游离肝脏称肝湿重,计算肝指数(肝湿重(g)/体重(g)×100%);光镜下HE染色和苏丹三染色对肝脏的脂肪变性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高脂饮食组大鼠肝细胞均呈现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性,发展为NAFLD,正常饮食组肝脏无异常;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肝指数、GIR、FIRI、血清ALT、AST、胰岛素、TG、TC均明显增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D大鼠持续8周高脂饮食喂养成功构建了IR NAFLD动物模型。该模型的代谢特征为IR、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及血清转氨酶升高 第二章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SD大鼠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IR)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分子机制:肝脏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蛋白表达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阐明JNK1蛋白在NAFLD形成中对IR的作用的分子机制;氧化应激及脂肪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改变在IR NAFLD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喂养8周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游离脂肪酸(FFAs)及TNF-α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1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JNK1蛋白含量和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 结果:与正常饮食组大鼠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的肝组织匀浆MDA、FFAs、TNF-α明显增高,SOD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JNK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肝组织JNK1抗体阳性细胞胞浆染色棕褐色,正常饮食组大鼠肝组织无明显JNK1抗体阳性细胞,高脂饮食组大鼠肝组织JNK1抗体阳性细胞约10%。高脂饮食组JNK1蛋白表达增高,并与IR呈正相关,IRS-1 Ser~(307)的磷酸化水平较正常饮食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SD大鼠IR NAFLD的部分分子机制可能为:JNK1在肝脏表达增高,并通过上调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干扰了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最终减弱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导致IR;TNF-α及氧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是高脂饮食诱导IRNAFLD的机制之一。 第三章应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WT-JNK1重组腺病毒 目的:制备表达野生型c-Jun氨基末端激酶1(WT-JNK1)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方法:将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WT-JNK1线性化后,与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进行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将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包装细胞HEK293内制备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经PCR及DNA测序鉴定,扩增收集重组腺病毒,测定病毒滴度。 结果:JNK1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内成功包装,搜集的病毒经过PCR扩增得到特定JNK1基因片段并测序鉴定正确,并扩增出2.5×10~(10)pfu/ml的高滴度重组腺病毒。 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JNK1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JNK1的作用及应用JNK1进行相关疾病的基因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应用腺病毒载体过表达WT-JNK1对NAFLD的影响及机理 目的:应用腺病毒载体过表达野生型c-Jun氨基末端激酶1(WT-JNK1)基因,研究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形成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JNK1在胰岛素抵抗(IR)NAFLD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Ad-GFP组、表达WT-JNK1的腺病毒(Ad-WT-JNK1)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实验第一周,高脂对照组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Ad-GFP组尾静脉注入2×10~(10)pfu的Ad-GFP,Ad-WT-JNK1组尾静脉注入2×10~(10)pfu的Ad-WT-JNK1,8周末进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检测IR;抽取门静脉血留取标本,检测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游离脂肪酸(FFA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1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JNK1蛋白含量和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 结果:与高脂对照组和Ad-GFP组相比较,Ad-WT-JNK1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加重,并出现炎症性改变,TG、TC、ALT、AST明显增高,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加重,IR水平更加严重;MDA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SOD水平明显降低;JNK1蛋白表达及IRS-1Ser~(307)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高脂对照组相比,Ad-GFP组大鼠动物的体重、肝指数、生化学指标、GIR、肝组织脂肪变性情况、JNK1蛋白表达及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动物注射腺病毒后,均未出现皮肤过敏等反应异常,动物死亡等现象。 结论:WT-JNK1重组腺病毒基因转染SD大鼠后,能明显上调JNK1蛋白的表达,通过作用于IRS-1 Ser~(307)磷酸化导致IR,加重了NAFLD的发生和发展,腺病毒能够安全应用于SD大鼠IR NAFLD发病机制的研究。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575.5
【部分图文】:

肉眼


病理学变化NG大鼠肝脏呈暗红色,无异常变化;FG大鼠肝脏体包膜紧张,边缘圆钝,肝脏呈奶黄色,切面油腻。光镜片,NG肝索结构正常,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周末时出现以大泡性为主的脂肪变性,HE染色显示胞浆边,偶可见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苏丹三染色见肝细胞小叶内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所占比例为40.2社3.62(%),未出现肝纤维化。见图1一3至图1一8。

肉眼,大鼠,肝细胞


核居边,偶可见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苏丹三染色见肝细胞内有大量橘红色脂滴,肝小叶内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所占比例为40.2社3.62(%),达到了脂肪肝的标准;未出现肝纤维化。见图1一3至图1一8。图1一 3NG大鼠肉眼观图1一 4FG大鼠肉眼观

大鼠


NG、FG大鼠FBS、FINS的变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红;蔡辉;;针刺对高脂大鼠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和2蛋白表达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1年03期

2 施文荣;施红;刘艳;洪佳祝;陈继承;张文杰;范晓丛;;茵陈蒿汤化裁方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肝脂酶活性及mRNA转录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3期

3 黄纯美;许仕杰;丘惠燕;申啸笑;;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5期

4 米夏;;红酒有益于心脏健康的新机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年08期

5 郭圣安;;地中海式饮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12期

6 袁爱红;蔡辉;;针刺上调脂联素信号对高脂饮食大鼠主动脉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4期

7 尹苗苗;牛燕媚;袁海瑞;刘效磊;褚晓蕾;黄雯;傅力;;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有氧运动影响C57BL/6小鼠骨骼肌代谢系列报道之一——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骨骼肌脂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8 徐仁应;万燕萍;方启宇;陆薇;张洪波;蔡威;;高脂饮食对大鼠肠道益生菌和肝脂肪含量的影响[J];营养学报;2011年04期

9 王俊杰;方会龙;李纯伟;陈福春;唐伟军;蒋显勇;吴海燕;陈东林;;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10 杜海燕;刘文芳;杨跃汉;李静;杨克旭;林阳;吴学思;揭秉章;方珊娟;闫秀娟;贾小欣;周子杰;吴伟;所伟;赵桂平;;高脂饮食对阿雷地平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人体药动学、药效学特征及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腺病毒介导WT-JNK1对其发病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8年

2 张雪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肖虎;白藜芦醇改善高脂喂养小鼠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洪晓梅;转型时期中国社团功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倪韶青;儿童环孢素群体药动学研究以及发育对大鼠CYP3A和核受体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庆军;人SIRT1基因cDNA内皮细胞特异转基因鼠系的建立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曾蕾;改良PCOS-IR大鼠模型的建立与加味苍附导痰汤及其拆方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张佳妮;重组腺病毒介导DN-JNK1预防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高博;省域“文化馆”建筑计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保平;高脂致糖尿病大鼠β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及胰岛素治疗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买淑鹏;膳食与大鼠脂肪组织AMPK表达及肥胖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鑫;高脂饮食对兔膝关节软骨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吴弘萍;医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4 王文彪;高脂饮食对大鼠膝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响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高瑞;2001-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雪;高脂饮食对小鼠肺损伤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国勤;抗氧化剂对高脂饮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2年

8 于恒彩;饮食因素(乙醇和高脂饮食)对大鼠内脏脂肪组织和血清中脂源性因子水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9 朱春景;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Mfn2表达与线粒体功能[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邱伟民;高脂饮食对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水平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4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54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