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关的MBL2基因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HBV慢性感染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5:10
目的全球范围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导致慢性和急性肝脏疾病重要的原因,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体感染HBV后,可表现为自身清除病毒或慢性感染,其造成肝脏损害的程度不一,但是发生不同结局的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年龄、性别、自身免疫状态有关。一些研究发现甘露醇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与人体感染HBV结局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标签SNP和热点SNP的选点方法对研究MBL2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进行关联性研究,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1297例,其中作为病例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96例,男性693例,女性303例。选择自限性感染者共301例作为对照组,男性166例,女性135例,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采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对照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约5m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cetic Acid,EDTA)抗凝并分离血浆,盐析法提取DNA,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技术(Multiplex Snapshot Technique,PCR-SSP)分型技术对基因进行分型鉴定。使用SPSS 13.0,Haploview,PLINK3.1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多重检验比较采用Bonferoni法进行P值调整。结果1.其中作为病例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96例,男性693例,女性303例,平均年龄44.31±15.89岁。作为对照组的自限性感染者共301例,男性166例,女性135例,平均年龄44.86±14.57岁。两组年龄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未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的性别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这可能与不同性别患者就诊率不同有关。2.MBL2 基因的 3 个 TagSNPs(rs2120131,rs4935047 和 rs7095891)和IL-10基因的2个SNPs(rs3024490和rs3021094)在不同组别,不同性别中的Hardy-Weinberg 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满足遗传平衡,说明人群稳定。3.在等位基因、遗传模型、单倍体分析中均没有发现MBL2基因的3个TagSNPs(rs2120131,rs4935047和rs7095891)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存在关联,调整P值0.05。4.在等位基因、遗传模型分析中均没有发现IL-10基因的rs3021094突变位点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存在关联,调整P值0.05。5.IL-10基因的rs3024490等位基因分析发现不论是在男性、女性还是在总人群中调整后的P值均为小于0.05,总人群中的OR值为1.444,95%CI为1.185-1.761,男性人群中的OR值为1.472,95%CI为1.131-1.915,女性人群中的OR值为 1.462,95%CI 为 1.076-1.987。6.rs3024490位点在总人群中,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3个遗传模型中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调整P值为0.002,0.002,0.026。在男性人群中,除了在隐性模型中未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之外(调整后的P=0.070),在加性模型和显性模型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调整后的P值分别为0.030,0.022。在女性人群中,除了在加性模型和隐性模型中未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之外(P=0.274,P=0.094),在显性模型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调整后的P值为0.038。7.单倍型分析中只发现IL-10的AG单倍型(rs3021094| rs3024490)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总人群中AG单倍型的调整P值为0.001,OR值为1.390,男性中AG单倍型的P值为0.007,OR值为1.450,女性中AG单倍型的P值为0.045,OR值为1.360)。结论1.我们对MBL2基因的三个TagSNP位点的研究,未见其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存在关联性。2.我们对IL-10基因的2个SNP位点的研究中发现rs3024490突变产生G等位基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的一个危险因素。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R512.62
【部分图文】:
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抗原表达,不利于对细胞内HBV的??清除[6]。同时又是由于IL-10可以抑制Thl细胞产生IFN和TNF,从而达到了对肝??脏细胞的保护作用(图2)。??不同个体在感染HBV后对病毒的清除和预后差异很大,提示我们免疫细胞??因子的基因差异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的原因之一。IL-]0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中枢因子,其表达的差异性可能也会导致HBV感染者的不同??转归。??胞内感染???I?一?IL-2.IFN-V, ̄??1??—■?,-^?^1??^?^?丨?UGM-CSF?????一.??◎?一?參'FN-v:??(|?^\^?丨—————??IL-2?IL-2.IFN-V,?A?^?IL-4.5.6,10?_??IL-4.IL-5?%Ur?|IL-3.GM-CSF|?免疫??IL-3.GM-CSF??寄生H?—^^:NK1.1<T细胞??图2?IL-10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Fig?2?The?role?of?II?-10?in?cellular?immunity?and?humoral?immunity??IL-10基因位于第一染色体上,]q31-q32的位置。IL-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位点基本上都是??集中在IL-10的启动子区域
多重SNaPshot?SNP分型是一种以多重引物延伸为基础、可同时对多个己知??SNP位点进行遗传分型的自动化方法。该技术由美国应用生物公司(ABI)开发,??主要针对中等通量的SNP分型项目。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图4所示:?? ̄SNPlr,?SNP2-???SNP3o?SNP4.&-????—,DNA疾板??名jfcpcRr甩????—-*?—????-?S.K'R??—?-!=# ̄ ̄??——?坤屮‘??ud?TPoaTP?..,.??*入?oftGTPrtstr.TP?I?分?U1??I??ZZ!?"?r?*??I??I??SNPl?SNP2?SNP3?SNP4??nl??n?■?丨?\?f丨??K?■.??i?U???丨?J????K?电泳?1£S????图4多重SNaPshot?SNP分型技术原理图??Fig?4?The?theory?of?Multiplex?Snapshot?Technique??2.5.8?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a)?SNaPshot延伸引物及序列:??21??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总体积为10叫,包括Hi-Di?FormamiScan-120?LIZ?Size?StandardO.WL,稀释?20?倍后的?S件为95°C变性5分钟后迅速在冰上冰冷4分钟,测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ABI3730XL测序仪上收(AppliedBiosystemsCo_,?Ltd_,USA)来分析。为本进行直接测序验证SNaPshot方法的准确性(单个SNP分型峰形图5-19所示:??rm:ra——aa—mn—a—maa——aBHa—BBMwiriJMKa—i.??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2647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R512.62
【部分图文】:
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抗原表达,不利于对细胞内HBV的??清除[6]。同时又是由于IL-10可以抑制Thl细胞产生IFN和TNF,从而达到了对肝??脏细胞的保护作用(图2)。??不同个体在感染HBV后对病毒的清除和预后差异很大,提示我们免疫细胞??因子的基因差异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的原因之一。IL-]0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中枢因子,其表达的差异性可能也会导致HBV感染者的不同??转归。??胞内感染???I?一?IL-2.IFN-V, ̄??1??—■?,-^?^1??^?^?丨?UGM-CSF?????一.??◎?一?參'FN-v:??(|?^\^?丨—————??IL-2?IL-2.IFN-V,?A?^?IL-4.5.6,10?_??IL-4.IL-5?%Ur?|IL-3.GM-CSF|?免疫??IL-3.GM-CSF??寄生H?—^^:NK1.1<T细胞??图2?IL-10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Fig?2?The?role?of?II?-10?in?cellular?immunity?and?humoral?immunity??IL-10基因位于第一染色体上,]q31-q32的位置。IL-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位点基本上都是??集中在IL-10的启动子区域
多重SNaPshot?SNP分型是一种以多重引物延伸为基础、可同时对多个己知??SNP位点进行遗传分型的自动化方法。该技术由美国应用生物公司(ABI)开发,??主要针对中等通量的SNP分型项目。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图4所示:?? ̄SNPlr,?SNP2-???SNP3o?SNP4.&-????—,DNA疾板??名jfcpcRr甩????—-*?—????-?S.K'R??—?-!=# ̄ ̄??——?坤屮‘??ud?TPoaTP?..,.??*入?oftGTPrtstr.TP?I?分?U1??I??ZZ!?"?r?*??I??I??SNPl?SNP2?SNP3?SNP4??nl??n?■?丨?\?f丨??K?■.??i?U???丨?J????K?电泳?1£S????图4多重SNaPshot?SNP分型技术原理图??Fig?4?The?theory?of?Multiplex?Snapshot?Technique??2.5.8?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a)?SNaPshot延伸引物及序列:??21??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总体积为10叫,包括Hi-Di?FormamiScan-120?LIZ?Size?StandardO.WL,稀释?20?倍后的?S件为95°C变性5分钟后迅速在冰上冰冷4分钟,测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ABI3730XL测序仪上收(AppliedBiosystemsCo_,?Ltd_,USA)来分析。为本进行直接测序验证SNaPshot方法的准确性(单个SNP分型峰形图5-19所示:??rm:ra——aa—mn—a—maa——aBHa—BBMwiriJMKa—i.??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枫;鲍勇;吴寰宇;任宏;陈云华;高淑娜;;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5期
2 王红;华春珍;尚世强;;汉族和回族儿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3 陈政良;补体激活第三途径——凝集素途径[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862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626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