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目前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在中国上海、广州、香港等发达地区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作为该疾病谱中的关键阶段,能够通过无创性手段在早期诊断出NASH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的发展,利用代谢组学及其研究平台对NASH的代谢轮廓进行分析成为热点,本研究基于此,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代谢组学在NASH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血液中的差异,寻找可用于早期诊断的潜在代谢标志物。方法:收集NASH及NAFL患者各30例,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对采集的干血滤纸片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正交偏最小二成分析法(OPLS)对获取的代谢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并构建PCA及OPLS-DA模型。利用OPLS-DA模型所得的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的大小,初步筛选代谢物,结合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一步筛选潜在代谢标志物,同时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血代谢组学的变化。将筛选的代谢物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后行ROC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它们对NASH诊断的价值。结果:NASH组和NAFL组血液代谢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共计有30种代谢物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丙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鸟氨酸、羟丁酰基肉碱、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鸟氨酸/瓜氨酸、丙酰基肉碱/乙酰基肉碱、异戊酰基肉碱/乙酰基肉碱、羟异戊酰基肉碱/辛酰基肉碱、羟异戊酰基肉碱/游离肉碱、辛酰基肉碱/葵酰基肉碱水平在NASH患者中升高,而戊二酰基肉碱、肉豆蔻二酰基肉碱、肉豆蔻烯酰基肉碱、精氨酸/鸟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络氨酸、乙酰基肉碱/游离肉碱、戊二酰基肉碱/羟异戊酰基肉碱、戊二酰基肉碱/棕榈酰基肉碱、肉豆蔻烯酰基肉碱/棕榈酰基肉碱、丙二酰基肉碱、己二酰基肉碱、戊二酰基肉碱/辛酰基肉碱在NASH组下降。患者血中总共检测了58种代谢物,进行多维统计分析,构建PCA(R~2X=0.468,Q~2=0.196)及OPLS-DA模型(R~2X=0.653,R~2Y=0.74,Q~2=0.454),根据VIP1.5值选出了6种在NAFL组与NASH组见有显著差异特征代谢物,结合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最终筛选出Leu、Ala、Asp、Glu、Orn这5种差异代谢物,并且其AUC均大于0.6,联合诊断后AUC达0.932,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3.3%。结论:1、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NAFL组及NASH组各30例患者的血标本,进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发现氨基酸、酰基肉碱的代谢状况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2、通过构建OPLS-DA模型,初步选出了6个对比NAFL组差异显著的代谢物质,进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最终选出Leu、Ala、Asp、Glu、Orn5种潜在代谢标志物,其联合诊断的AUC为0.932,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学位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75.5
【部分图文】: 141C图 1 代谢物的 PCA、OPLS-DA 积分矩阵图。图中每一个点代表 1 个样本,a 为 NASH 组,b为 NAFL 组。1A PCA 积分矩阵图,1B OPLS-DA 积分矩阵图,1C 置换检验结果。3.1 PCA 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根据 NASH 组及 NAFL 组患者代谢物检测数据,进行 PCA 后,可以得到拥有4 个主成分的 PCA 模型,即 PCA 得分图(score scatter plot)(图 1A),其中每个点代表一个原始变量,横坐标值代表该变量与第一主成分(即第一大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纵坐标值代表该变量与第二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当某一变量越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宁;颜贤忠;;代谢性疾病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年05期
2 孙婉璐;范建高;;受控衰减参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肝脏;2015年02期
3 王素琴;黄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23期
4 Giovanna Ferraioli;Carmine Tinelli;Raffaella Lissandrin;Mabel Zicchetti;Barbara Dal Bello;Gaetano Filice;Carlo Filice;;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liver steatosis i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21期
5 柯朝甫;张涛;武晓岩;李康;;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2014年02期
6 刘海洪;陈洪清;王春枝;何玺玉;;737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LC-MS/MS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03期
7 牛玲玲;牛俊奇;;代谢组学在肝脏疾病的应用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年08期
8 Leon A ADAMS;Ariel E FELDSTEIN;张海燕;钱本余;马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无创性诊断[J];胃肠病学;2011年03期
9 聂存喜;张文举;;代谢组学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1期
10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
2879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7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