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应用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观察不同体质量指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反流特点

发布时间:2020-11-13 11:43
   目的 应用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24h-pH监测(MII-pH)技术观察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食管酸暴露、酸反流次数、弱酸反流次数、非酸反流次数、液体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近端反流等指标,以明确超重和肥胖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 方法 选择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RE)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参照“胃食管反流病蒙特尔定义和分类”。按照“我国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中关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分类,将研究对象按照计算出的BMI分为:BMI正常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0~27.9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应用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24h-pH监测(MII-pH)技术,观察各研究对象食管pH4时间百分比、总反流次数(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液体反流、混合反流、近端反流次数)及不同体位的反流次数等各项反流相关指标,对pH监测及阻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之间的食管酸暴露和胃食管反流。 结果 1.pH4时间百分比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在总pH4时间百分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肥胖组的总pH4时间百分比与BMI正常组相比也有差异(P0.01);不同体位(仰卧位和直立位)的总pH4时间百分比同样有差异(P0.05)。而超重组和肥胖组之间在pH4时间百分比(总体、直立位和仰卧位)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2.反流情况 2.1酸反流次数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酸反流次数显著增多(P均0.05),而超重组和肥胖组之间的酸反流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次数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之间的弱酸反流次数和非酸反流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2.3混合反流和气体反流次数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三组之间在混合反流次数和气体反流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 2.4液体反流次数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液体总反流次数显著增多(P0.05或0.01),在不同体位(仰卧位和直立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超重组和肥胖组之间在液体总反流次数及不同体位的液体反流次数上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2.5近端反流次数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三组之间在近端总反流次数及不同体位(仰卧位和直立位)近端反流次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超重和肥胖可增加食管酸暴露,引起胃食管酸反流次数和液体反流次数增多,但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和混合反流并无明显增加;肥胖程度对食管酸暴露和胃食管反流次数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57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雷;许建明;胡乃中;;安徽省部分地区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状况多中心问卷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2 詹德法;王巧民;;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3 张俊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治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8年11期

4 杨冰冰;李帮库;;内镜下胃食管阀瓣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安徽医药;2011年09期

5 姚轶;耿昌海;张建军;;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李军祥;张厂;;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治疗[J];北京中医药;2008年04期

7 陶琳;肖旸;李帷;张声生;;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6例[J];北京中医药;2009年10期

8 王丽娜;乔杰;李美芝;;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9 王新颖;潘莉雅;李维勤;李宁;黎介寿;;蛋白强化的肠内营养改善急性胰腺炎肥胖病人的体脂分布[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年01期

10 季雁浩;顾庆华;袁曈;孙蓓;邵荣世;;清通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琳;平逆疏郁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卫彦芳;GerdQ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吴从印;LP-PLA2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孔必立;韩国釜山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郭韦韦;普洱茶减肥功效评价与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余纯梓;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之胃食管病模块的研制与考核[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安全;IL-2、TNF-α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8 唐小波;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及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冯文涛;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10 田思思;急性脑梗塞3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管理的效果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2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82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