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11-15 07:2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d),观察6个月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时,ALT从152.2±91.2U/L下降到33.2±22.1U/L,TBIL从48.9±20.5μmol/L下降到28.1±12.9μmol/L,ALB从28.47±1.22g/L升高到36.66±3.44g/L;HBVDNA阴转率为76.7%,14例Child-PughB级患者上升至A级,而对照组只有4例。结论恩替卡韦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大多数HBV引起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治疗方法
结果
    一、疗效
    二、血清学和病毒学应答情况
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年04期

2 龚亚华;杨微蓉;;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3期

3 刘莉;陈悦;柯昌征;刘国华;李东;马德强;穆敬平;;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国内文献的荟萃分析[J];肝脏;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2 曾凡荣;朱向秀;杨光;朱红艳;丁君;张飞;;慢性乙肝患者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抗HBc-IgM(+)检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3 张照如;朱立雨;陈红;;亮菌甲素对慢性乙肝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学;2008年03期

4 刘伟;毕富勇;;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5 邓初树,罗莉,朱成权,严义忠,刘志兰;苦参碱联合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夏茵,孙溪宾;慢性肝衰竭预后生化指标9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 华易长,宋文琪,李霞,毛魁英;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与乙型肝炎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尚莉莉;任开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李卫;;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0 王淑霞;闫志勇;王力秋;赵海燕;刘成玉;王斌;;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PBMCs中HBV X、P基因的整合[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李桂民;HBV、HCV、HIV-1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黎;HBV宫内感染体外模型的构建及cAMP调控子宫肌细胞COX-2表达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4 兰林;HBV准种特性及其与干扰素治疗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5 秦幼平;针灸防治大鼠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王学军;健康人和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患者纳米细菌感染状况的检测[D];中南大学;2003年

7 王临旭;植物蛋白MAP30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王九平;半乳糖受体介导的MAP30对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吴刚;1.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高效复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曹宝花;膜联蛋白V和Fcγ受体Ⅲ在胎盘的分布及其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进步;血浆DNA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各种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华;HBV核心区启动子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3 谭芳;脂康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松灿;肝康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D_4~+、CD_8~+、IL-12及IFN-γ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5 张春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荣梅生;慢性乙肝患者CD8+细胞CD28的表达与肝组织病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徐玮;补肾清肝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李瑞娟;核苷(酸)类似物抗HBV疗效与患者外周血Treg比率及IFN-γ IL-10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阎晶璐;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理研究现状综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魏涛;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从脾肾论治的生存质量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向飞,韩清锡,林秀英,王剑虹;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对照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2 周元平,陆玮伦,郑荣琴,谢冬英,姚春兰,姚集鲁;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组织病理学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年04期

3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 ,万谟彬;2004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年04期

4 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宇,姚集鲁,曾明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02期

5 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5期

6 姚光弼,Alison T M,黄瑛,籍纳新,杨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生存质量评价[J];肝脏;2003年04期

7 黄顺东,熊昌清,吴国栋,尹明红,王健;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6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俊峰;张国英;张芸;杨柳絮;;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海军;杨新英;李东;孙殿兴;;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指标与预后关系研究[J];人民军医;2008年04期

3 李惠珍;周小平;李玉珍;陈蕊丽;;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2年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5期

4 韩志启;秦波;兰云;张海;;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1期

5 甘楚林;莫让辉;莫穆隆;梁柱石;;体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6 曹继红;徐焕新;;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年02期

7 刘俊;黄瑛;;HBeAg阴性和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2期

8 于乐成;何长伦;汪茂荣;;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4期

9 符忠策;;拉米夫定用于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9期

10 杨兆辉;刘丽萍;于建武;李明荣;;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短期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华;TGFβ1和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林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3 齐素文;HBV肝硬化不同阶段血清代谢物组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邵中军;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邬海博;肝硬化患者颅脑MRI与~1H-MRS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汪俊宏;肝硬化辨证分型与辅助性检查指标及PGA指数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周世水;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干扰素γ在巴氏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8 张廷坚;肝硬化中医证候及临床用药相关文献之计量学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赫兢;治疗性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10 郭明高;表面抗体基因在肝移植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敏;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治疗肝硬化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孟辉强;肝硬化肺动脉高压的MSCT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亓文婷;山东省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丽英;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孙世杰;肝硬化时左右半肝形态及肝硬化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许婷婷;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海炜;白介素-2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唐广明;舌下脉络改变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武静芳;超声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并发胆结石的相关因素[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蓥鑫;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前血清钠水平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期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4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84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c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