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基于肝肠轴功能改变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与治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18:07
  【目的】高脂饮食诱导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动态观察建模过程中肠道菌群改变,比较抑制菌群后对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对已成功建模的NAFLD大鼠给予抗生素或低热量常脂饮食干预,观察大鼠肠道菌群改变及脂肪肝程度的差异。【方法】实验一:选取SPF级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FD组)、抗生素预处理组(KY组)及ND组。对照组予以标准饲料饮食,正常饮水;FD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饮食,正常饮水;KY组则给予高脂饮食,饮用抗生素溶液。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改变,于1w,2w,3w,4w周末随机处死各组中6只,留取回肠末端粪便样本,应用16s rRNA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大鼠肠道主要菌群的变化,并取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对其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评分,酶比法测量血清及肝脏组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及血清AST,ALT值,免疫组化联合RT-PCR测定肝脏FIAF的表达水平。实验二选取96只SPF级SD大鼠,经高脂饮食诱导成功建立NAFLD模型,排除体重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分为模型组(NAFLD)、抗生素后处理组(KH)、限食... 

【文章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主要材料与方法
    实验一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动物饲料及抗生素溶液配方
            1.3 实验动物饲养条件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相关指标观察及样本采集
                2.3.1 行为学评估
                2.3.2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3.3 各指标测定与方法
    实验二 不同干预手段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显著改善NAFLD
        1 试验材料:基本同第一部分
        2 试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实验一
        1 一般特征
        2.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趋势
        3.各组别活动比较
        4 各组生化指标检测
            4.1 各组大鼠于不同时期血脂水平的比较
            4.2 各组大鼠血清肝酶水平比较
            4.3 各组大鼠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4.4 肝脏脂代谢
                4.4.1 肝湿重及肝指数
                4.4.2 肝脏匀浆 TG、TC 测定
        5 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6 肝脏组织 FIAF 基因表达水平
            6.1 FIAF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结果
            6.2 、肝脏 FIAF 基因 RT-PCR 检测
        7 回盲部菌群分析
    实验二
        1 一般特征
        2、干预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趋势
        3、干预期各组别固定时段活动次数比较
        4. 干预期各组生化指标检测
            4.1 各组大鼠于不同时期血脂水平的比较
            4.2 干预期各组大鼠血清 AST 水平比较
            4.3 不同干预手段大鼠糖代谢指标水平变化
            4.4 、肝脏脂代谢水平
                4.4.1 肝湿重及肝指数变化
                4.4.2 肝脏匀浆 TG、TC 测定
        5 肝脏组织病理变化
        6、不同干预方法肝脏组织 FIAF 表达变化
            6.1 FIAF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结果
            6.2 FIAF 的 RT-PCR 检测结果
        7. 回盲部菌群分析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研究为例[J]. 张家超,郭壮,孙志宏,陈卫,张和平.  中国食品学报. 2011(09)
[2]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J]. 胡先平,余保平,胡柳丹.  胃肠病学. 2011(11)
[3]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联性研究现状[J]. 刘洋,李敏,徐佩茹.  临床儿科杂志. 2011(05)
[4]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 overgrowth decreases small intestinalmotility in the NASH rats[J]. Wan-Chun Wu, Wei Zhao, Sheng Li,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Yijishan Hospital, Wuhu 241000, Anhui Province,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8(02)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内毒素受体表达上调[J]. 徐正婕,范建高,王兴鹏,王国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01)
[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意义(附92例报告)[J]. 陈宝昌,霍晓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3(05)
[7]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变化[J]. 范建高,徐正婕,王国良,丁晓东,田丽艳,郑晓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02)
[8]枯否氏细胞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J]. 范建高,钟岚,王国良,巫协宁,李明升,靖大道,张丕利.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01)
[9]内毒素体外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J]. 梁秀彬,乔中东,尹镭,赵嘉惠,韩德五.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9(02)



本文编号:3173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173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