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GERD的临床表现及其所属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内镜下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05:3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表现及其所属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内镜下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调查量表得出的积分大小分为两组,对照组(RDQ<12分)和实验组(RDQ≥12分)。给予两组患者电子胃镜检查(把内镜下符合RE表现的参照洛杉矶RE内镜分级标准分级处理),中医辨证分型。1.利用T检验观察两组在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性;2.运用Speaman等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RE分级的相关性,即临床表现和内镜下所见的食管黏膜的损害程度的相关性。3.利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R×C表分析GERD中医各证型与病程长短、电子胃镜下表现等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表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等级相关分析:RE病例中(r=0.882,P<0.01),表明内镜下RE分级和评分所体现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RE组的临床表现严重于本组的NERD病例;中医证型中:实证的内镜下级别总体来讲较虚证级别轻;从病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病程短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病程长者多表现...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GERD的临床表现及其所属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内镜下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病程长短和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

中医证型,和中,级别差异,统计学意义


(八)中医证型和内镜下分级关系比较中医证型的不同和内镜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2,P<0.01(见表 1表 10 中医证型和内镜下分级的关系镜下表现 胆热犯胃 肝胃郁热 中虚气逆 痰气瘀NERD 7 7 0 0RE A 8 10 0 3RE B 2 5 6 3RE C 0 0 8 2RE D 0 0 3 2具体体现胆热犯胃证、肝胃郁热证得内镜下级别较低,而中虚气逆证表现的别较高。痰气郁阻证在各个内镜下级别差异不明显(见图 2)。

食管,反流,症状,分级标准


图 3 内镜下表现和病程长短的关系五、讨论(一)现代医学关于 GERD 的研究进展1.病名、临床表现、分类和流行病学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指的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管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l]。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和反流(反流物反流部和口腔的感觉)是其典型和常见的症状;可伴有上腹痛、暖气、胸痛、、咽部异、吞咽痛等症状;亦可出现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等食管外表现。GERD 临床上为三种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性食管炎(RE) 和 Barrett 食管(B据内镜下表现,未见 Barrett 食管和食管下段粘膜糜烂破损者诊断为 NERD;Barr管患者指的是食管下端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代者。内镜下所见食管下段粘膜有破损者,诊断为 RE 患者;RE 分级标准参照洛杉矶 RE 内镜分级标准,1994 年洛会议提出了明确的 RE 分级标准, 根据内镜下食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 NER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太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特点[J]. 陈胜良.  胃肠病学. 2009(12)
[2]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下)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J]. 刘汶,王仲霞,韩偎偎,夏志伟.  北京中医药. 2008(04)
[3]高清晰放大内镜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J]. 薛艳,周丽雅,林三仁,黄永辉.  中华内科杂志. 2006(05)
[4]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酸暴露与食管压力监测结果分析[J]. 梁学亚,蓝宇,贾绮宾,李笠,范斌,王启,陈海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01)
[5]十年2088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 胡兆元,周丽雅,林三仁,薛艳.  中华消化杂志. 2005(12)
[6]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 李兆申,徐晓蓉,许国铭,邹多武,孙振兴,王雯,叶萍,陆建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05)
[7]山东地区农民人群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研究[J]. 周丽雅,林三仁,丁士刚,黄雪彪,郭长吉,张莉,孟灵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02)
[8]反流平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 高学清,雷福云.  四川中医. 2005(03)
[9]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酸暴露的特点比较[J]. 王琨,段丽萍,陈洪,夏志伟,林三仁.  中华内科杂志. 2005(01)
[10]温胆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J]. 王香存.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06)



本文编号:3486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486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