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4 05:20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IBD患者65例为病例组,按照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的原则,采用1∶2配对方法,选择无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文化程度、家族史、吸烟史、饮食习惯、感染性肠病等观察指标在IB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中有精神压力大、家族遗传史、有长期摄入牛奶习惯、高度紧张、有肠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长期吸烟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0R=1.893,P=0.003),感染性肠病(OR=6.316,P=0.000),精神紧张(OR=1.046,P=0.001),饮用牛奶(OR=2.196,P=0.008)等因素是IB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OR=6.354,P=0.000)为保护性因素。结论:IBD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族史、牛奶摄入、肠道感染性疾病、精神紧张是IB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是其保护因素。 

【文章来源】: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43(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炎症性肠病与饮食习惯及吸烟的关系[J]. 王碧蓉,周国雄.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3)
[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学状况和双歧杆菌的疗效观察[J]. 谷继伟,张佐妹,黄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01)
[3]肠道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研究[J]. 梁丽丽.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02)
[4]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 樊慧丽,陈玉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12(02)
[5]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赵祥运,陈尼维.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1(06)
[6]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的解析[J]. 江学良,崔慧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1)

硕士论文
[1]炎症性肠病患者乳制品摄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婷婷.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
[2]炎症性肠病的高危因素研究[D]. 王玉娟.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9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549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