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砷致大鼠肝损伤及金属硫蛋白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本文关键词: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砷致大鼠肝损伤及金属硫蛋白保护作用机制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诱导的细胞凋亡在砷中毒大鼠肝损伤发生机制及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治疗砷中毒肝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150~180g,在20~25℃恒温、光照周期12h环境中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砷中毒模型组、MT治疗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用自来水;砷中毒模型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用含200mg/L的Na As O2自来水溶液;MT治疗组大鼠也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用含200mg/L的Na As O2自来水溶液;3组大鼠按照上述处理喂养8周后,对照组继续自由饮用自来水2周,砷中毒模型组及MT治疗组停止饮用Na As O2自来水溶液,改为自由饮用自来水,且MT治疗组开始隔日1次按2ml/100g体重给予浓度为200 mg/L的MT溶液灌胃2周。共计观察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血清测定肝功能生化指标;取部分肝组织匀浆后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取部分肝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以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以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诱导凋亡的关键性信号分子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砷中毒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P0.05),经MT治疗2周后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较砷中毒模型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但仍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砷中毒模型组大鼠肝组织SOD活力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降低(P0.05),MT治疗2周后,治疗组大鼠肝组织SOD活力明显较砷中毒模型组大鼠SOD活力回升(P0.05)。肝脏形态学观察可见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比较,砷中毒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气球样变性,小叶汇管区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MT治疗2周后,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小叶结构完整,结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近似。TUNEL法半定量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砷中毒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明显较对照组增高(P0.05),经MT治疗2周后,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较砷中毒模型组大鼠降低(P0.05)。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CHOP在各组大鼠肝脏表达时发现:对照组大鼠肝组织鲜见GRP78和CHOP阳性表达细胞,砷中毒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散在的胞浆呈棕黄色染色的阳性细胞,而MT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鲜见GRP78和CHOP阳性表达的细胞。以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砷中毒模型组大鼠肝组织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MT治疗2周后,治疗组大鼠肝组织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明显较砷中毒模型组大鼠降低(P0.05)。结论:1、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砷中毒致大鼠肝损伤发生;2、口服MT可通过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减轻肝细胞凋亡而发挥其对砷中毒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3、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GRP78-CHOP信号通路参与了MT的砷中毒大鼠肝损伤保护机制。
【关键词】:砷中毒 肝损伤 金属硫蛋白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贵阳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95;R57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略缩词表9-10
- 引言10-11
- 材料与方法11-22
- 结果22-26
- 讨论26-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综述35-44
- 参考文献41-44
- 作者简历44-45
- 致谢45-46
- 学位论文数据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清华;比枯枯灵碱碘化美沙酮可降低脓毒症大鼠肝损伤及其死亡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11期
2 卢兴浩;裴雪莲;肖智伟;郑丽华;慕晓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3期
3 马宏锐,王淑红,曹敏;沙棘油和齐墩果酸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1996年02期
4 钱妍;魏来;赵春景;;番茄红素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9期
5 廖艳;孙奇;王秀丽;张聪;林殷;;慈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致大鼠肝损伤中细胞色素P_(450)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6 韩刚;原海忠;董月;翟冠钰;范颖;杨建超;;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大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王福财;刘玉琳;傅颖媛;施桥发;;间充质干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肝损伤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0年06期
8 廖艳;孙奇;彭桂英;李根茂;葛东宇;林殷;;慈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9 卢兴浩;裴雪莲;肖智伟;郑丽华;慕晓玲;;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农垦医学;2009年06期
10 ;柴胡根甲醇提取物治疗大鼠肝损伤的效果[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晓颖;王硕;杨依霖;谢克勤;;枯否氏细胞在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所致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2 唐有为;姚希贤;姚洪森;;益肝康抗实验性大鼠肝损伤作用及超微结构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胡岚;张淑文;;内毒素血症大鼠肝损伤及中药912液干预的研究[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袁光金;周晓蓉;龚作炯;孙小梅;;茶多酚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乔靖怡;金若敏;姚广涛;周璐;;CCl_4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血清TBA,α-GST,PNP,OCT的变化[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6 乔靖怡;金若敏;姚广涛;周璐;;CCI_4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血清TBA,α-GST,PNP,OCT的变化[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7 王江娅;刘寿荣;娄国强;武瑞;;中药大黄防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乔靖怡;周璐;金若敏;;对CC14致大鼠肝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血清TBA、α-GST、PNP、OCT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严玉霖;高洪;孙文汇;高利波;赵汝;;苏丹红Ⅰ对大鼠肝损伤及CYP 1A1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惠;逄丹;贺娟;马爱国;;海藻萜类化合物对酒精暴露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继萍;rhKD/APP对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梁斌;非气性腹腔内加压对大鼠肝损伤的止血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启祥;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砷致大鼠肝损伤及金属硫蛋白保护作用机制探讨[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何雪;PDTC对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罗丁;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α-干扰素对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钱前;腺病毒介导的hIL-10抗大鼠肝损伤的体内体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5 梁进伟;乌司他丁在CCl_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6 陆俊;霍山石斛多糖干预亚硒酸钠致大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汪涛;脱氢卡维汀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李卫;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机制及NAC对肝的保护作用[D];南华大学;2011年
9 周利婷;基于转运体初探利福平和/或异烟肼致大鼠肝损伤的机制及甘草酸单铵对其的保肝作用[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张勇;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砷致大鼠肝损伤及金属硫蛋白保护作用机制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8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