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胃食管反流病与贲门松弛及胃液成分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12:07

  本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与贲门松弛及胃液成分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 GERD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球不同地方的患病率不同。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左右。该病在国内人群中十分常见,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工作节奏加快、不规律饮食、精神压力、浓茶咖啡、刺激性饮食、烟酒、餐后立即卧床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都可能成为诱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典型的烧心、反食、反酸或胸骨后痛症状,也有少部分表现为其他少见症状,如咳嗽、咽喉不适、哮喘等食管外症候,极少部分并发BE及食管腺癌。然而,目前国内外对GERD的诊断及治疗标准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临床治疗上多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及改善并发症为主。 贲门在解剖学上与LES相邻,是食管与胃的连接部分,在生理功能上起到抗反流作用,正常健康者于倒转内镜观察时可见贲门口紧绕镜身,贲门口不完全包绕镜身即为贲门松弛,该现象在国内人群中普遍发生,临床发现多数GERD患者合并有贲门松弛,且大多数贲门松弛的患者也表现为典型的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而少部分贲门松弛的患者则无典型的反流症状,有无胃食管反流症状与反流液成分是否相关,我们不得而知。此外,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探索贲门松弛这一现象的临床意义,但不够深入,且对贲门松弛与GERD的关系研究甚少。 本课题研究GERD与贲门松弛的关系,进一步探索胃液成分与GERD是否相关,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贲门松弛的影响因素,以期在治疗上为GERD及贲门松弛人群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章:GERD与贲门松弛及胃液成分的关系 目的研究GERD与贲门松弛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胃液成分与GERD的关系,为GERD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RDQ积分量表≥12分或内镜下可见RE表现(内镜下可见的食管黏膜发红、充血、糜烂破损)作为GERD诊断标准,内镜下收集贲门松弛者197例,分析不同程度的贲门松弛患者中GERD发生率,并检测胃液成分如胆汁酸、胃酸等,分析其与GERD的关系。 结果 1、随着贲门松弛程度的增加,患者的GERD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2、在贲门松弛的患者中,GERD患者较非GERD而言,前者胃液中胃酸及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后者,而胃蛋白酶及淀粉酶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贲门松弛与GERD密切相关,贲门松弛程度越重,GERD发生率越高,贲门松弛的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与反流物中胃酸及胆汁酸成分密切相关。 第二章贲门松弛的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临床问卷调查,研究贲门松弛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接受调查的171例贲门松弛患者及24例正常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性别、年龄、烟酒史、药物史、体质量指数等指标与贲门松弛程度的关系。 结果性别、年龄、饮酒、药物、睡眠及饱食因素与贲门松弛程度相关,体质量指数及吸烟情况与贲门松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饮酒、药物、睡眠及饱食因素在贲门松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或起到一定的作用,临床可尝试从这些因素着手改善贲门松弛程度,进而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关键词】:GERD 贲门松弛 胃液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符号说明9-10
  • 前言10-11
  • 第一部分 GERD与贲门松她及胃液成分的关系11-21
  • 一. 对象和方法11-12
  • 1. 研究对象11
  • 2. 方法11-12
  • 3. 统计学方法12
  • 二. 结果12-13
  • 1. 贲门松弛组和对照组GERD发病率比较12-13
  • 2. 贲门松弛程度和GERD相关性13
  • 3. GERD与非GERD二者胃液成分的比较13
  • 三. 讨论13-17
  • 参考文献17-21
  • 第二部分 贲门松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1-29
  • 一. 对象及方法21-22
  • 1. 研究对象21
  • 2. 方法21-22
  • 3. 统计学方法22
  • 二. 结果22-23
  • 1. 一般资料22
  • 2. 责门松弛患者的临床表现22
  • 3. 贲门松弛的危险因素22-23
  • 三. 讨论23-25
  • 四. 小结25-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29-38
  • 参考文献34-38
  • 致谢38-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澍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J];北京中医药;2008年03期

2 尹延伟;孙倩倩;任斌;;303例急诊科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18期

3 唐莲凤,金群馨,陈振侬,韦宗平;胃液、胃粘膜组织总胆汁酸测定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马进玉;宋秀华;赵欣月;;影响老年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的多种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7年19期

5 李军杰;郑勇;;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的研究[J];农垦医学;2007年03期

6 杨健;刘梅;何键;张兴明;王汉斌;;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14期

7 查慧,谢小平,侯晓华;GERD患者的24hpH监测与食管测压的相关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S1期

8 薛东伟;张丽萍;刘宏图;;肠液反流与慢性胃炎关系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14期

9 刘模荣;鄢仁晴;熊弦;赵逵;;不同胃镜检查方式对患者胆汁反流及胃液胆汁酸浓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年31期

10 吴萍;许树长;陈莹;郑芳芳;王琛;姚莉雯;;体质量指数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与贲门松弛及胃液成分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415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