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微创治疗方案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3 03:11
本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微创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食管症状和食管外并发症。腹腔镜微创手术在GERD的治疗中逐渐显现出优势,其存在多种手术方式,如: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Toupet胃底折叠术和Dor胃底折叠术,各有优缺点,但目前它们应用范围不明确,没有形成规范的治疗体系,尤其是几种形式对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及年龄因素对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报道较少,国内对于该病的系统性治疗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针对GERD规范的治疗指南来指导临床工作。目的:通过对天津市南开医院于2011年4月—2014年3月微创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处理方式的疗效,对于不同程度、不同年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作出评价,为今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性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4月—2014年3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工作指南和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标准及Demeester评分选择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共276例,根据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年龄及治疗方式分组。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92例,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手术92例,腹腔镜Dor手术92例。三种微创手术方式全部进行了手术前、后胃镜、食管动力及24h食管p H监测,并进行随访评分系统评价调查。结果:术后随访3—45个月,平均21±1.8个月,三种术式均提高和改进了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压力和24h食管p H监测参数,术后各组患者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反酸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中年组以Nissen手术改善最显著,烧心评分从术前8.1±1.1降到术后0.9±0.4,满意度评分为9.1±0.7,较其他组有统计学差异。中度中年组、重度老年组以Toupet、Dor手术改善最显著,术后反酸、烧心症状改善明显且吞咽困难程度轻。中度老年组以Dor手术改善最显著,术后随访评分系统评价较高,烧心评分从术前6.2±1.1降到术后2.0±1.3,满意度评分为9.1±1.4,较其他组有统计学差异,但存在一定复发率。结论:三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均能有效减轻胃食管反流,但需要选择适宜术式。术前评估患者食管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食管运动功能,对于年龄65岁,术前食管24h p H值监测证实为重度胃-食管反流(Demeester评分100)且食管测压显示食管运动功能良好者实施Nissen胃底折叠术;对于年龄65岁,术前检查证实为中度胃-食管反流(Demeester评分介于50-100)或年龄≥65岁,术前食管24h p H值监测证实为重度胃-食管反流(Demeester评分100)患者实施Toupet胃底折叠术;对于年龄≥65岁,术前检查证实为中度胃-食管反流(Demeester评分介于50-100),或食管运动功能差者实施Dor胃底折叠术。通过选择不同的术式来保证长期有效的抗反流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胃食管反流病 Nissen Dor Toupe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10-11
- 前言11-13
- 背景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3
- 第一部分 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13-24
- 1.1 资料和方法13-17
- 1.1.1 资料13-15
- 1.1.2 方法15-17
- 1.2 结果17-21
- 1.2.1 研究数据比较18-20
- 1.2.2 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比较20
- 1.2.3 长期随访结果比较20-21
- 1.3 讨论21-23
- 1.4 小结23-24
- 第二部分 腹腔镜下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24-33
- 2.1 资料和方法24-27
- 2.1.1 资料24-25
- 2.1.2 方法25-27
- 2.2 结果27-30
- 2.2.1 研究数据比较27-29
- 2.2.2 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比较29
- 2.2.3 长期随访结果比较29-30
- 2.3 讨论30-32
- 2.4 小结32-33
- 第三部分 腹腔镜下Dor(前 180°)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33-42
- 3.1 资料和方法33-36
- 3.1.1 资料33-34
- 3.1.2 方法34-36
- 3.2 结果36-39
- 3.2.1 研究数据比较36-38
- 3.2.2 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比较38
- 3.2.3 长期随访结果比较38-39
- 3.3 讨论39-41
- 3.4 小结41-42
- 第四部分 三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研究42-48
- 4.1 资料和方法42-44
- 4.1.1 资料42-43
- 4.1.2 方法43-44
- 4.2 结果44-46
- 4.2.1 随访情况44
- 4.2.2 术后恢复情况44-45
- 4.2.3 术后复发情况45
- 4.2.4 术后吞咽困难情况45
- 4.2.5 术后满意度评分45-46
- 4.3 讨论46-47
- 4.4 小结47-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5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5-56
- 附录56-58
- 综述58-69
- 综述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旭;涂远荣;Lotta Orre;;腹腔镜下或胃镜下胃食管反流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辰元;三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微创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4171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