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胆囊结石患者游离胆汁酸分析初探
发布时间:2017-06-03 17:09
本文关键词:不同类型胆囊结石患者游离胆汁酸分析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很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类型胆结石的成石原因并不相同,且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至今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对各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阐明各类结石的成石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我国的胆结石由以胆管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结石为主。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但对于结石的溶石治疗仍是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的方向。然而,对不同类型结石的溶石治疗方法并不相同,比如熊去氧胆酸主要适用于溶解胆固醇结石,而对胆色素结石疗效很差或完全无效。因此,判断结石类型可以为溶石治疗的进行提供依据。既往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多为某一部位结石(胆囊或者胆管)或某一种类型结石的研究,很少有研究将两种类型结石进行比较。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发展,准确的测定血清、胆汁、结石中含量微少的胆汁酸已经成为可能。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胆囊结石患者间血清、胆汁、结石样本中游离胆汁酸相对含量及组成的差异,比较同一类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清、胆汁、结石三种样本之间游离胆汁酸相对含量及组成的差异。初步探讨不同类型胆囊结石的胆汁酸代谢特点,以期为下一步研究胆汁酸代谢在成石中的作用提供线索,为临床上胆囊结石的分类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清、胆汁及结石样本,,10例非胆石病者的血清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石样本中胆固醇含量。结合傅培彬结石剖面分类法,根据胆固醇含量将所有结石分为CS(Cholesterol stone,胆固醇结石)、PS(pigmental stones,胆色素结石)。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以2H4 GCDCA作为内标测定所有样本中的游离胆汁酸含量。同一样本中各个游离胆汁酸的含量/总游离胆汁酸的含量作为其相对含量。 结果: (1)20例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结石10例,胆色素结石9例,混合结石1例。 (2)CS组与PS组血清胆汁酸中DCA的相对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2),两组之间其余游离胆汁酸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差异。CS组血清样本中游离胆汁酸组成为:CDCA>CA,PS组血清样本中游离胆汁酸组成:CDCA>UDCA>CA。两组胆囊结石患者均有部分血清样本可检测出LCA,而对照组所有血清样本均检测不到。 (3)CS组胆汁样本中的CA相对含量高于PS组,但不显著(P=0.09<0.1),CDCA的相对含量较PS组中低,但无统计学意义。CS组胆汁样本中游离胆汁酸组成为:CA>CDCA>UDCA,PS组胆汁样本中游离胆汁酸组成:CDCA>UDCA>CA。 (4)CS组结石样本与PS组结石样本中5种游离胆汁酸的相对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CS组结石样本中总游离胆酸的平均含量显著低于PS组(P=0.003)。CS组及PS组结石样本中游离胆汁酸组成均为:CDCA>LCA>CA>DCA,UDCA相对含量均较少。 (5)CS组:CA、DCA、CDCA、UDCA的相对含量在血清与胆汁样本间存在统计学差异,DCA、UDCA的相对含量在胆汁与结石样本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组:CA、CDCA、UDCA的相对含量在血清与胆汁样本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UDCA的相对含量在胆汁与结石样本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的血清及胆汁样本中LCA相对含量均较少,而在结石样本中明显增多。 结论: (1)胆色素性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DCA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对胆囊结石的分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胆固醇性胆囊结石中总游离胆汁酸含量显著低于胆色素性胆囊结石,可能成为判断结石类型的指标之一; (3)胆固醇性胆囊结石与胆色素性胆囊结石可能存在不同的胆汁酸代谢紊乱。
【关键词】:胆囊结石 游离胆汁酸 高效液相色谱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6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材料和方法13-16
- 1. 研究对象13
- 1.1 疾病组的选择13
- 1.2 对照组的选择13
- 2. 样本的收集与储存13-14
- 2.1 血清样本的收集及储存13
- 2.2 胆汁及结石样本的收集及储存13-14
- 3. 仪器与试剂14
- 3.1 实验仪器14
- 3.2 实验试剂14
- 4. 实验方法14-16
- 4.1 结石样本中胆固醇的测定14-15
- 4.2 所有样本中 5 种游离胆汁酸的测定15-16
- 5. 统计学处理16
- 结果16-21
- 讨论21-24
- 结论24-25
- 展望25-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29-39
- 参考文献35-39
- 致谢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材富;孙成铭;;螺杆菌属细菌与肝胆疾病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7年04期
2 张华杰;李刚;丁云淑;;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原因的多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马升高;朱启槐;胡滨;;十二指肠憩室与胆石病[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9期
4 徐雷鸣;王秀玲;;胆汁酸代谢与胆结石的关系[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年05期
5 石景森,任斌,马庆久,程力,罗健,孟清翠,田和平,韩梅荣;利胆溶石胶囊防止胆石形成的实验研究[J];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7期
6 刘建龙;老年人胆石症的外科治疗[J];西藏科技;2003年11期
7 王福成;朱杰;李黎明;;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J];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15期
8 范原,罗尧生,薛元明;Ⅱ型糖尿病与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关系[J];云南医药;1994年06期
9 王姗,刘纯红,尉金科;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胆囊结石发病特点及原因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0年05期
10 蒋兆彦;韩天权;张圣道;;对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癌发病的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不同类型胆囊结石患者游离胆汁酸分析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418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