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及无创诊断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创及无创诊断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有创检查 无创检查 肝脏穿刺活检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 APRI FIB-4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相关报道显示,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估计有3.5亿人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6个月以上患者称为慢性感染)。肝纤维化是肝脏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积累的结果,亦是肝硬化发展的中间阶段,然而一旦发生肝硬化则病情较重、不可逆转、预后较差,肝纤维化从早期到肝硬化改变是一个慢性的、潜伏的、渐进的过程,同时亦是可以发生逆转的一个过程,如果发现早、治疗早,不但能够减少肝硬化的发生,还能够很大程度上能够阻断或减慢纤维化的进程。肝纤维化的准确诊断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疾病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肝活检被认为是诊断纤维化炎症活动分级和分期的金标准。然而,肝活检是有创的,不适合重复评估,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包括死亡。为了克服肝活检的局限性,大量的无创检查评估技术应运而生,血清标志物参数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大受关注。起先这些无创诊断检查手段开发是运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估的,其适应性、灵敏度及准确度都已得到验证。而证明这些无创评估方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是急切需要的。目的: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liver biopsy,LB)与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和血清标志物参数APRI及FIB-4这四种无创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对肝纤维化进行相对客观和定量评估,分析此三种无创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3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GE E9彩色超声仪引导进行肝脏穿刺,穿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对其病理结果进行记录。同期记录患者fibroscan所检测到的肝硬度值,同时记录检测肝穿时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小板等指标,根据所属公式计算得出apri、fib-4值,并对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结果进行记载。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fs、apri指数、fib-4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这些无创检查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临床诊断实用性价值进行评价。分析fibroscan值、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评价fibroscan与两个模型单独联合以及这三种方法一起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结果:32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且均未出现并发症。其中s0-s1为230例,s2、s3、s4分别为52、24、20例。随着肝纤维化水平的上升,所测得fibroscan、apri、fib-4大致呈上升趋向,b超检查、fibroscan、apbi、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分期与肝脏病理纤维化分期具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值分别为0.489、0.514、0.303、0.372,p均0.001。四种无创诊断方法与肝穿刺活检之间均显示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7、0.642、0.290、0.372,p均0.001)。fibroscan及fib-4、apri诊断肝纤维化在明显纤维化组(s≥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8、0.857、0.840,早期肝硬化组(s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6、0.922、0.876。fibroscan诊断准确性高于apri、fib-4。apri、fib4与fibroscan联合使用之后,fibroscan+apri、fibroscan+fib4、fibroscan+apri+fib4在无明显纤维化组(s2)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26、0.832,明显纤维化组(s≥2)情况下auc值分别0.901、0.909、0.917,早期肝硬化组(s4)时的auc值分别提高到0.928、0.946、0.967,诊断准确度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对一部分患者是否需要活检进行初筛,可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及伤痛。fibroscan及fib-4、apri指数对于慢性hbv感染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期(s4)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无创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有创检查 无创检查 肝脏穿刺活检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 APRI FIB-4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62;R575.2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5
- 材料与方法15-17
- 结果17-18
- 附图18-23
- 附表23-27
- 讨论27-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8
- 综述38-49
- 参考文献44-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峰;范建高;;2012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与无创诊断临床研究进展[J];肝脏;2013年05期
2 程捷瑶;马红;;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2期
3 范建高;蔡晓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无创诊断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11期
4 陈永鹏;;合理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效能[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年05期
5 杨硕;吕栋;徐有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12期
6 吴为群,容中生,,余斌杰;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6年04期
7 范建高;施军平;;2011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与无创诊断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2期
8 侯金林;梁携儿;;影像学方法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年04期
9 李守平,边霞君,袁定华,刘汉英,杨浣宜;心脏超声无创诊断左室双出口1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07期
10 周墨宽;;周围血管病无创诊断技术的进展[J];普外临床;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美;郭晓东;章方莉;李文淑;周光德;刘树红;郭超楠;赵雨来;赵景民;;血清IL-1R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无创诊断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王新民;崔艳凤;徐平;韩兵;赵雷;;下肢动脉内膜中层测定对糖尿病足患者早期无创诊断价值的探讨[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记者 高文婧;福瑞股份:无创诊断将成未来增长看点[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雯;FibroTouch瞬时弹性成像无创诊断慢性HBV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梁雁玲;有创及无创诊断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6年
3 郑宜翔;对乙肝肝硬化无创诊断方法基于潜变量模型的评价[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1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54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