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发布时间:2017-08-04 07:23

  本文关键词: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更多相关文章: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溶栓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a SMA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CTA证实的a SMAT患者,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58~78岁,平均(68.7±7.9)岁,发病时间10~20 h,平均(13.5±3.7)h。在肠系膜上动脉内留置导管行接触溶栓治疗。术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导管接触溶栓。尿激酶用量170~290万单位,平均(238.5±41.4)万单位,溶栓时间2~4 d,平均(3.1±0.6)d。7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复通,无充盈缺损,腹痛症状消失。1例在溶栓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1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排黑便,余患者未见出血性并发症。结论:经导管接触溶栓能够快速溶解血栓,并发症少,是治疗a SMAT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溶栓 介入治疗
【分类号】:R572.3
【正文快照】: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acute superiormesenteric arterial thrombosis,a SMAT)是引起肠系膜缺血的重要原因。早期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后期导致肠缺血坏死,病死率高达60%。尽早恢复血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是a SMAT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业强;李爱群;李秀山;;糖尿病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狭窄11例分析[J];天津医药;2008年09期

2 高瑞农,葛成伟,陈建峰,李艳波,张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溶栓一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年01期

3 张忠林;梁长虹;刘于宝;谢淑飞;余元新;刘再毅;李景雷;王秋实;;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64层螺旋CT评价[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9年04期

4 王军,马克忠,刘峰;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5 杨欣,孙蕾,刘晓峰,王剑平,赵莉;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5例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年02期

6 李惠军;王新文;李建初;;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的临床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7 于长辉;黄纯炽;毛华;余建林;;经肠系膜上动脉交通支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20期

8 李智勇;王克礼;;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04期

9 王茂强,王志军,刘凤永,王仲朴;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5年17期

10 韩海林,孙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也;李忠耀;夏洪波;马利;于福田;;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中西医治疗[A];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季峰;;消化道罕见急症的诊断及处理[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志明;关键;严超贵;李子平;;MSCT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与评估[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青年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选;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罂粟碱为基础的介入方案治疗急性肠缺血[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8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18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