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方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疏肝健脾方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方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以疏肝健脾方为主方随证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评估本方法在临床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优势与不足。方法:根据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将符合观察要求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纳入观察后,按照随机数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疏肝健脾方,临床上随证加减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证候积分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积分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6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实验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为-7.200±2.188,t=18.026,P=0.000,量表积分均差为20.687±8.856,t=-12.795,P=0.000,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有效(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为-6.333±2.523,t=13.747,P=0.000,量表积分均差为15.063±9.579,t=-8.612,P=0.000,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有效(P0.01);治疗后实验组症候积分为2.167±1.341,对照组为3.200±1.690,t=-2.624,P=0.011,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量表计分为85.833±6.656,对照组为82.083±7.475,t=2.052,P=0.04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愈4人,显效18人,有效8人,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2人,显效11人,有效16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6.67%。Z=-2.331,P=0.020,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临床证候疗效的临床治愈率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方 临床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0-17
- 1.1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10-13
- 1.1.1 病因病机10
- 1.1.2 辨证论治10-12
- 1.1.3 专病专方12
- 1.1.4 经验用方12
- 1.1.5 中成药治疗12-13
- 1.1.6 中医针灸治疗13
- 1.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13-16
- 1.2.1 病因和发病机制13-14
- 1.2.2 一般治疗14
- 1.2.3 药物治疗14-16
- 1.3 存在问题与展望16-17
- 第二章 临床疗效观察17-23
- 2.1 研究方法17-20
- 2.1.1 病例来源17
- 2.1.2 诊断标准17
- 2.1.3 病例选择标准17-18
- 2.1.4 分组方法18
- 2.1.5 治疗方案18-19
- 2.1.6 评定标准19-20
- 2.1.7 统计学方法20
- 2.1.8 安全性评估20
- 2.2 研究结果20-23
- 2.2.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20-21
- 2.2.2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21-22
- 2.2.3 药物安全性分析22-23
- 第三章 讨论23-28
- 3.1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23
- 3.2 理论依据23
- 3.3 立方依据23-25
- 3.4 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证候的影响25-26
- 3.5 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26
- 3.6 结论26
- 3.7 问题与展望26-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3
- 附录33-37
- 致谢37-38
- 统计学审核证明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声生;汪正芳;郭前坤;陈剑明;李琳;李萍;;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相关的结肠黏膜离子通道转运机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11期
2 汪正芳;郭前坤;张声生;赵鲁卿;杨成;李晓玲;吴震宇;;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3年06期
3 彭桂英,顾立刚,王庆国,王济;疏肝健脾方药对肝郁脾虚证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2期
4 张声生;郭前坤;汪正芳;陈剑明;吴震宇;李萍;;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信号通路离子转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年09期
5 张声生;郭前坤;汪正芳;陈剑明;吴震宇;李萍;;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黏膜吸收功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3年09期
6 张洪,魏之玉,王景存;补肾疏肝健脾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8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7 李湘奇;;疏肝健脾方干预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组织形态及血管生成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7期
8 郭前坤;汪正芳;张声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2年10期
9 雷永华;李红;徐蓉娟;;疏肝健脾方对糖尿病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24期
10 韩莉;杨钦河;张玉佩;徐拥建;刘益臻;杨雪松;金玲;;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成药;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前坤;汪正芳;张声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汪正芳;郭前坤;张声生;赵鲁卿;杨成;李晓玲;吴震宇;;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影响[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姚勇伟;刘云霞;王翌庆;陈婧;;疏肝健脾方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肝损伤的预防和修复作用的临床观察[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秀惠;;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朱峗;;疏肝健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A];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第十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声生;郭前坤;汪正芳;陈剑明;吴震宇;李萍;;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粘膜吸收功能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军祥;刘敏;刘绍能;徐春军;赵晶;史瑞;苏冬梅;诸葛丽;余轶群;李立;谢春娥;张厂;;疏肝健脾方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8 甘辉虎;甘淳;;疏肝健脾方配合心理、行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金连宁;;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调节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湘奇;党相国;王琳;;疏肝健脾方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及ER、PR表达的影响[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涛;疏肝健脾方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芳;疏肝健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刘海涛;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SREBP-1c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4 林志成;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陈同炎;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FAS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李媛;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陈进成;疏肝健脾方芍药苷含量测定与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佘妙华;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李娜;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UCP_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黄进;疏肝健脾方药对NAFLD大鼠肝细胞、Kupffer细胞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4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5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