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N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kupffer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黄连素对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1 12:18

  本文关键词:N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kupffer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黄连素对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库普弗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Toll样受体4 黄连素


【摘要】: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 KC)活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ty liver disease, NAFLD)整个疾病进程中(NAFL-NASH-肝纤维化)均可见肝小叶内中性粒细胞(neutroph il,也称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浸润。本研究首先明确了PMNs在NASH早期炎症启动中的作用及其对kupffer细胞的活化作用;其次通过临床研究发现PMNs通过其分泌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在NASH炎症中的重要作用,且升高的NE及其内源性抑制剂a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 A1AT的降低可以作为NASH的预测因子;然后以NE抑制剂Sivelestat对NASH炎症和kupffer细胞活化进行了干预研究,并在体外直接证明了NE活化kupffer细胞的TLR4依赖机制;最后以黄连素(berberine, BBR)在NASH小鼠模型进行干预,发现通过降低NE活性并减少kupffer细胞活化可能是BBR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第一部分NE在NASH kupffer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实验一PMNs介导早期kupffer细胞活化的研究目的明确中性粒细胞在NASH早期炎症启动中的作用及其在kupffer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分别以正常饮食(standard chow,SC)和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defecient, MCD)饮食喂养1,2,4,8周。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Anti-Ly6G)用来耗竭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8, F4/80免疫组化染色以及荧光定量RT-PCR用来检测kupffer细胞活化。结果在炎症早期(1-2周),注射Ab-Ly6G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注射IgG的对照组,肝脏脂肪变与炎症也明显减轻,但在炎症后期(第4、8周)耗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不能明显减轻NASH小鼠的炎症。CD68, F4/80免疫组化染色以及荧光定量RT-PCR提示注射Ab-Ly6G能够延缓kupffer细胞的活化。结论中性粒细胞在NASH早期炎症启动和kupffer细胞活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二NE在NASH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临床研究)目的观察NE及其内源性抑制剂AIAT在NASH组织学炎症进展中作用以及NE,A1AT对NASH的预测作用。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252例(NALFD组,n=202;健康对照组,n=50)。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临床生化指标,NE和A1AT的浓度检测。NAFLD组中有86例患者进行了肝穿,并进行了组织学炎症评分和纤维化程度分级。ROC曲线下面积用于评价NE-A1AT对NASH的预测作用。结果NAFLD患者血清NE浓度升高,A1AT浓度降低,导致NE/A1AT比值失调。NE浓度升高在单纯性脂肪肝阶段即开始出现,A1AT降低则从可疑NASH阶段开始,NASH患者则N E/AiAT比值升高。当NAFLD进展到进展期纤维化阶段,升高的NE/A1AT比值开始回复正常。A1AT预测N ASH的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83.3%,cut-off值为-1459.43;NE/A1AT预测NASH的敏感性为88.8%,特异性为83.3%,cut-off值为0.363。结论血清NE/A1AT比值升高与NASH炎症程度密切相关,并能作为预测NASH的重要血清学标志。实验三NE抑制剂Sivelestat对NASH的防治作用和kupffer细胞活化的干预作用目的明确NE抑制剂Sivelestat对NASH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周龄C57BL/6J ApoE-/雄性小鼠40只分为:(1)正常饮食SC+生理盐水组,(2)SC+Sivelestat组,(3)高脂高胆固醇饮食(High-fat high-cholesterol, HFHC)+生理盐水组,(4)HFHC+ Sivelestat组。连续喂养12周后取血和肝脏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油红0染色评价脂肪变程度,HE染色进行NAFLD活动度评分(NAFLD activity score, NAS)评价炎症反应。荧定量RT-PCR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炎症因子以及CD68水平。结果HFHC饮食12周能诱导ApoE-/-小鼠出现典型NASH表现。Sivelestat干预组空腹血糖(FPG)、血胆固醇(TC)和肝功能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NAS积分降低(5.71±1.11 vs3.16±1.16,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也降低。Sivelestat干预后CD68和F4/80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显示CD68在肝脏内表达减少。结论NE抑制剂Sivelestat对NASH的防治作用明确,减少kupffer细胞活化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实验四重组NE (recombinant NE, rNE)活化kupffer细胞的体外研究目的体外进一步明确NE对kupffer细胞的活化作用及其TLR4依赖机制方法分离TLR4野生型(TLR4 wild-type, TLR4-WT)和TLR4突变(TLR4-mutant, TLR4mut)小鼠kupffer细胞进行培养3天。收细胞前6小时予100nM rNE蛋白进行刺激,以加热失活的NE作为对照。提取RNA后,荧光定量RT-PC R测定炎症细胞因子MCP-1,TNF-α, IL-1β等。结果TLR4-WT的kupffer以rNE刺激后炎症因子MCP-1, TNF-α以及IL-1β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TLR4mut小鼠的kupffer细胞经同样剂量的rNE刺激后则没有出现相应炎症因子的变化。结论rNE依赖于TLR4体外活化kupffer细胞。第二部分黄连素对N ASH小鼠模型NE介导Kupffer活化的影响研究目的明确BBR对NASH的干预作用及其对NE介导kupffer细胞活化机制的调控。方法8周龄C57BL/6J ApoE-/-雄性小鼠分为SC组、HFHC组以及BBR干预组。干预组6周起予以200mg/kg的BBR灌胃,12周处死所有小鼠。称体重、肝湿重、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油红O染色评价脂肪变,HE染色进行炎症评分。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肝组织中NE浓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方法检测NE水平,荧光发光法检测肝组织中NE活性。荧定量RT-PCR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炎症因子以及CD68和F4/80的水平。结果与SC组相比,模型组小鼠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体重、肝湿重增加,油红O染色面积、密度增加,HE染色可见明显脂肪变及炎症灶,伴明显气球样变,NAS积分达到NASH诊断标准(NAS5)。BBR干预组较HFHC组血清ALT、AST、T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油红O染色面积、密度较模型组减少,炎症气球样变较模型组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也减少。BBR干预组小鼠肝脏内NE活性,蛋白水平以及浓度均较模型组降低,kupffer活化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BBR有效将低NASH小鼠的体重、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改善肝脏组织学炎症。降低肝脏内NE水平后减少kupffer细胞活化可能是其干预NASH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库普弗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Toll样受体4 黄连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1
【目录】:
  • 中文摘要7-11
  • ABSTRACT11-15
  • 前言15-18
  • 第一部分 NE在NASH kupffer细胞活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18-47
  • 一、实验一 中性粒细胞介导NASH早期kupffer细胞活化的研究(动物实验)18-26
  •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18-22
  • 1. 实验动物18
  • 2. 实验药物18-19
  • 3. 实验议器19
  • 4. 实验方法19-22
  • (二) 实验结果22-23
  • (三) 分析与讨论23-25
  • (四) 小结25-26
  • 二、实验二 NE在NAS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研究)26-37
  •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26-27
  • 1. 研究对象26
  • 2. 研究方法26-27
  • (二) 实验结果27-34
  • (三) 分析与讨论34-36
  • (四) 小结36-37
  • 三、实验三 NE抑制剂Sivelestat防治NASH及抑制kupfeer细胞活化37-43
  •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37-39
  • 1. 实验动物37
  • 2. 实验药物和试剂37
  • 3. 实验议器37
  • 4. 实验方法37-39
  • (二) 实验结果39-40
  • (三) 分析与讨论40-42
  • (四) 小结42-43
  • 四、实验四 rNE通过TLR4介导loipffer细胞活化的研究(体外研究,,此部分实验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43-47
  •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43-45
  • 1. 实验动物43
  • 2. 实验试剂及其配方43
  • 3. 实验议器43-44
  • 4. 实验方法44-45
  • (二) 实验结果45-46
  • (三) 分析与讨论46
  • (四) 小结46-47
  • 第二部分 BBR对非酒精性脂化性肝炎NE介导Kuffer活化的影响研究47-54
  •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47-50
  • 1. 实验动物47
  • 2. 实验药物及试剂47
  • 3. 实验议器47-48
  • 4. 实验方法48-50
  • (二) 实验结果50-52
  • (三) 分析与讨论52-53
  • (四) 小结53-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图60-76
  • 致谢76-77
  • 文献综述77-85
  • 参考文献82-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检测细胞活化的新方法[J];食品科学;2004年07期

2 杨琳;郭明秋;;成熟和衰老T细胞活化后钙信号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年02期

3 李宪昌;L3T4分子对L3T4~+细胞在体内功能的重要性[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年04期

4 刘];CD_3/TCR介导JurkatT细胞产生IL-2的差异[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1年02期

5 夏海滨,金伯泉;T细胞活化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2年05期

6 张雷,孙尔维,葛琪,曾耀英,高伟;凋亡细胞体外抑制T细胞活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08期

7 杨吉明;白细胞间介素[J];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1984年02期

8 薛彬,Edeman A,Thorbecke GJ;介绍一种用颜色显示法测细胞的生长及增殖[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9 Gerry G.B.klaus;耿排力;;B细胞控制的阐明[J];青海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汪群英;徐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J];山东医药;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yN欣;李晓曦;马玲;侯亚义;;17-β雌二醇增强TLR9信号引起的B细胞活化[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何贤辉;曾耀英;徐丽慧;邱海霞;蔡小嫦;;黄连素对T细胞体外活化的抑制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一;闫立安;于春雷;;NF-κB诱导激酶(NIK)在TCR/CD3受体交联的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陈薪伊;李锴;傅开元;;辛伐他汀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疼痛行为[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蒋廷旺;邓安梅;韩志君;唐裕杰;仲人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模型中细胞增殖及活化诱导凋亡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靳昌忠;冯磊;李杰;姚航平;冯婷婷;吴南屏;;长期HAART对AIDS患者CD8+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靳昌忠;冯磊;李杰;姚航平;冯婷婷;吴南屏;;长期HAART对AIDS患者CD8+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靳昌忠;冯磊;李杰;姚航平;冯婷婷;吴南屏;;长期HAART对AIDS患者CD8+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响[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孙大康;李柏青;;PKCθ在γδ~+T细胞经TCR途径活化中的作用[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孙凯;金伯泉;冯琦;朱勇;杨琨;刘雪松;张建平;;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PTA1配体的初步鉴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德荣;炎症过度反应与白细胞活化有关[N];健康报;2007年

2 ;外调内养 立体健康[N];上海科技报;2008年

3 实习生 李晗;解开人类衰老的密码[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记者 白毅;SAP-PIX通路调节T细胞活化[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欣文;“学习疗法”可使大脑细胞活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杨朝晖;中医疗法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N];科技日报;2009年

7 郭玉华 宁新荣 周为琴;维生素E促进免疫的途径及机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杨朝晖;用现代科学给阿胶“验明正身”[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娥;Treg细胞与前列腺癌冷冻免疫反应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秋举;L-肉碱对H_2O_2诱导氧化应激的两种鱼细胞抗氧化功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毅楠;可溶性CD22作为B细胞活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梁薇;EphB2在B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臧淑妃;N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kupffer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黄连素对其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刘永安;MiR-155调控T细胞活化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李昊文;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分子参与外周T细胞活化和分化的调节机制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傅占江;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调节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耀文;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及Hacat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朱姝;ACA阳性先兆流产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关系及安子合剂干预作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逸;PMA+Iono和Z-VRPR-FMK对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谢国丽;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成功;雷帕霉素对小鼠记忆T细胞的体外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4 刘艳平;BTLA信号在T细胞活化启动和早期阶段的调节作用[D];苏州大学;2012年

5 刘敏;DANCE作为体内外细胞的病理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戴树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淋巴细胞活化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岑治宏;B10细胞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世婷;雌二醇(E2)在T细胞活化调控机制中的作用 Ⅱ.E2在细胞接触依赖性调控机制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辉;岩藻糖基化海参硫酸软骨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郭君;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_1/Th_2细胞平衡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12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12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