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粪便新喋呤及钙卫蛋白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8-21 16:27

  本文关键词:粪便新喋呤及钙卫蛋白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粪便新喋呤 粪便钙卫蛋白 炎症性肠病 疾病活动性诊断


【摘要】:目的粪便生物标志物目前已成为评价和监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活动性的一项重要工具。文中探讨粪便新喋呤(fecal neopterin,FNP)及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P)对IBD活动性的诊断价值,并与作为炎症标志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共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结肠镜检查的IBD患者151例,其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84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67例。所有IBD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留取2g以上新鲜粪便标本和2m L新鲜血液,通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FNP与FCP浓度,同时检测血清CRP浓度。CD疾病活动性评价采用CD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UC疾病活动性评价采用改良的Mayo评分。比较各标志物与IBD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各标志物诊断IBD活动性的最佳临界值,以及敏感性、特异性,并绘制操作者受试曲线。同时纳入50例结肠镜检查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于结肠镜检查前留取2g以上的新鲜粪便标本。结果 IBD患者FNP和FC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IBD患者FNP、FCP浓度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01)。FNP、FCP与CD患者CDA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59(P0.001),与UC患者改良的Mayo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77(P0.001)。血清CRP与CD和UC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60(P0.001)。FNP和FCP诊断CD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和0.80,诊断UC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5和0.90,血清CRP诊断CD和UC疾病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65和0.74,FNP与FCP联合诊断CD和UC疾病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5和0.92。结论 FNP是一种可靠评价IBD活动性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具有与FCP相似的IBD活动性评价准确性,临床上可以通过联合检测FNP和FCP来实时评价IBD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粪便新喋呤 粪便钙卫蛋白 炎症性肠病 疾病活动性诊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53)
【分类号】:R574
【正文快照】: 0引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IBD发病以欧美国家常见,但近年来我国IBD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国人健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张志宏,欧阳钦;以肿瘤坏死因子α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3 章荣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1期

4 温文;炎症性肠病病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5 彭仲生,胡品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巫协宁;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1期

7 甄承恩,张曼利,吕晓萍;炎症性肠病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2期

8 甄承恩,张曼利,吕晓萍;炎症性肠病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4期

9 阎明,贾晓青;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和自然史[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11期

10 鲁晓岚,罗金燕;炎症性肠病的肝胆表现[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家驹;;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困惑与挑战[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欧阳钦;郑淑梅;;炎症性肠病的过去、现在与将来[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陈伟;;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周峰;姜挺;葛柳青;蒋益;陈志涛;赵杰;夏冰;沈骏;冉志华;钱家鸣;;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基因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6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大平;;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原;;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吴小丽;胡滨;陈小微;;炎症性肠病93例临床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10 夏冰;;炎症性肠病遗传学研究的突破[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桥;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炎症性肠病[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昆鹏;巧克力不算炎症性肠病罪魁[N];保健时报;2007年

3 黄欢;炎症性肠病不可怕[N];健康时报;2007年

4 张中桥;炎症性肠病由不当生活方式引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中桥;精神紧张易致炎症性肠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夏洪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李鹏;炎症性肠病的新疗法[N];健康报;2008年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8 通讯员 高翔;炎症性肠病患者增多[N];湖北日报;2002年

9 记者 刘海英;英研究揭示炎症性肠病关键分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朱国旺;当心炎症性肠病来袭[N];中国医药报;2014年



本文编号:713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13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