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及HBV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及HBV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HBsAg定量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HBVcccDNA
【摘要】: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虽然近年来抗病毒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但感染现状仍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的3.5亿人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衰竭、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然是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社会公众性问题。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表达的一种病毒包膜蛋白质,是以HBVcccDNA为模板产生,与HBV cccDNA或肝细胞内HBVDNA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它的定量检测是目前监测和预测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后应答的新工具。自1965年被Blumberg发现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临床上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并主要用于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定性诊断。既往的研究认为HBsAg和外周血HBV-DNA以及肝细胞内cccDNA相关,是肝内模版库的体现,但限于检测方法,对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的认识相当有限。近年来,随着HBsAg定量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HBsAg定量及其相关研究的逐渐开展,HBsAg定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但目前关于血清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尚存在争议。研究目的:旨在比较全面地了解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全面科学研究HBsAg的意义或临床应用价值奠定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血清HBsAg定量检测的相关文献(查阅文献共302篇,纳入文献111篇),系统性回顾血清HBsAg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自然病程中、不同感染状态下及抗病毒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HBVDNA、HBVccc DNA、肝功、年龄、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等多种因素的相关性。备注:1.资料来源:利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中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近十年公开发表的关于血清HBsAg定量检测的相关文献。2.文献纳入标准:近十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研究对象为感染HBV的患者;研究内容为HBsAg定量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符合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HBsAg定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3.文献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报告的文献;报告信息太少无法利用的文献;病例诊断标准不明或不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文献;研究分析方法有误或不提供分析方法的文献。结果及结论:1.血清HBsAg定量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自然病程中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均呈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血清HBsAg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医师判断启动抗病毒治疗时机及选择抗病毒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指标,其基线水平和降幅的动态变化,对获得稳定的远期疗效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血清HBsAg合成分泌受基因型、HBV变异株、年龄、性别、人种、初次感染时间、检测方法、治疗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具体的变化规律尚未知,与HBVDNA等指标的相关性存在争议。3.血清HBsAg定量水平在HBV感染的自然病程中呈动态变化,在预测自发性HBeAg清除和HBs Ag清除、鉴别活动性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但近年来,HBsAg在区分非活动性HBs Ag携带者和HBeAg阴性的CHB中的价值遭到质疑。4.血清HBsAg定量水平的变化对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监测病情变化及评估疗效有重要意义,但能预测产生应答的血清HBsAg的基线水平还不明确,最佳预测时点和最佳预测界值也不能确定。
【关键词】:HBsAg定量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HBVcccDNA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6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缩略词表10-11
- 前言11-13
- 第一部分 HBsAg的合成及HBsAg的定量检测方法13-14
- 第二部分 应用血清HBsAg评估乙肝病毒复制活性14-32
- (一)血清HBsAg水平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14-21
- (二)对血清HBsAg水平与血清HBV DNA呈正相关性的争议21-23
- (三)HBsAg和HBVcccDNA的关系23-25
- (四)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25-27
- (五)血清HBsAg与HBeAg之间的关系27
- (六)血清HBsAg浓度的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27-28
- (七)血清HBsAg定量值与肝功能/肝脏病理的相关性28-30
- (八)不同基因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水平变化30-32
- 第三部分 血清HBsAg定量水平在HBV感染自然病程中应用价值32-38
- (一) 血清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自然病程中呈动态变化32-33
- (二) 血清HBsAg定量水平在预测自发性HBeAg清除、HbsAg清除中的应用33-34
- (三)应用血清HBsAg定量水平鉴别活动性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34
- (四)对血清HBsAg定量水平鉴别活动性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质疑34-35
- (五)定量检测HBsAg水平有助于判断HBV感染相关疾病预后35-38
- 第四部分 应用血清HBsAg水平可评估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38-43
- (一)HBsAg定量检测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应用价值38-40
- (二)血清HBsAg定量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中的价值40-42
- (三)血清HBsAg浓度反弹与耐药的关系42-43
- 第五部分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3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傅爱清;朱秋萍;余斐斐;俞虹;;HBV患者中HBsAg与抗-HBs定量同时阳性或单抗-HBc定量阳性在临床上的检测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年05期
2 何桂蓉;刘秋芹;龚文波;唐曙明;方红辉;刘艾芹;;双色荧光定量PCR快速分型、定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年08期
3 饶惠清;莫北溪;黄道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定量分层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35期
4 杨阳;杨龙;;血清HBsAg定量检测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5 陈俊;余斐斐;傅爱清;俞虹;朱秋萍;;HBV患者抗-HBcIgM、HBeAg定量阳性和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3期
6 陈飞群;颜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4年02期
7 任伟宏;赵素玲;赵志娟;张学东;;血清HBsAg与HBVDNA定量关系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1期
8 黄松洁;林永志;;HBeAg定量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12期
9 符晓莉;王磊;刘峰;;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阶段血清HBsAg定量值及其与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10 杨志钊,梁锦胜,蔡常辉;荧光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意义[J];华夏医学;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柳;苏哲;苏明权;岳乔红;郝晓柯;;荧光定量PCR在HBV-DNA定量检测中的应用[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晓琳;HBsAg定量和HBV DNA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高莉;HBsAg定量在HBV感染自然史中和核苷类似物停药中的指导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余思雨;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及HBV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4 邢延清;不同稀释法检测HBsAg定量的比较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符晓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阶段HBsAg定量值及其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赵,
本文编号:714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1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