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256-CT肝灌注成像评价肝硬化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7-08-22 16:10

  本文关键词:256-CT肝灌注成像评价肝硬化的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肝硬化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灌注


【摘要】:目的:探讨256-CT灌注成像评价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经肝穿刺活检和影像学、血液学、生物化学检查筛选出的2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穿刺结果和Child-Pugh评分将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n=8)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n=12),并选择同期无肝脾疾病者作为对照组(n=11),利用256-CT进行肝灌注(256-CT liver perfusion,256-CTP)。采用256-CTP模式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portal venous perfusion,PVP)、总肝灌注(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HPI);采用大体灌注模式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肝灌注(liver perfusion,LP)、增强峰值(peak enhanced,PE)、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血容积(blood volume,BV)。采用非参数Spearman检验分析肝硬化分期与各灌注参数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各灌注指标预测肝硬化程度的能力,选择约登指数最大作为截断点,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PVP分别为(76.63±37.26),(38.78±16.13)和(36.14±15.31)m L/(100 m L·min);TLP分别为(98.48±43.58),(55.63±14.47)和(54.41±20.81)m L/(100 m L·min);PE分别为(55.62±18.25),(44.11±5.79)和(41.08±7.74)HU,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I分别为(19.50±6.08)%,(31.81±16.48)%和(34.47±16.04)%;P分别为(37.32±8.59),(47.06±14.61)和(59.86±20.87)s,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P,LP和BV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VP,TLP,PE和LP与肝硬化分期呈负相关(分别r=-0.592,-0.567,-0.409和-0.569,均P0.05);HPI,TTP与肝硬化分期呈正相关(分别r=0.434和0.538,均P0.05)。HPI和TTP对肝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ROC曲线对预测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程度TTP略优于HPI。结论:256-CTP可测量多个灌注参数,为评估肝硬化提供更多信息,能够整体、定量反映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P对预测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程度具有较高效能。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放射科;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肝硬化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灌注
【基金】:海南省卫生厅项目(琼卫2011-66) 海口市重点科技项目(2011-0144) 海口市人民医院院内课题(2014-YQY-01)~~
【分类号】:R816.5;R575.2
【正文快照】: Value of liver perfusion imaging of 256-slice CTin evaluation of the cirrhosisZHAN Yuefu1,WU Yehua2,CHEN Jianqiang1,LIU Fan1,HAN Xiangjun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 liated Haikou Hospital,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aikou 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好群,金远林,王兰娣,牟玉兰;胸片、CT对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S1期

2 高相伟,张育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的出血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3期

3 孙西河,王滨,周茂义,常光辉,李丽新;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兰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吕庆才,段成州,袁永方,蒋明;巨大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1期

6 曹相华,王会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征象[J];山东医药;2001年07期

7 王进铨,陈启展;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2期

8 何健垣,吴晓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张流忠,杜涛,余可恩;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J];贵州医药;2001年04期

10 刘红,杨德琪;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培林;刘仁忠;易伟;杨振兴;连海伟;邵灵敏;;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首次CT的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惠章;潘纪戍;方芳;李威;李伟;姜蕾;陈启航;周诚;;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范淼;冯仕庭;彭振鹏;;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关建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海生;许崇永;郑汉朋;邱乾德;;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肺内浸润CT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志文;唐立勇;滕红;贾天舒;张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琳;汤光宇;陈云燕;刘勇;姚建华;;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竹;欧洲CT市场逆流而动[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敢言;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通讯员 贾洪涛;市区出租车牌照全部使用吉CT专用号段[N];四平日报;2009年

4 中国医保商会 蔡天智;今年1~4月CT出口反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邋韩其成 游敏常 闫铮;水泥行业“CT”报告:美好与现实的反差[N];证券日报;2008年

6 祁鸣邋曾强 周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给人体基因组做“CT”[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张小磊 陈辉 廖怀凌;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文祥;地震CT技术洞悉岩溶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胡其峰;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青年女性过度做CT是花钱买风险[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旭;医院滥用CT风当刹[N];市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尤小芳;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左一智;肺段间平面的解剖学实质与CT表现[D];山东大学;2013年

5 蔡肯;基于双源CT的全心脏图像配准与自动分割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俊;多功能CT/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国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估新方法及肺气肿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刁楠;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赖凯;基于CT体数据的人体肺气道树数学模型建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范亚;基于高分辨率颅脑CT体数据的病变自动检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娟;超声、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5 宋娟;双低扫描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继平;腰椎行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万正国;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10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0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20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