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参数电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本文关键词:不同参数电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运用正交设计客观评价不同参数电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6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病例,均来源于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门诊患者,按照正交设计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4组,1、2组各11例,3、4组各12例。有效病例39例,其中1组9例,2组11例,3组9例,4组10例。治疗采用取穴:督脉经阳性反应点(T1-T12),大椎,百会。电针采用两组导线,每组两穴,电针穴位为督脉经阳性反应点(T1-T12)、大椎、百会;若阳性反应点≥2个,则电针穴位取阳性反应最明显的两个穴位、大椎、百会;若阳性反应点只有1个,则电针穴位取阳性反应点、至阳或神道(两穴交替使用)、大椎、百会;若无明显阳性反应点,则电针穴位取至阳、神道、大椎、百会。电针波型、频率、强度的选择根据“正交试验设计表”执行。以GerdQ量表、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RDQ症状频次量表、SAS、SDS为评价指标,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组间与组内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NERD患者治疗后GerdQ、GERD-HRQL、RDQ症状频次、SAS、SDS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NERD主要症状胃灼热、反流、烧心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伴发症状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疗效(P0.01)。上腹痛、恶心、吞咽困难的症状经治疗后无效或疗效不显著。NERD患者烧心、胸痛、反酸及反食的发作频次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在研究中发现患者通过不同参数电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对比经统计数据则较少有明显差异,其中经GerdQ量表评分对比,第4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提示治疗后疗效最好(P0.01),第2组治疗后疗效较好(P0.01),第3组治疗后疗效相对差(P0.05),提示电针疏密波、高频、低强度组对于改善NERD症状疗效最好,连续被、高频、高强度组疗效较好,疏密波、低频、高强度组疗效相对差。第1组与其他3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量表分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参数电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总的疗效确切,是临床上一种便于广泛推广应用的有效的方法。针对GerdQ量表的评分,组间对比提示疏密波、高频、低强度的电针参数疗效最好,其他量表显示分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尚需大样本数据、科学的疗效评价指标做进一步组间对比研究。
【关键词】:电针 不同参数 非糜烂性反流病 疗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1-18
- 1. 古代医家对NERD的认识11-12
- 1.1 病名的追溯11
- 1.2 病因病机认识11
- 1.3 相关治法的认识11-12
- 2. 现代中医学对NERD的治疗进展12-14
- 2.1 中药治疗12
- 2.2 针刺治疗12-13
- 2.3 针药并用13
- 2.4 电针为主的治疗13
- 2.5 腹针结合中药治疗13-14
- 2.6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治疗14
- 2.7 其他中医疗法14
- 2.8 小结14
- 3. 现代医学对NERD的研究进展14-17
- 3.1 定义14-15
- 3.2 NERD的流行病学15
- 3.3 NERD的发病的危险因素15
- 3.4 NERD的发病机制15-16
- 3.5 NERD的治疗16-17
- 4. 总结17-18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18-21
- 1. 临床资料18
- 1.1 病例来源18
- 1.2 诊断标准18
- 1.3 纳入标准18
- 1.4 排除标准18
- 1.5 观察中止和撤出研究的标准18
- 2. 研究方法18-20
- 2.1 随机分组18-19
- 2.2 治疗方法19-20
- 2.3 疗效评估方法20
- 3.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20-21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21-31
- 1. 病例入组情况21
- 2.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21-22
- 3. 治疗结果与分析22-26
- 3.1 N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治疗前后对比分析22
- 3.2 N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量表分组疗效对比22-23
- 3.3 NERD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部分症状治疗前后对比及分组对比23-25
- 3.4 N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频次治疗前后对比及分组对比25-26
- 3.5 NERD患者焦虑状况治疗前后对比26
- 3.6 NERD患者抑郁状况治疗前后对比26
- 3.7 不良反应观察26
- 4. 讨论26-31
- 4.1 电针督脉经穴位治疗NERD的选穴依据26-27
- 4.2 电针不同参数的选择27
- 4.3 电针治疗NERD的机理27-28
- 4.4 疗效分析28-29
- 4.5 不足与展望29-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附录36-40
- 附表1:GerdQ量表36
- 附表2:RDQ症状频次量表36-37
- 附表3: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GERD-HRQL)37-38
- 附表4: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38-39
- 附表5: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39-40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肇春;非糜烂性反流病[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年04期
2 刘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近况[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3 徐晓蓉,李兆申;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胃肠病学;2004年04期
4 郭杰芳,屠振兴,邹晓平;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4年03期
5 王燕,董蕾;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5期
6 胡品津;非糜烂性反流病研究的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2005年01期
7 吴雄健,舒建昌;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8 徐肇敏;;非糜烂性反流病[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年01期
9 薛艳;周丽雅;林三仁;黄永辉;;高清晰放大内镜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5期
10 刘琼;厉有名;;组织抵抗性异常在非糜烂性反流病烧心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朝阳;李艳波;梁健;;非糜烂性反流病研究概况[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2 刘琼;厉有名;;组织抵抗性异常在非糜烂性反流病烧心机制中的作用[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许晴晴;;非糜烂性反流病[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4 赵英恒;;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35例临床观察[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许晴晴;;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治疗进展[A];2008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丽颖;唐旭东;李保双;李振华;赵迎盼;;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症状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姜宗丹;张振玉;徐兆军;罗新华;黄文兵;张弓羽;;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意义[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8 陈e,
本文编号:739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3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