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03:10
本文关键词: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中医证候要素
【摘要】:目的:1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医学影像学特征,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2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探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与各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份期间入住北京地坛医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329例,其中首次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患者155例,对照组为同期未合并SBP患者174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有明显的慢性肝脏病病史和体征,并且腹部B超、CT等医学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硬化及腹水表现。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肝硬化病史、糖尿病病史、上消化道出血史、抑酸用药史、实验室检测指标(ALB、腹水总蛋白、TBIL、ALT、AST、PLT、PT、PTA、辅助性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补体(C3、C4)、Na+、Crea、Child评分、MELD评分)及影像学检测结果(包括腹部B超、CT及胃镜),并将两组患者的这些临床指标行单因素比较,将筛选出的有意义的指标再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相关危险因素。2按照中医症候要素采集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硬化合并SBP的患者逐一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检查,准确、全面地收集病情,了解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症候特点;在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下对每一位入组患者行病性及脏腑辨证,并归纳总结其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布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的特征;并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肝功能(包括ALT、AST、TBIL、DBIL、ALB、GGT、ALP)、血常规(WBC、RBC、HGB、 PLT)以及腹部B超表现(包括脾脏厚度、肋下大小、门脉流速PKV),探讨不同证候要素与各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 SBP组和非SBP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发现性别、肝硬化病史(月)、肝硬化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史及抑酸用药史在两组间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年龄、糖尿病病史在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发现ALB、TBIL、Na+、Crea、 PLT、PT、 PTA、腹水总蛋白、C3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ALT、AST、 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补体C4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的腹部B超比较,发现其门静脉宽度及门脉流速有显著差别(P0.05),而脾脏厚度、肋下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测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 SBP组患者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重度为主,非SBP组患者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轻度为主;两组患者的Child及MELD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对Child评分分级,结果示SBP组患者以Child-C级为主,非SBP组患者以Child-A级为主。将上述对SBP的发生有影响的指标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进入方程的自变量肝硬化病史(HC)、上消化道出血病史(ATH)、PLT、Na+、Crea、门脉流速(PVF)及Child评分与SBP的发生相关联,其中肝硬化病史、上消化道出血史、Crea及Child评分为SBP的危险因素,PLT、 Na+门脉流速是SBP的保护因素。2中医脏腑辩证发现肝硬化合并SBP的患者,其病位主要在肝与脾。60例入组患者中,病位在肝脾两脏者(占53.33%)、在脾脏者(占20.00%)、在肝脏者(占13.33%),三者经卡方分析,X2=26.827,P=0.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肝硬化合并SBP的患者其脏腑分布以肝脾两脏为主;60例入组患者涉及中医病性类证候要素7个,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血瘀、气虚、湿热,三者经卡方分析,X2=2.258,P=0.32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肝硬化合伴SBP患者以血瘀、气虚、湿热证候分布为主。进一步探讨不同证候要素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发现气虚组的ALB、 RBC、HGB的均值明显低于非气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辅助性性T细胞亚群中的主要检测指标CD4、CD8、 CD4/CD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血组与非瘀血组的PLT、脾脏厚度、PKV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WBC、肋下大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组患者的ALT、AST、TBIL、 GGT、ALP数值均高于非湿热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SBP组和非SBP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BP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性)、肝硬化病史、肝硬化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史和抑酸用药史,腹水蛋白、ALB、Na+、 PLT、PTA和补体C3水平降低以及TBIL、Crea和PT水平升高。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宽度增宽、门脉流速降低、Child及MELD评分升高。2将上述对SBP的发生有影响的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肝硬化病史(HC)、上消化道出血病史(ATH)、PLT、Na+、Crea、门脉流速(PVF)及Child评分与SBP的发生相关联,其中肝硬化病史、上消化道出血史、Crea及Child评分为SBP的危险因素,PLT、Na+、门脉流速是SBP的保护因素。3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出现频数最高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肝掌、腹胀、倦急乏力、小便色黄、食欲不振、目睛黄染、舌质紫暗、舌边瘀斑、皮肤黄染、蜘蛛痣、口苦咽干;辨证分析发现其病位类证候要素以肝脾两脏为主,病性类证候要素以血瘀、气虚、湿热为主;气虚与非气虚患者相比较,发现气虚组的ALB、RBC、HGB的均值明显低于非气虚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辅助性性T细胞亚群中的主要检测指标CD4、CD8、CD4/CD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瘀与非血瘀患者相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PLT、PKV和脾脏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WBC、肋下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湿热为鉴别点,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GGT、AL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湿热组患者的ALT、AST、TBIL、GGT、ALP数值均高于非湿热组。
【关键词】: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中医证候要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2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英文缩略词12-1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3-27
- 综述一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13-21
- 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13-14
- 2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因14
- 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病机制14-16
- 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进展16-18
- 参考文献18-21
- 综述二 中医药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认识21-27
- 1 从中医析SBP的概念21-22
- 2 从中医析SBP的病因病机22
- 3 从中医析SBP的治则与治法22-25
- 参考文献25-27
- 前言27-29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9-60
- 第一节 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29-47
- 1 研究资料29-30
- 2 研究方法30-31
- 3 结果31-39
- 4 小结39
- 5 讨论39-47
- 第二节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中医候要素及生物学特征的研究47-60
- 1 临床资料47-50
- 2 研究方法50
- 3 结果50-55
- 4 小结55-56
- 5 讨论56-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华亮;王天芳;赵燕;薛晓琳;吴秀艳;王庆国;;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08期
2 谢雁鸣;杨伟;田峰;易丹辉;虞鲲;康树;刘\,
本文编号:776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760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