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在脂性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08 13:42

  本文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在脂性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脂性自噬 脂性凋亡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脂肪肝相关性肝癌/肝癌前病变


【摘要】:背景和目的:研究证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 c,SREBP-1c)及自噬均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但具体发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油酸(Oleic acid,OA),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对大鼠H4IIE细胞SREBP-1c表达水平、自噬水平及凋亡水平的影响,试图探讨SREBP-1c是否通过调节脂性自噬及脂性凋亡而参与NAFLD的发生;探讨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kein kinase,AMPK)是否通过SREBP-1c参与大鼠脂肪肝相关性肝癌及肝癌前病变的形成,从而为NAFL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实验:采用Nile Red染色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测定方法检测OA/PA诱导的大鼠肝肿瘤细胞系H4IIE细胞脂质含量;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及SREBP-1c的水平;采用胰岛素(Insulin,Ins)、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过表达及敲减SREBP-1c的方法干预SREBP-1c,检测OA过载的细胞中脂质含量及细胞自噬的变化;采用p53特异性抑制剂Pftα抑制p53表达,检测干预SREBP-1c前后p53-Bax信号通路的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体内实验: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肝组织病理学变化、SREBP-1c及自噬流的改变。利用腹腔注射低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 A desaturase 1,SCD1)及AMPK、p-AMPK的表达变化。结果:1.OA过载的H4IIE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自噬功能增强,伴有SREBP-1c下降;2.胰岛素上调OA诱导的H4IIE细胞SREBP-1c蛋白及m RNA水平,增加细胞脂质含量,降低细胞自噬水平及自噬功能;雷帕霉素下调OA诱导的H4IIE细胞SREBP-1c蛋白及m RNA水平,降低细胞脂质含量,提高细胞自噬水平及自噬功能;3.过表达SREBP-1c使OA诱导的H4IIE细胞脂质含量增加,自噬水平及自噬功能下降;转染SREBP-1c-si RNA使OA诱导的H4IIE细胞脂质含量降低,自噬水平及自噬功能升高;4.高浓度OA引起H4IIE细胞脂性凋亡及自噬性凋亡,p53、Bax、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53抑制剂Pftα可抑制OA诱导的脂性凋亡,提示OA引起的H4IIE细胞脂性凋亡是p53依赖的;5.过表达SREBP-1c可降低OA诱导的H4IIE细胞凋亡率及其caspase3的蛋白水平,可进一步降低自噬溶酶体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导致的细胞凋亡;转染SREBP-1c-si RNA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提示SREBP-1c可抑制OA引起的H4IIE细胞脂性凋亡及自噬性凋亡;6.转染SREBP-1c-si RNA可提高OA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ax水平;Pftα可抑制OA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及Bax水平;转染SREBP-1c-si RNA可逆转Pftα对OA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提示SREBP-1c对OA诱导的H4IIE细胞脂性凋亡的抑制部分依赖于p53-Bax通路;7.NAFLD大鼠肝脏SREBP-1c升高;LC3、P62升高,表明自噬功能下降;且SREBP-1c与LC3、P62呈正相关,提示SREBP-1c可能抑制NAFLD大鼠肝脏自噬功能。8.与单纯DEN处理组比较,DEN+高脂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及小灶性坏死;GST-π表达水平增高;SREBP-1c、FAS、ACC、SCD1表达水平上升;p-AMPK水平下降。提示SREBP-1c可能参与大鼠脂肪肝相关性肝癌前病变的形成。9.AMPK通过抑制SREBP-1c的表达水平降低PA诱导的H4IIE细胞内脂质合成。结论:1.OA可以诱导H4IIE细胞发生脂性自噬;SREBP-1c可抑制OA诱导的脂性自噬。2.OA可以诱导H4IIE细胞发生脂性凋亡;SREBP-1c可抑制OA诱导的脂性凋亡及自噬性凋亡;SREBP-1c对OA诱导的脂性凋亡的抑制作用部分依赖于p53-Bax信号通路。3.NAFLD大鼠肝脏自噬功能下降,SREBP-1c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功能参与大鼠NAFLD发生。4.AMPK可能通过抑制SREBP-1c的表达水平参与大鼠脂肪肝相关性肝癌前病变的形成。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脂性自噬 脂性凋亡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脂肪肝相关性肝癌/肝癌前病变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前言11-13
  • 实验材料13-22
  • 实验方法22-35
  • 实验结果35-57
  • 讨论57-62
  • 结论62
  • 参考文献62-70
  • 综述70-90
  • 参考文献76-90
  • 附录90-9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91-92
  • 致谢92-93
  • 个人简历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涤臣;乳房富脂性癌(附三例报告)[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2 李敏;;恶性成脂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脂肪瘤样血管外皮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英)[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3 李世芹;杨慧翠;陈临琪;魏文祥;吴海瑛;王凤云;周云;张婷;;类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4 陈浩军;韩志江;吴志远;张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年03期

5 王继勇;郭亚雄;吴志钰;沈春辉;;成年脂性肺炎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6 葛斌;谢梅林;顾振纶;钱培刚;周文轩;郭次仪;;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4期

7 罗先钦;刘剑毅;黄崇刚;伍小波;徐嘉红;梅小利;徐晓玉;;净肝脂胶囊对高脂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年05期

8 王耀程,孔新,宋立军,郭炜,魏龙晓,魏经国,潘爱国,孙巧黎,梁国民,邬秋珍;内源性脂性肺炎的CT诊断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年05期

9 杜娆;谢梅林;王恒斌;;蛇床子素对小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10 陈晓峰;陈曙光;;介绍治疗脂性头皮糠疹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娜;赵铁耘;;黄连素对胰岛β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及机制初探[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罗先钦;刘剑毅;黄崇刚;伍小波;徐嘉红;梅小利;徐晓玉;;净肝脂胶囊对高脂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方向明;胡春洪;陈宏伟;胡晓云;吴力源;邹新农;钱萍艳;;动态增强CT对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北省雄县医院外科急诊室 蔡书宁 副主任医师;脱发与洗发次数多无直接联系[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芸姣;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在脂性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2 丁爽;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葛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马方;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盐酸千金藤碱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4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814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