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小鼠结肠炎模型的药效作用及机制
本文关键词: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小鼠结肠炎模型的药效作用及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牛磺熊去氧胆酸 实验性结肠炎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炎症因子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变深度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表现出许多免疫学疾病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有进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炎症、免疫、和环境等因素相关。治疗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然而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多,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是一种天然结合型胆汁酸,主要成分为熊去氧胆酸,可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近年来体内及体外研究均显示,其与熊去氧胆酸相比具有更强的细胞保护及抗炎作用,许多学者推荐做为UC新的治疗选择。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related homeodomain transcription 2,Cdx2)是一种调控肠上皮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基本核转录因子。Cdx2主要表达于小肠和结肠的腺窝绒毛上皮,尤其在分化的肠上皮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通过相邻细胞间相互作用而影响细胞命运的高度保守的传导系统,主要由Notch受体、相应配体(DSL蛋白)、CSL DNA结合蛋白三部分组成,几乎存在于各种动物中,在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及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enhancer of split 1,Hes1)是Notch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靶基因。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肝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密切关系。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am,DSS)是一种由蔗糖合成的硫酸多糖体,已成熟运用于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制备中。研究发现DSS诱导的结肠炎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病理组织学均与人类UC尤为相似,目前用于UC的研究模型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国内尚无TUDCA治疗UC动物实验的研究,国外近年来有个别报道,但无TUDCA和SASP治疗小鼠实验结肠炎的对比研究,本课题主要目的是研究TUDCA与SASP干预结肠炎模型的效果比较,了解联合用药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初步探讨tudca干预结肠炎模型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1、构建小鼠结肠炎模型: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asp(500mg/kg)组、tudca(100mg/kg)组、tudca/sasp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7d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2、小鼠一般情况观察及dai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根据每日体重变化、粪便性状及潜血情况计算dai评分。3、炎症因子的检测:眼眶后静脉采集血标本后,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tnf-α、il-6的浓度,吸光值在酶标仪中测定,浓度值由吸光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4、病理组织学积分:处死小鼠后测量每只小鼠的结肠长度,剪去部分结肠进行固定、切片、he染色后镜下检查,根据炎症、病变深度、隐窝破坏及病变范围来表示组织学损伤程度。5、结肠组织相关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肠组织hes1、atoh1、cdx2的表达情况,计算机软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相关蛋白表达量。研究结果1、tudca、sasp、tudca/sasp组均可有效缓解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减少dai评分,减轻结肠长度缩短,其中tudca/sasp组效果最好,tudca组与sasp组疗效相当;病理组织学显示各药物干预组可明显改善结肠炎模型的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和隐窝破坏、杯状细胞减少,其中tudca/sasp组炎症损伤最轻,tudca与sasp组病理损伤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elisa检测显示tudca组、sasp组、tudca/sasp组均可抑制结肠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tnf-α、il-6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hes1、atoh1及cdx2表达显示,tudca能增加atoh1、cdx2表达量,抑制hes1的表达。这些可能是tudca抗炎作用的机制。结论TUDCA、SASP、TUDCA/SASP均可显著减轻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的严重程度,TUDCA/SASP的预防作用可能优于TUDCA和SASP,TUDCA和SASP在干预小鼠结肠炎病程中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表现出相似效果,两者药效无明显区别。TUDCA干预小鼠结肠炎发生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结肠组织Hes1蛋白激活、增加Cdx2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牛磺熊去氧胆酸 实验性结肠炎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炎症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4.62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中英文缩略词表13-15
- 前言15-17
- 第一部分 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药效作用17-35
- 材料和方法18-26
- 结果26-31
- 讨论31-33
- 参考文献33-35
- 第二部分 牛磺熊去氧胆酸对结肠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和结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可能机制35-52
- 材料和方法36-42
- 结果42-47
- 讨论47-50
- 参考文献50-52
- 本文总结52-54
- 文献综述54-65
- 参考文献60-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atoshi Tanida;Tsutomu Mizoshita;Keiji Ozeki;Takahito Katano;Hiromi Kataoka;Takeshi Kamiya;Takashi Joh;;Advances in 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ment: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Annexin A2[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年29期
2 刘爱玲;吕红;钱家鸣;;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失应答[J];协和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3 孙达龙;陈凤媛;潘勤聪;;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年11期
4 杨欣艳;范如英;刘云云;盛剑秋;李世荣;;英夫力西和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近期疗效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09期
5 刘皓月;侯绍蔚;徐丽英;侯恒;;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22期
6 何小华;陈建勇;;炎症性肠病发病的相关免疫机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0期
7 Olga Martínez-Augustin;Fermín Sánchez de Medina;;Intestinal bile acid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37期
8 Fausto Sanchez-Muoz;Aaron Dominguez-Lopez;Jesus K Yamamoto-Furusho;;Role of cytokin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27期
9 江学良;;英夫利西治疗激素抵抗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0年08期
10 彭涛;刘玉兰;;溃疡性结肠炎138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846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84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