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损伤与IL-10变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海拔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损伤与IL-10变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不同还拔 IL-10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损伤 免疫组化 相关性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不同海拔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动物模型,从细胞因子角度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SAP合并肾损伤与IL-10的相关性。方法:我们以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60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安(A)组(海拔1027m)、西宁(N)组(2260m)、兴海(X)组(3300m)、温泉(W)组(3950m),每组40只,再分为5个小组,每组8只:分别为1h、6h、12h、24h、以及假手术组(F组、6h)。胰腺炎(SAP)组胰腺被膜下推注一定量牛磺胆酸钠创建大鼠SAP模型,F组开腹后轻触胰腺创建对照组模型。分别于相应时间点采大鼠腹主动脉血、胰腺及肾脏组织,采用离心血清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AMY、BUN、Cr值;显微镜下观察胰腺及肾组织HE染色切片,并给胰腺组织评分;免疫标记法检测肾组织IL-10的表达并用读图软件分析得出平均光密度值。以上所得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及组内的差别,同时用S-N-K行多个样本两两全面比较;统计资料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两两比较。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1.血清AMY变化:各SAP组血清AMY值在同一海拔不同时间点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SAP组与F组血AMY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SAP各组在不同海拔下同一时间点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海拔的F组血清AMY值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Cr、BUN值变化:各SAP组血Cr、BUN值在同一海拔各时间点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各组与F组血Cr、BUN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血Cr、BUN值在各SAP组所对应时间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Cr、BUN值在不同海拔F组比较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3.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各SAP组胰腺组织评分在同一海拔不同时间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组织病理评分在相同时间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肾脏组织IL-10的表达:各SAP组肾组织中IL-10的表达在同一海拔各时间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0的表达在SAP组与F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海拔的升高,IL-10的表达在各SAP组对应时间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较不同海拔F组IL-10的表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在同一海拔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血AMY、Cr、BUN与肾组织IL-10的表达在P0.01水平显著相关。在同一时间点各统计资料在P0.01或P0.05水平显著相关;F组各统计资料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1.高原低氧环境能加重胰腺炎合并肾功能的损伤。2.IL-10随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伤的病情发展而增加。3.SAP组胰腺组组织病理评分、血AMY、Cr、BUN与肾组织IL-10的表达相关性显著。
【关键词】:不同还拔 IL-10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损伤 免疫组化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主要符号对照表11-12
- 第一章 前言12-14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4-18
- 2.1 材料14-16
- 2.1.1 实验动物14
- 2.1.2 实验试剂14-15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15-16
- 2.2 实验方法16-18
- 2.2.1 实验技术路线图16
- 2.2.2 蜡块包埋、载玻片处理16
- 2.2.3 胰腺组织及肾组织HE染色16-18
- 2.3 统计学方法18
- 第三章 实验结果18-39
- 3.1 实验动物情况18-19
- 3.2 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及评分19-23
- 3.2.1 胰腺组织肉眼观19-20
- 3.2.2 胰腺组织显微镜下观20-22
- 3.2.3 胰腺组织病理评分22-23
- 3.3 实验动物血清检测结果23-29
- 3.3.1 血AMY检测结果23-25
- 3.3.2 不同海拔各组大鼠血清Cr值检测结果25-27
- 3.3.3 不同海拔各组大鼠血清BUN值检测结果27-29
- 3.4 大鼠肾脏组织肉眼观及HE染色情况29-31
- 3.4.1 肉眼观29-30
- 3.4.2 肾脏组织HE染色情况30-31
- 3.5 大鼠肾脏组织IL-10表达情况31-35
- 3.5.1 大鼠肾组织Il-10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OD值)31-33
- 3.5.2 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切片33-35
- 3.6 胰腺组织病理评分、IL-10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35-39
- 3.6.1 相同海拔各统计资料相关性分析35-37
- 3.6.2 相同时间各统计资料相关性分析37-39
- 第四章 讨论39-43
- 第五章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综述47-54
- 参考文献51-54
- 作者简介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应康 ,李国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近况[J];广西医学;2001年06期
2 邓瑞雪,陆星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胰腺病学;2001年01期
3 丛超;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02年02期
4 龚自华,王兴鹏;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评价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和治疗[J];胰腺病学;2002年02期
5 张圣道,雷若庆;当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9期
6 闫尚伦,丁贤,张再高;重症急性胰腺炎60例治疗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07期
7 武田和宪 ,任常陵;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3年02期
8 黄喜平;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04期
9 朱琳 ,陈建强;22例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J];包头医学;2004年03期
10 周洪升,秦大勇;乌司它丁治疗胰腺炎的回顾性研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平;刘学礼;刘安成;;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诊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陈军;;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讨论[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曾其强;陈祥建;王海波;黄颖鹏;金嵘;韩少良;张启瑜;;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程建华;何明鑫;汤可立;;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结果相关因素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益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8例临床分析[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朱研;陈宏;杨磊;刘大川;杨鹏;贾建国;孙家邦;;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目标治疗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唐文富;陈光远;夏庆;黄宗文;蒋俊明;;循证医学与急性胰腺炎治疗[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姜莉芸;耿嘉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临床观察[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唐文富;朱林;万美华;陈光远;夏庆;黄宗文;胡伟明;刘续宝;黄熙;;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6年总结[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廖桂芳;刘合春;黄晓虹;胡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体会(附31例报告)[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班u!生;诊治急性胰腺炎三难点[N];健康报;2011年
2 张文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陈汉桥;大连提出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新论[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龙仕伯;急性胰腺炎治疗最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万同己;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万同已;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时仲省 林恒大 刘春阳;急性胰腺炎治疗获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衣晓峰;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遵循“三不”原则[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万同己;改善微循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时仲省 林恒大 刘春阳;急性胰腺炎治疗获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和平;持续区域动脉灌注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刘立业;腹腔穿刺引流治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建平;早期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4 钱祝银;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5 王振文;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6 邓文宏;花姜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13年
7 牛毅;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策略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赵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与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杨斌;T、B淋巴细胞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免疫治疗[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杨斌;T、B淋巴细胞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免疫治疗[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梅;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董晓娟;4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3 赵海龙;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崔广宾;尼古丁对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5 贺贝贝;不同海拔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损伤与IL-10变化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6 迪力夏提·金斯汗;44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郭志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王洁;重症胰腺炎14例临床治疗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许永春;趋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作用机制及中药治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胡玲;急性胰腺炎临床疑点初析[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86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