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基于门控技术的肝脏DWI图像质量及ADC值可重复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1:27

  本文关键词:基于门控技术的肝脏DWI图像质量及ADC值可重复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扩散加权成像 肝脏 呼吸触发 心电门控 表观扩散系数 信噪比


【摘要】:目的:评价呼吸触发(respiratory-triggered, RT)、自由呼吸(free-breath, FB)、屏气(breath-hold, BH)及不同延迟触发时间(Oms、200ms、400ms、600ms)的心电门控(electrocardiograph-triggered)技术对正常肝实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s, DWI)图像质量及信噪比、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测量值的大小及可重复性影响;探讨门控技术在临床肝脏DWI优化扫描方案。方法:实验一: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健康志愿者31人,每人行2次肝脏冠状位DWI重复检查,使用FB、BH、RT技术及不同延迟触发时间(0ms、200ms、400ms、 600ms)心电门控技术采集5层肝脏DWI图像并拟合平均ADC图(b=0,500s/mm2),在每个序列中间三层图像的肝左、右叶上、中、下三等份中各选取1个40mm2兴趣区(region of interset, ROI)获得ADC值。对每位志愿者不同采集技术获得肝左、右各9个ROI的ADC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二:收集2015年10月至2015年11月健康志愿者10名,使用FB、BH、RT技术及不同延迟触发时间(0ms、200ms、400ms、600ms心电门控技术,选取横断位肝左、右叶实质显示范围最大的层面作为扫描平面,在此平面连续行30次同一方向DWI扫描。在肝左叶、右叶、腹壁外背景区域各选取3个l00mm2的兴趣区行图像分析。获得相应的正常肝左、右叶实质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SI)及背景信号噪声(standard deviation, SD),并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对每位志愿者不同采集技术获得的30幅图像中SNR平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三:在实验二采集图像的同时,使用FB、RT及不同延迟触发时间(0ms、200ms、 400ms、600ms)心电门控技术在相同采集时间(3分钟)内行全肝2次DWI重复扫描,每种技术采用不同平均次数(average),拟合平均ADC图(b=50,500s/mm2)。选取三层肝脏图像,肝左、右叶各选取3个100mm2的兴趣区(ROI)获得ADC值。对不同采集技术获得肝左、右各9个ROI的ADC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MedCalc统计及绘图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门控技术正常肝实质ADC值、图像信噪比的大小;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肝左、右叶的ADC值、信噪比的差异。两次DWI扫描获得的ADC值重复性通过Bland-Altman方法评价。结果:实验一:(1)志愿者2次肝脏DWI检查前一般情况,包括心率、呼吸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2)不同呼吸补偿技术及不同延迟触发时间(Oms、200ms、400ms、600ms)心电门控技术所采集肝左叶ADC值高于肝右叶(P0.001)。(3)使用呼吸触发技术或心电门控技术,采集图像的ADC值会增大(P0.001),不同延迟触发时间的心电门控技术采集图像ADC值大小差异不大(左:P=0.819-1.000;右:P=I.000)。(4)冠状位肝脏DWI扫描中,BH的ADC值重复性最好[左叶:0.08(0.385);右叶:0.02(0.210)]。实验二:(1)肝右叶信噪比较肝左叶高[BH(P=0.059)、心电门控延迟触发400ms (P=0.153)、 600ms (P=0.210)技术获得左、右叶信噪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B、心电门控延迟触发0ms、200ms、RT获得左、右叶信噪比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呼吸触发、心电门控技术均可以提高肝脏DWI图像信噪比(与BH与FB比较,P0.001);心电门控技术较呼吸触发技术信噪比稳定,特别在肝左叶(P0.001)。(3)随着心电门控延迟触发时间延长,肝脏DWI图像信噪比增加,特别在肝左叶,延迟触发600ms图像信噪比最高。实验三:(1)志愿者2次肝脏DWI检查前一般情况,包括心率、呼吸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2)不同呼吸补偿技术及不同延迟触发时间(0ms、200ms、400ms、600ms)心电门控技术采集所获得肝左叶ADC值高于肝右叶(P0.001)。(3)相同延迟触发时间增加平均次数,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重复性[延迟触发600ms使,1NEX左叶:-0.02(0.490),右叶:0.01(0.355);4NEX左叶0.02(0.265),右叶:0.02(0.090)]。(4)在相同采集时间内,FB序列增加平均次数(激励次数,NEX),能获得重复性最好的ADC值[左叶:-0.02(0.115);右叶:0.01(0.085)]。结论:(1)在肝脏DWI扫描中,采用呼吸触发或心电门控技术能提高肝脏DWI图像信噪比,但心电门控图像质量稳定性较呼吸门控好。心电门控延迟触发600ms,肝脏图像信噪比高、图像质量好。(2)门控技术对ADC值大小及重复性有影响,但在较短采集时间内,FB能通过增加激励次数获得重复性良好的ADC值,更符合临床实际应用。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肝脏 呼吸触发 心电门控 表观扩散系数 信噪比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57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1-17
  • 1.1 肝脏DWI成像原理及技术11
  • 1.2 临床常用肝脏DWI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及指标11-12
  • 1.3 肝脏DWI的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价值12-13
  • 1.3.1 肝脏DWI对小病灶检出意义12
  • 1.3.2 DWI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2-13
  • 1.3.3 DWI与肝细胞恶性肿瘤分级的关系13
  • 1.3.4 DWI对肝脏弥漫性病变分级的作用13
  • 1.3.5 DWI对肝脏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评估13
  • 1.4 肝脏DWI目前局限性与不足13-14
  • 1.5 呼吸、心脏运动对肝脏DWI的影响及相关门控技术研究进展14-17
  • 1.5.1 呼吸运动对肝脏DWI影响的相关研究14-15
  • 1.5.2 心脏运动对肝脏DWI影响的相关研究15-16
  • 1.5.3 联合呼吸及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DWI影响的相关研究16-17
  • 第二章 临床研究17-28
  • 2.1 实验一:呼吸补偿与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冠状位DWI图像ADC值大小及重复性研究17-18
  • 2.1.1 研究对象17
  • 2.1.2 纳入标准17
  • 2.1.3 排除标准17
  • 2.1.4 研究方法17-18
  • 2.2 实验二:呼吸补偿与心电门控技术对图像信噪比的影响18-19
  • 2.2.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8
  • 2.2.2 研究仪器18
  • 2.2.3 研究方法18-19
  • 2.3 实验三:相同采集时间内呼吸补偿与心电门控技术全肝DWI扫描ADC值大小及可重复性19
  • 2.4 ADC值测量及图像质量分析19-20
  • 2.4.1 实验一:冠状位ADC值测量方法19-20
  • 2.4.2 实验二:图像质量评价20
  • 2.4.3 实验三:全肝相同采集时间横断位ADC值测量方法20
  • 2.5 统计学分析20-21
  • 2.6 研究结果21-28
  • 2.6.1 实验一:呼吸补偿与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冠状位DWI图像ADC值大小及可重复性研究21-22
  • 2.6.2 实验二:呼吸补偿与心电门控技术对DWI图像信噪比的影响22-25
  • 2.6.3 实验三:相同采集时间内呼吸补偿与心电门控技术全肝DWI扫描的ADC值大小及可重复性研究25-28
  • 第三章 讨论28-33
  • 3.1 呼吸补偿技术与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DWI图像信噪比的影响28-30
  • 3.1.1 呼吸补偿技术对肝脏DWI图像信噪比的影响28-29
  • 3.1.2 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DWI图像信噪比的影响29
  • 3.1.3 解剖位置对肝脏DWI图像信噪比的影响29-30
  • 3.2 呼吸补偿技术及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ADC值大小及重复性的影响30-32
  • 3.2.1 呼吸补偿技术对肝脏ADC值大小及重复性的影响30
  • 3.2.2 心电门控技术对肝脏ADC值大小及重复性的影响30-31
  • 3.2.3 肝脏解剖位置对ADC值大小及可重复性的影响31-32
  • 3.2.4 平均次数(激励次数NEX)对肝脏ADC值大小及重复性影响32
  • 3.3 研究不足之处32-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9
  • 附录39-4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4-45
  • 致谢45-46
  • 统计学审核证明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3年08期

2 王剑;高慧;沈娟;;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20期

3 马延贺;于铁链;李东;李锋坦;;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3期

4 陈险峰;熊青峰;马兵毅;孙庆军;江帆;张雪莲;彭志远;;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技术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09年04期

5 曹建新;王一民;王爱军;刘莉;张羽;张晓东;;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2期

6 T.Beck;C.Biermann;王翠;;利用双源CT心电门控技术评估胸主动脉弹性特征初步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5期

7 陈月芹;孙占国;王林省;史志涛;贾存玮;张谷青;张新东;王彦辉;李慧;王玉红;;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2期

8 陈广全;尤志军;;心电门控技术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6年04期

9 王鸿振;王雪红;肖喜刚;唐亮;贾玉琳;;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0年08期

10 姜玉芝;段玉婷;赵立新;;多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恩福;薛晓钢;曹登攀;;多排螺旋CT心电门控技术对肺静脉口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建新;赵永为;;64排螺旋CT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邓鑫;张镭;沈云;张华;翟仁友;;应用容积CT心电门控技术显示肺血管和冠状动脉的最佳心脏重建法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召平;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倩雯;基于门控技术的肝脏DWI图像质量及ADC值可重复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李庚武;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3 陈伟;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及临床应用[D];泰山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98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898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