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简述aids的及其机制_《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14 19:39

  本文关键词:高血压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昌大学医学院》 2013年

高血压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王秋燕  

【摘要】:第一部分: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胺酸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研究 目的:免疫机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目前受到关注,本研究首次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胺酸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H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连续收入2012/02-2012/1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242例(依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三分位数分为3组:1,最低三分位数组80例[11.76(10.91,12.55) μmol/l];2,中间三分位数组82例[15.01(14.04,16.08)μmol/l];3,最高三分位数组80例[20.44(18.01,26.37) μmol/l]。分别记录或检测各组性别,年齡,吸烟,体质指数,颈内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射血分数(EF),糖化血红蛋白,微量白蛋白尿,血糖,肾功能(肌酐,尿酸),血脂水平(甘油三酯,HDL,LDL,T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血同型半胱氨酸,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房扑/颤。分析上述指标不同组别有无差异性及与同型半胱胺酸水平的关系。 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三分位数组中CD4[57.93±13.59%VS51.88±12.22%VS50.83±13.97%,P=0.002],肌酐[62.27±18.01μmol/l VS67.55±18.06μmol/l VS77.62±19.29μmol/l,P0.001],尿酸[307.01±87.72μmol/l VS330.36±94.97μmol/l VS365.0±106.02μ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1.08±0.23mmol/l VS0.98±0.25mmol/l VS0.98±0.22mmol/l,P=0.015],载脂蛋白-A [1.09±0.16g/l VS1.02±0.18g/lVS1.00±0.17g/l,P=0.002],EF[67.00(63.00,72.00)%VS65.00(62.00,69.25)%VS64.00(60.00,70.00)%, P=0.046],糖化血红蛋白[5.90(5.70,6.20)%VS6.00(5.80,6.40)%VS5.80(5.60,6.00)%,P=0.008],血糖[4.91(4.54,5.54)mmol/l VS4.87(4.51,5.96)mmol/l VS4.75(4.27,5.22)mmol/l, P=0.028],男性[29(36%) VS41(50%) VS50(63%),P=0.004],吸烟[14(18%) VS23(28%) VS29(36%),P=0.028],颈内斑块[24(30%) VS40(49%) VS34(43%),P=0.047],糖尿病[16(20%) VS19(23%) VS6(8%),P=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线性回归发现肌酐(r=0.277,P=0.046),IMT(r=0.113,P=0.041)与同型半胱胺酸呈正相关;而CD4(r=-0.158,P=0.009)与同型半胱胺酸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发现肌酐(P0.001)与同型半胱胺酸呈独立正相关,而CD4(P=0.025)与同型半胱胺酸呈独立负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的发生与临床多因素相关,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其重要特征。H型高血压患者中血同型半胱胺酸水平与肌酐,CD4独立相关,提示细胞免疫(CD4)可能与H型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相关,H型高血压对肾功能(肌酐)产生重要影响,而肾功能差进一步加重H型高血压。积极控制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及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对防治H型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高血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为进一步佐证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连续收入2012/02-2012/1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86例,①依据WHO年龄划分标准分为4组:1组,青年高血压组(≤44岁)33例33.73±8.48岁;2组,中年高血压组(45-59岁)93例53.49±3.97岁;3组,年轻老年高血压组(60-74岁)118例66.74±4.42岁;4组,老老年高血压组(75-89岁)42例78.55±3.28岁。②依据高血压级别分组:1组,高血压1级19例;2组,高血压2级76例;3组,高血压3级191例。分别记录或检测各组性别,年齡,吸烟,体质指数,颈内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射血分数(EF),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肾功能(肌酐,尿酸),血脂水平(如HDL,LDL,T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脑梗等。分析上述指标不同组别有无差异性。 结果:①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组中CD4[41.00(35.00,57.85)%VS54.53(46.00,61.99)%VS56.94(44.00,63.42)%VS56.00(38.50,66.92)%,P=0.006],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3.06(11.14,16.69)μmol/l VS13.53(11.67,16.20)μmol/l VS14.91(11.63,17.88)μmol/l VS16.15(13.06,23.79)μmol/l,P=0.035],免疫球蛋白IgA [1.92(1.51,2.48)g/l VS2.23(1.65,2.63)g/l VS2.34(1.81,3.14)g/l VS2.86(2.00,3.59)g/l,P=0.001],血清补体C3[1.23(1.07,1.55)g/l VS1.14(1.03,1.28)g/l VS1.14(0.97,1.32)g/lVS1.08(0.95,1.28)g/l,P=0.020],血肌酐[68.20(54.80,74.70)μmol/l VS61.50(52.03,76.80) μmol/l VS66.70(55.15,77.60) μmol/l VS74.75(58.38,96.85) μmol/l,P=0.015],糖化血红蛋白[5.75(5.40,6.13)%VS5.90(5.60,6.10)%VS5.90(5.70,6.10)%VS6.20(5.80,6.60)%,P=0.012],颈内斑块[4(12.1%) VS27(29.0%) VS57(48.3%) VS24(57.1%),P0.001],房扑/颤[0(0%) VS1(1.1%) VS7(5.9%) VS5(11.9%),P=0.0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线性回归发现CD4(r=0.186,P=0.036),免疫球蛋白IgG(r=0.184,P=0.030),血清补体C4(r=0.017,P=0.02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0.317,P0.001),甘油三脂(r=0.180,P=0.003)与年龄呈正相关,而年龄与CD3(r=-0.083,P=0.015),体质指数(r=-0.185,P=0.005),血清补体C3(r=-0.200,P0.001)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发现颈内斑块(P0.001),免疫球蛋白IgG(P=0.013),血清补体C4(P=0.01),CD4(P=0.003),甘油三脂(P=0.002)与年龄呈独立正相关,而年龄与CD3(P=0.011),体质指数(P0.001),血清补体C3(P0.001)呈独立负相关。②不同高血压级组别中(高血压1级组VS高血压2级组VS高血压3级组):血清补体C3[1.04±0.23g/l VS1.13±0.21g/l VS1.20±0.29g/l,P=0.01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10.5%) VS28(36.8%) VS83(43.2%),P=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CD4、免疫球蛋白IgA逐渐升高,而血清补体C3逐渐降低,提示随着年龄的变化,高血压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对于年老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房扑,糖尿病及颈动脉斑块的危险。血清补体C3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逐渐增高,提示血清补体C3可能参与高血压严重程度的进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4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康;付斌;余勇飞;郭建敏;阮清源;孙国兵;陈小奇;;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肾功能相关性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年02期

2 袁明远;邱京晶;岳枫;刘连红;吴朝晖;李海苗;陈妙玲;;不同年龄及性别健康成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1期

3 姜志荣,陈志周,陆兴熠,张文卿,,马红婷;高血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中国高血压杂志;1994年04期

4 刘慧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西部医学;2012年08期

5 孔羽球;蔺洁;余振球;;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和动脉弹性关系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思伟,陈上云,李汉诚,袁淑宜;角鲨烯对部分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谭琳琳;任君;汤桂丽;何华平;张彦波;;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他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8期

3 黎泽宇;金晓连;袁玲;李昌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J];广州医药;2012年04期

4 程红兵;陈云霞;武延隽;张雄鹰;;老年人群血浆HCY水平与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 李春来;庄曼茹;许贤彬;吴平彬;李楚红;;高同型半胱氨酸对红细胞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张文静;赵丽娟;;3833例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3年10期

7 段练;王阶;;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与炎症的相关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3年09期

8 杨波;刘浩宇;;不同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19期

9 朱梦飞;黄红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5年11期

10 刘军;李勤;李世云;;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玉;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环境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2 林开敏;针对TGF-β1启动子的ASODNs对新西兰兔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及再内皮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3 雷普平;纤维细胞在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及其心脏震波治疗中的作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玉;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环境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5 凌家艳;急性脑梗死患者GPIba和ADAM17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操明;T淋巴细胞免疫老化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力克木·阿布都瓦克;新疆维、汉两民族老年人轻度认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朱艳;冠心病患者GDF-15 Hcy血糖血脂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D];延安大学;2011年

3 刘军;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D];遵义医学院;2012年

4 杨娟;延胡索乙素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曾祥林;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对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D];暨南大学;2013年

6 孙婷;网膜素-1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雪春;血清白细胞介素17与高血压前期的相关性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李映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李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PV与MPV的相关性[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马倩倩;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因子在维汉子痫前期孕妇中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卿,邵济钧;用免疫酶法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 李建平;霍勇;刘平;秦献辉;关德明;葛均波;胡健;王燕妮;张馥敏;毛广运;徐希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3 陈绍良,盛铁仁,徐祖玲;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3年02期

4 唐海江;蔡海丽;黄影;;健康查体者脉博波传导速度与动脉硬化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05期

5 王顺蓉;林燕;李著华;;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年02期

6 林转娣;;高血压病对肾功能早期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5期

7 陈健,张金枝;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年02期

8 谭红梅;赵驰;吴伟康;李艳;张选红;;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贴壁和迁移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2期

9 王薇,赵冬,刘军,柳洁,张振玲,刘静,刘飒,林铮,吴兆苏;北京城乡人群1168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10 胡春平,邵姣梅,严江涛,范巧,刘珍君,田橙,吴海林,李小平,汪道文;武汉市社区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霞;李星;;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7期

2 周立,涂干卿;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5年04期

3 菅强;贾保民;尹锴;张文生;姜梅;蒲晓允;;高血压患者不同舒张压分层中血压与血脂间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4 陈哲,李春盛,张健,庞宝森,刘喜凤;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关系[J];北京医学;2004年01期

5 尹瑞兴,林伟雄,陈宇明,杨德寨,姚丽梅,隆秀艳;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7期

6 徐月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7 鲁佑瑜;刘锡民;蔡转;;皮层与穿通动脉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 B 水平的研究[J];天津医药;1990年11期

8 边平达;胡申江;李秀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年06期

9 孟协诚,戈海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年03期

10 叶德寿,李英,李东野,钱文浩,于浩,夏勇,张超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毅;陈炼;曾彤琴;;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载脂蛋白谱和肝酶检测结果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辉;徐贵发;Patrick Tso;;载脂蛋白A-IV的研究进展[A];山东营养学会营养与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武晶晶;刘晓亮;刘洪;赵彦艳;;CYP4F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卢生善;;特种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海峰;陈军斌;陈黎;李春胜;郑美华;张小青;杨希;;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之血流动力学原因分析[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宝元;张静;韩晋英;曹洁;郭美南;王彦;;交感神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颜丹;何文;邬冬芳;;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彬;;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A];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会议资料[C];2007年

9 阳建福;蒋先镇;何乐业;蒋志强;曾青;钟狂飚;;合并有高血压的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常卫国;梁玉环;蒋雪羚;何美清;;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的脂质代谢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仓;[N];保健时报;2005年

2 黄守勤;[N];健康报;2006年

3 ;[N];医药导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禇晓明;[N];健康时报;2008年

5 赵连友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时仲省;[N];大众卫生报;2008年

7 李慧芬;[N];大众卫生报;2005年

8 钱岳晟;[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邹争春;[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及青年高血压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Melvin Tamba Korkor(苗维);原发高血压人群外周血细胞不同基因表达的基因芯片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耿静;蛋白激酶D在高血压主动脉重塑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柳;载脂蛋白M与肥胖代谢异常及其干预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5 查燕萍;运动训练改善高血压的中枢谷氨酸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谢启应;高血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中南大学;2003年

7 陈忠;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脂蛋白脂酶P,H基因多态性及其酶活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8 廖雪玲;载脂蛋白A-Ⅰ在机体急性相反应中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坤;LPL、LDL-R、CETP基因与新疆哈萨克、蒙古族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10 张加力;重组载脂蛋白B100对奶牛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燕;高血压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2 王兴梅;冠心病患者血清Cu、Zn含量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爽;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血脂变化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钱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5 刘伟峰;肾动脉狭窄支架术的短期疗效观察[D];武汉大学;2005年

6 苏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疾病评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海;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回顾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8 涂美琳;老年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多普勒检测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俊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醛糖还原酶活性变化及卡托普利和杜仲木质素对其活性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壹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和低血压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血压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40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