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医学时代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优势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2-21 02:31
背景和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成人ITP具有病情易反复、迁延,继而演化为慢性ITP(chronic ITP,cITP)的特点,治疗往往比较棘手。同时,这类患者因精神焦虑、日常活动受限、疾病相关疲劳等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严重受损,但在临床诊治中常被忽视。整合医学地提出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平台。所谓整合医学是指将先进的医学知识理论与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调整,形成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本研究以整合医学理念为指导,重视理论探索、临床试验和临床经验地有机结合,充分发掘在整合医学时代中医药治疗ITP的优势,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ITP(特别是cITP)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HRQoL。方法本研究以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确立的人文医学、中西医结合、How-I-Treat等研究方向为指导,分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文献挖掘。(1)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cITP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筛选收录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治疗成人cITP的...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挖掘
1. 中医对ITP的认识和治疗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原则
1.4 中医文献挖掘: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ITP用药规律分析
2. 西医对ITP的认识和治疗
2.1 病名演变和发病机制
2.2 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标准
2.3 西医治疗和进展
2.4 西医文献挖掘:ITP二线治疗选择—系统综述和网状Meta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人文医学:关注ITP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疲劳负担
1. 研究背景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3.2 疲劳负担评估
3.3 疲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3.4 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益气养阴和血方治疗慢性ITP的综合疗效评估
1. 研究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一般资料
2.6 治疗方法
2.7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临床疗效和激素撤减率
3.3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疲劳评分
3.4 疗效影响因素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How I treat:沈群教授治疗ITP病案举隅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病案4
病案5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词
附录三 研究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 论文发表情况
2. 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636316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挖掘
1. 中医对ITP的认识和治疗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原则
1.4 中医文献挖掘: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ITP用药规律分析
2. 西医对ITP的认识和治疗
2.1 病名演变和发病机制
2.2 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标准
2.3 西医治疗和进展
2.4 西医文献挖掘:ITP二线治疗选择—系统综述和网状Meta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人文医学:关注ITP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疲劳负担
1. 研究背景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3.2 疲劳负担评估
3.3 疲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3.4 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益气养阴和血方治疗慢性ITP的综合疗效评估
1. 研究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一般资料
2.6 治疗方法
2.7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临床疗效和激素撤减率
3.3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疲劳评分
3.4 疗效影响因素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How I treat:沈群教授治疗ITP病案举隅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病案4
病案5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词
附录三 研究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 论文发表情况
2. 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636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6363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